划重点(战略篇①) |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以改革为动力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政务   2025-01-24 18:10   北京  

2025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

划重点


1月14日至15日,生态环境部在京召开2025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总结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研究分析当前面临形势,安排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出席会议并讲话,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会议并作工作报告。为更好地学习宣传贯彻会议精神,即日起,我们推出“划重点”系列,今日推出“战略篇”~

坚决贯彻落实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大部署


一是在发现问题上用力


坚持问题导向,是改革的鲜明特征,也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经验。改革因问题而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决定了我们推动改革的成色和成效,找准问题也就找到了改革的突破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问题意识为导向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下决心解决“职责重叠、叠床架屋”“九龙治水、多头管理”等体制机制问题。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坚持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决定组建生态环境部,统一行使生态和城乡各类污染排放监管与行政执法职责,实现了“五个打通”,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相贯通,推动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里程碑式重大突破。当前,生态文明“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要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在“进一步”“深化”上想问题、谋思路、抓改革。我们必须立足部门职能和职责,紧紧围绕“一完善、两健全”的目标,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着眼点,在寻找问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上下足功夫。可以说,改革到了今天这个阶段,必须在这方面下大功夫、下真功夫,铆足劲下绣花功夫。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没有敏锐并紧贴实际发现问题的能力,是担负不起领导和推动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责任的。我们要贯彻党中央部署要求,力戒形式主义,防止大哄大嗡、做表面文章、搞“口号式”改革。


二是在结合实际上用力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根本思想路线,也是我们党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紧密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主动作为,找准自身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制定切合实际的具体改革举措,防止照抄照搬、上下一般粗。我国各地的区位、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都比较大,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背景也有所区别。推进改革必须围着实际转,体现差异化。正如毛泽东同志提出,没有差别就没有政策。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多向人民群众和企业问需问计,了解实际、掌握实际,让生态环境领域改革举措更接地气,通俗地讲就是要经得起基层的“品头论足”。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实地去看去听去闻,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对改革措施对不对路子、政策制度能不能落地,会有切身的体会。有些政策制度的出发点是好的,也看似合理、逻辑自洽,但过于理想化,地方实际上没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去落实。我们的同志在基层调研时,重点要关注两方面问题,既要关注基层对制定的政策有没有执行或者敷衍执行的问题,还要关注这些政策有没有与基层实际情况相差比较远的问题。要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大的原则不能变,具体工作中紧扣地方实情,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克服一把钥匙开所有锁的念头,不能将发达地区的模式照搬套用到欠发达地区,也不能用治理城市的标准来治理农村。尤其要克服“平均主义”思维,不能简单用“平均数”作决策,更不能以“平均数”代替或者掩盖“大多数”。要注重区分政策制度的执行层级,确保改革事项地方接得住、管得好。


三是在制度建设上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分量更重。改革本身就是制度创新和制度建设。如果一些问题屡屡发生、反复出现,就不能仅仅从人的身上或者管理上找问题,还要从制度机制角度找原因、找根源。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吃透中央精神,摸清地方情况,回顾反思已出台的制度机制有不有效、适不适应,是不是有利于更好地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凡是好的要坚持,不适应的要健全完善,确实不行的就要废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必须在完善制度机制上下功夫,坚持立破并举、先立后破,把经过实践检验的成熟做法上升为制度机制。同时要强化制度执行,打通贯彻落实“最后一公里”,确保改革落地见效。对于涉及多个部门的工作,如果上面协调不畅,基层落实起来就不顺,有时是想干干不好、不干又不行。这就需要我们跨前一步,争取理解支持,把工作职责和机制理顺,上下左右联动形成合力。



编辑 | 李夏菁


生态环境部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布平台,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解读有关政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