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 | 钟山区周家寨村:安坤之子安胜祖与阿角仲小拱桥

政务   2024-11-27 14:41   贵州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钟山区周家寨村


周家寨村地处乌江南源上游三岔河北岸的阿角仲(又名阿各仲),明、清时期分属水西宣慰使辖地、水城厅常平里三甲。1912年以前,周家寨村不称周家寨村,叫昂斋嘎,因有土目昂斋家而得名,有奢呆箩和嘎牛两个苗寨。民国时期,境内隶属以德。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后属水城县德坞、文华乡管辖。1950年2月,成立水城县人民政府,隶属毕节专区,周家寨村归属贵州省毕节专区水城县以德乡管辖。1953年属于德坞区以德乡管辖。1958年三甲乡和以德乡合并为以德公社。1958年建立德坞人民公社,隶属以德管理区。1963年属德坞区以德公社管辖。1965年11月29日,水城县归属毕节专区,周家寨村隶属毕节专区以德乡管辖。1966年2月22日,矿区改称特区,水城特区仍归属毕节地区,仍隶属毕节地区以德乡管辖。1970年12月2日,原水城特区与水城县合并为水城特区,归六盘水地区领导,行使县一级职权,周家寨村全称改为六盘水地区水城特区以德乡周家寨村。1978年12月18日,六盘水地区改为六盘水市,辖三个特区,全称为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特区以德公社联合大队。1983年4月,隶属大河区以德乡管辖。1984年,撤销原来的人民公社行政区划,以德公社更名为以德乡,属水城特区大河镇以德乡管辖,联合大队更名为周家寨村。1987年12月15日,撤销水城特区,分设水城县和钟山区,钟山区成立后,隶属钟山区,全称改为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以德乡周家寨村。1988年划属钟山区以德乡管辖。1992年撤销以德乡,建立大河镇,属钟山区大河镇管辖。1993年8月27日,撤乡并镇,周家寨村由原来的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合并建立,隶属钟山区大河镇,全称改为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河镇周家寨村。2010年为实现农村社区全覆盖,经钟山区政府批准,周家寨村村民委员会更名为周家寨社区村民委员会。2016年为适应农村改革发展,将周家寨社区村民委员会更名为周家寨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安坤之子安胜祖与阿角仲小拱桥






据《钟山区志》载,阿角仲小拱桥(又名阿各仲石拱桥)始建于清康熙十年(1671),相传为水西宣慰使安坤之子安胜祖所建,位于大河镇周家寨村阿角仲。民国15年(1926)毁于洪水,于民国17年(1928)周兴国动员附近百姓捐资在原址上照旧恢复重建,桥高3米,宽2米,跨度7米,系精工打造的块石镶嵌而成,为当地群众过往要津。原桥是钟山区境内有据可考最早修建的古桥。

阿角仲小拱桥的通达,是阿角仲小拱桥通向大定府纳雍的“重要驿道”和“渡津”,行船的摆渡盛况,到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方才停了下来。2016年秋天,那座承载350多年历史风雨的阿角仲小拱桥被撤除,碑上文字被掩埋在泥沼中。

清朝时,穿过桥旁的李氏营盘,有人惊动了睡于草丛哺乳的两只虎崽。桥南张氏(乡人称柏幺爷),看见草丛中的两只虎崽,因眼花小瞧了“虎王”,以为两只虎崽是“猫”,正想抱回家里喂养时,旁边林中,猛窜出一只白额老虎。张氏凭借年轻蛮力,双手紧紧扯住虎之前脚,用头抵住其喉,与虎扭打成一团,翻滚了好几道坎子,也未停下来。最终母虎为救子,张氏力尽滚至蹲草坝。虎人皆累,双方才散。侧面反衬,阿角仲桥修于大森林里,不但要克服自然环境的恶劣,条件的艰辛,还要和恶劣的自然作斗争。虎狼出没,伤人难免。

据传,阿角仲小拱桥北面的彝族土目咪扎家,因为那样的自然环境,不得不迁往他乡,传土目咪扎家毁于朝廷追杀,又云毁于一场“麻脚瘟疫”,现仅有咪扎家井和老屋基遗址,留存于世,见证那段特殊的历史。

安胜祖修建阿角仲小拱桥,除了巩固疆域,打通府城与厅城的联系通道,他是很有格局或政治情怀的。他身居大定九层衙府城,仆从无数,岂不快哉?从办公来讲,只要他猛跺一脚,地皮都要“晃动”。那也是他应该享受的办公条件,或者生活待遇。他又何必翻山越岭,来到大定府城边远的阿角仲,监督修建桥梁驿道,建成厅城至府城驿道上的西线石拱桥。安坤宣慰使的儿子,身份是尊贵的,但是安胜祖养尊处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完成了驿道上阿角仲小拱桥的修建,建得顺利,历史看到了他的功绩。也许“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安胜祖如是,水西那个特殊(类似于今天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管理建制,确实是需要大智慧的。赢得民心,扎稳根基,方为上策,朝廷也未看错人。他去了阿角仲,胜祖初到时,满山极目遥苍苍,他内心拔凉,可是他疏通了河浚,整饬民间秩序,课税盈余。建成好几座桥梁,联络了东西南北,阿角仲小拱桥只是其中的一座而已。

据传,水城厅城北出界牌境的三块田石拱桥、妈陇胯下的王家坝石拱桥、连山河上的连山桥……也是那时兴修的,每一座桥都有一段佳话,当然也不乏血泪的故事。比如,王家坝石拱桥三次建设三次垮塌,伤人流血的事故,甚至死人的事件,今天仍在传说。

阿角仲小拱桥的传说,犹如水西宣慰司安坤及其安氏的故事,也像阿角仲小拱桥梦幻般的森林,以及“龙井”一样,神秘莫测。

很久以前,阿角仲小拱桥桥下的摩俄湖,波光粼粼,湖水如绿色的梦境一样,镶嵌在云贵高原的山峦和森林之间,像一条温婉的青龙,随时普降甘霖,护佑着山乡百姓,这就是摩俄湖,阿角仲小拱桥和摩俄湖恋恋相依,互为依托,成为佳境。

从大定府安坤宣慰使的慕俄格府城,到云南的东川,要渡过原阿角仲小拱桥下的双龙井河。而双龙井河的水流湍急,两岸都是原始森林,遮天蔽日,毒气氤氲,天然的原始生态环境,充满着梦幻神奇的故事。

修建阿角仲小拱桥时,白天挖土,夜间又恢复,如此反复……修建者没有办法,只是一个劲地叹息,影响了施工的进度。在无奈的等待中,组织修建者,暗中拜访了周围的地老乡贤。这一奇异的现象,被大山间一位白须垂足,飘飘欲仙的长者点化----悟出其间秘密的,就是安坤之子安胜祖。

在夜间施工时,安胜祖吩咐河工,在河岸上树以一宽敞祭台,台中置一大鼎,大鼎后的案台上,供奉着一条用草扎成的青草龙,长一丈二尺,并用红绸盖上,摆上祭品,一边挖土一边启动法事,请彝族布摩(经师)诵念经文,方能控制土的复原。

据传,摩俄湖后面的双龙井住着一青一白的双龙,青龙是西海龙王的七公子,他替父司巡到摩俄湖时,被这一带山清水秀的环境所吸引,他停了下来,并与此护佑百姓的小白龙相恋而居住在双龙井,因他迷恋这方水土,不愿离开,但他又不想伤害百姓,故晚上他施以法术,让挖土还原。善良智慧的安胜祖想到了,要感动小青龙,可用咱们彝族同胞的最高祭奠礼仪,即用彝族经书中最上乘的经文来祭奠青龙。到了第二天黎明时分,突然间漫山大雾,伸手也看不见五指,摩俄湖如同仙境,在幻境中,有人惊呼“有龙……有龙……”惊疑间,大家都说,好像看到一条青龙从天空飞过,天亮了,下面的湖突然涨满,桥奇迹般修好。所以,老百姓就一传十,十传百,描述着这个神奇的故事,都知道摩俄湖后的小青龙,从双龙井中飞出来,在双龙井下的摩俄湖安了家,同时,还知道摩俄湖后的小拱桥,是水西宣慰使安坤之子安胜祖,悟道破解难题建成的。

也因小青龙被迫至双龙井下的摩俄湖安家,双龙井里的小白龙被桥上的斩龙法咒所阻隔,所以小白龙思念小青龙的泪水,就从源头的双龙井汩汩地流至摩俄湖里,形成了湖中的九十九口龙井。后来,有好事者居然去湖中,认认真真地数过无数遍,确确实实是九十九口龙井,而湖中最大的也是双龙井,百姓盛传,因为青龙和白龙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善行感动了天地,法咒魔力自然解除,他们可以自由来往。春夏时节,他们居住在摩俄湖源头的双龙井,而秋季和冬天他们又居住在湖中的双龙井中。调节着周边广阔大地上的气候,摩俄湖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

大家都知道,华夏本就是传说故事如鲜花盛开的沃土,何况在云贵大地上,水西宣慰使的设置,本就有些神奇的历史传说,尤其是这片土地上的彝族同胞,不知是内心一直敬仰安坤哩,还是这片神性土地本就生长传说故事,要不怎么会有人把安胜祖之父安坤传得半人半仙呢?

桥梁建成,驿道联通,经贸发展,黎民和顺,安胜祖和桥的声誉远播。从厅城而来,逶迤至大定府城,过了第一道大水三岔河上的石拱桥,叩响驿道的石板路。然后,一段又一段地陷落群山的褶皱里,像一条线条纽带,呈现时明时暗的影子。又似信息连接的“基站”,把驮运盐粮,疏通人文等等,从遥远的水城厅城,经过阿角仲小拱桥,又一程一程地送到政治中心大定府城。

阿角仲小拱桥及其古驿道,像一首永不凋谢的情诗,越久越有魅力。自从有人开始行走,到明清,至民国,乃至今天的“快速通道”的畅通,依然还是那条道,但历久弥新,像山间石头上的青苔,照见未来的路。




编撰:施昱 肖俊良 王华

资料提供:石前周 李贵云等

摄影:郭君海


总监制 | 张丽
监制 | 丁毅
编审 | 彭玉曦
责编 | 甘婷
编辑 | 岳阳

往期推荐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系列谈⑧严格规范从基层借调干部

2024-11-26

以舞问道 观己求心 | 大型舞剧《王阳明》在六盘水首演获赞

2024-11-26

关于开展2024年贵州省城镇燃气突发事件综合应急演练的公告

2024-11-25

六盘水市钟山区人民医院上榜~我省这些集体和个人,将获国家卫健委表彰!

2024-11-25


微钟山
负责钟山区各类政务宣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