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增长100倍,广东经济答卷底气何来?

时事   2025-01-15 21:52   广东  

直新闻是深圳卫视全媒体新闻品牌

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36年前,1989年,广东省经济体量以1381.39亿,即约0.14万亿首次实现全国第一;36年后,广东省首次突破14万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倍的跃升,交出了一份令人鼓舞的成绩单。


2025年1月15日,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省长王伟中在开幕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预计2024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迈上14万亿元新台阶、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

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广东迎难而上、顶压前行,坚定扛起了头号经济大省的责任担当,全力推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广东以实践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的判断。


回顾2024年广东省的经济工作,14万亿的经济体量背后有着更多的数据作为关键支撑:全省进出口总额突破9万亿元,增长9.8%,总量连续39年居全国首位,为全国贡献了38.7%的贸易增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约7.4万家;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35万亿元,连续34年居全国首位;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元,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经营主体净增98万户,总量突破1900万户,其中企业超过830万户,均居全国第一;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43万人,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110万人的年度任务。

这些数据背后,是广东省经济强大韧性和蓬勃生机的体现,也是广东稳中求进、持续发展的有力证明。而广东的经济发展追求的不止是“量”上的跃升,更是“质”上的大跨步前进,高质量发展是广东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出路。


省长王伟中在当天的工作报告中就指出,面对高质量发展爬坡过坎的重大关口,广东保持定力,优化结构,推动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预计全省研发经费支出约5100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6%左右,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约7.7万家,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居全国第一;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提高到56.7%和31.6%;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43%,占全国四分之一;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31.2%,占全国44%;智能手机产量增长12.5%,占全国超四成;集成电路产量增长21%,占全国18%。此外,全省工业投资超1.5万亿元,增长6.7%;技改投资增长11.5%,连续24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展望2025年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政府工作报告中描绘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提质提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左右,进出口总额稳量提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等。

这一系列目标既是广东作为经济大省挑大梁的客观需求,也是当前强信心、稳预期的主观导向。正如南方网在评论中所言,经济增长是基础性、综合性、牵引性的指标,目标导向性强、社会关注度高。评论指,“设定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本身就是发展信心的体现,释放出的也是积极信号,有助于引导预期、增强信心,振奋精神、鼓足干劲。” 

一方面,报告中就2025年经济发展所设定的目标经过审慎研判得来,符合广东省的基本条件和发展态势;但另一方面,这也是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奋发有为才能实现的目标。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处在沟通国内国外双循环的关键节点,不仅要直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还要率先面对经济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有效需求不足等来自内部的严峻挑战。

过去的成绩来之不易,因此需要在此基础上设定一个更高的目标,把当前的社会信心巩固好、社会预期引导好、干事创业的信念凝聚好。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所言,树牢实干导向,增强实干劲头,凝聚实干合力,共同创造高质量发展新业绩。


作者:张思南
排版:郑志佳
编辑:林潇
审校:吴蔚
监制:周玉国

本文章版权属于“直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需转载请回复“授权”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


直新闻
直新闻,直抵人心、直通世界。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栏目订阅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