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六祖坛经》来修行(一)

文摘   2024-10-30 00:00   广东  

南华寺六祖真身


《六祖坛经》是禅宗的无上经典,慧能大师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引导修行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悟佛性、平等与内省的智慧。这三个句子不仅是教义,更是修行道路上的明灯,帮助每位求法者于心性中不断精进、成就无上菩提。


南华寺牌匾 竖着写一般是皇家寺院规制


一、尊重初学者,修持平等心

“欲学无上菩提,不可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

慧能大师告诫修行者,追求无上菩提的道路上,切不可轻视他人,尤其是初学者。智慧与觉悟并不因资历而定,世俗的身份地位也不能代表真正的佛智慧。每个人都有可能具有超凡的智慧,即使在世人看来低微之人也可能蕴含上等之智,而身份尊贵之人也未必拥有觉悟。因此,轻视他人不仅是对他人的不敬,更是对佛性平等观的违背。

修行中,平等心是修行的基础。若对人起分别心,以傲慢或轻视之心待人,就会产生业障而自毁修行成果。慧能提醒我们,尊重每一位修行者的努力与佛性,平等看待众生,才能让自己的心更加清净,从而通向无上菩提。对于初学者而言,平等心不应只是理论,而是每日实践:通过尊重他人来培养谦卑之心,这也是自我修行的重要一步。


南华寺祖塔 唐朝至今吧 有年头了


二、洞察佛性平等,迷悟在一念之间

“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

慧能指出,众生皆具佛性,无论愚智,佛性原本平等清净。世人之所以分为愚人和智人,仅是由于觉悟与迷失的不同,佛性本身并无分别。这意味着,智慧或愚昧并非天定,而在于内心的选择与修行实践。

这一观点给修行人以极大的启发:无论起点如何,只要坚持修行、觉悟自性,便可远离迷惑。每位修行人都应深知自己本具佛性,切莫因一时的迷失或不足而生起自卑之心,也不因一时的觉悟而生起骄傲。我们要将“智愚无别”的观念作为修行的根基,坚定信心,以平等心对待自己与他人,随时保持觉知、增进智慧。

曹溪南传顿宗发源地


三、内省己过,莫执他人是非

“吾之所见,常见自心过愆,不见他人是非好恶。是以亦见亦不见。”

慧能在这里提出了“内省”的修行方法,修行者应当时时反省自己的缺点,而不执着于他人的过失与善恶。专注自心,修正内在过失,这种“见”是见己身的缺陷;而“不见”则是不执他人的是非。对他人的评判、批评不仅无益于自己,反而会增加内心的分别心,障碍自性清净。

“见亦不见”不仅是一种内省的方法,更是修行人达到解脱的智慧境界。慧能提醒我们,不要让自己迷失在外境的纷扰中,善于从内在过失中觉察自己的不足,以此为修行根本。通过不断内省,修行人能够逐步放下对他人的执着,专注提升自己的心性。这种不执外相、专注自性的修行方式能够使心性更加安定、智慧更加明朗。


南华寺祖堂牌匾


总结:在修行中觉悟自性

慧能大师的教诲不仅是理论,更是修行的具体指导。通过尊重他人培养平等心,以平等心对待愚智,从而坚定对佛性的信心,切实修行。每一位修行者应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自省,专注内在修行而不执着外相,逐步达到智慧觉悟的境界。

在这个过程中,若能时时刻刻警觉心性,便会发现佛性不在外求,智慧就在自己心中。慧能的教诲提醒我们,修行的每一步都在于内在的净化与成长,正是这种不断的内省与包容,使得每一位修行人能够最终明心见性,圆满无上菩提之道。


南华寺菩提树

(以上照片均恭敬亲摄于广东韶关马坝南华禅寺)


自性自度
红尘中修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