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大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学科90年”学术论坛“雕塑的自觉”发言回顾

文化   2024-11-06 18:00   浙江  



2024年10月26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承办的“雕塑大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学科90年”展览开幕。此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曹庆晖教授担任策展人、殷双喜教授担任学术主持,系统梳理和回顾从1934年至今90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专业不断发展完善、从扎实迈向多元、从自我觉醒到学科自觉的艺术历程,展出了一大批承载民族精神内核、彰显中国时代风范、展现人民美好生活等具备“时代性”“人民性”“民族性”的经典巨作。一代代美院人以雕塑为史笔,勾勒国家发展之轨迹,铭记民族奋斗之历程,映照时代变迁之精神,肩负历史使命,秉持文化自觉,共同铸就了雕塑系90年的辉煌篇章。


10月27日上午及下午,在“雕塑大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学科90年”展览期间,同期举办了“雕塑学的自觉”全国雕塑专业学科建设论坛。论坛由此次展览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曹庆晖教授和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张伟教授主持,十余位雕塑学科专家学者分别进行主旨发言,现场嘉宾踊跃参与讨论。研讨会围绕展览中涉及的诸多历史性议题、雕塑创作实践经验以及学科建设等相关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研究。



“雕塑学的自觉”全国雕塑专业学科建设论坛嘉宾合影


“雕塑学的自觉”全国雕塑专业学科建设论坛


论坛由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曹庆晖教授、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张伟教授主持



论坛嘉宾主旨发言


刘礼宾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雕塑”概念的渊源流变和“雕塑家”的出现


刘礼宾的发言聚焦于民国早期“雕塑”概念的形成及雕塑家身份的演变。他首先追溯了“雕塑”一词的起源,指出其在中国古代的用法与现代不同,现代意义上的“雕塑”概念是从19世纪末开始形成的,尤其是经过日本学者的翻译和再创造后,该词逐渐固定下来。刘礼宾接着探讨了雕塑在中国被纳入美术范畴的过程,回顾了上海美专、国立北平艺专等学校的雕塑科设立情况,以及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科的成立,强调了雕塑在教育体制中的逐渐确立。他还讨论了雕塑家身份的变化,指出在民国时期,雕塑家的身份经历了从雕刻家到雕塑家的流变,但中国传统雕塑工匠并未被纳入雕塑家的范畴。他分析了雕塑家身份在文艺复兴后逐渐转变为自律性艺术家的过程,并探讨了20世纪中国雕塑家身份的推崇和界定。最后,刘礼宾提出了雕塑家身份在现代社会中的悖论,即雕塑家与艺术家身份的交织与咬合,强调了雕塑家身份认同的复杂性,并认为这种复杂性对雕塑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焦兴涛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主任

动态的传统——中国雕塑民族化的观念变迁与路径选择


焦兴涛的发言梳理了中国雕塑家们不断在西方雕塑体系中寻找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联系的历程,用“塑”、“刻”、“写”、“构”四个字,总结了随着近现代史的发展,现代雕塑民族化的路径选择。

“塑”指代寺庙泥塑,强调民间趣味、生动性与雅俗共赏,追求的是自上而下的艺术动员。毛泽东在1938年提出“中国气派”,强调新文化需科学、民族、大众;新中国成立后,雕塑家们认为雕塑民族化应古为今用,服务广大农民;五六十年代,雕塑民族化的学习和转化集中在生动写实的民间艺术方向。“刻”是指石窟石刻,强调材料的审美以及雕塑自身的本体性。80年代,艺术界反思工具化,探寻艺术本体价值,第六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标志着雕塑民族化开始转向学习古代石窟寺资源和造像因素,从写实主义风格到转向形神浑然一体的形式语言风格。“写”强调了文人绘画、精英品位、书写性,气韵生动,体现了全球化语境下由中国向世界的中国文化。“构”就是当代艺术的他者的眼光重构与身份重塑,强调的是中国经验。总之,中国古代雕塑传统是一个不断等待发现和阐释的对象,雕塑民族化是针对不同文化历史语境的再选择和学习。



孙振华


中国雕塑学会秘书长、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


没有法式、苏式,只有个人、个性——质疑一个流行说法,致敬央美雕塑90年


孙振华在发言中质疑了中国雕塑界长期存在的“法式”和“苏式”两种体系的观点。他提出,虽然央美雕塑系在某些时期的教学和创作中可能与法国和苏联的雕塑教育有相似之处,但这并不意味着存在两种明确的体系。他通过梳理央美雕塑90年的历史,指出央美雕塑科成立时受到日式雕塑的影响,并强调雕塑教育的多元性和个性化。孙振华认为,法式和苏式是抽象的概念,不能简单地将某个时期的作品或某位雕塑家归为某一体系。他进一步追问法式和苏式的定义,并指出每个人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都有所不同。同时,他也质疑了将雕塑简单地归为某种民族或种族身份的思维方式,认为雕塑作为一种语言应该是共享的。最后,他总结道,央美雕塑90年的历史证明了个性化和个人风格的重要性,而规制和学院要求只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



隋建国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雕塑小史


隋建国以“雕塑小史”为题,回顾了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学科90年来的发展,并强调了雕塑历史的建构性和个性化。他认为历史并非自然存在,而是需要搜集和发现才能建构,并指出这次大展对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历史的梳理意义重大。他分享了自己从全球化视角到个性化目标的转变,并解释了“小史”的由来。隋建国通过与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雕塑的比较,探讨了中国雕塑的历史问题和近现代雕塑的引进与消化。他提到了滑田友等雕塑家的贡献,并分析了刘焕章、包泡、田世信等艺术家的作品,指出他们在人体艺术与山水理念融合方面的探索。隋建国还讨论了雕塑自觉和现代材料进入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写实语言的再运用和本土化。他强调,雕塑艺术是个人独特性和极端性的体现,不存在固定的法式或苏式。最后,他提出了中国人与自然协调的传统被现代性断裂所打断的问题,并认为这是未来需要思考的重要议题。



班陵生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院长


自觉•觉人•觉世——以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专业改革与调整为例致贺央美雕塑九十年


班陵生围绕中国美术学院雕塑教学20多年来的调整,特别是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的成立及“大雕塑”思想构建展开论述。该学院下设雕塑系、公共空间艺术系和纤维艺术系,以东方学为核心,探索教学、实验、研创和社会服务的方法论体系。自2015年起,学院推行资源共享、研究互通、教学融通、实验贯通的教学手段,实现一专多能、多元融合的教学目标。雕塑系作为先驱,弘扬传承与使命,以“雕塑专业的东方学和方法论”为核心研究方向;公共空间艺术系以“公共艺术专业的东方学和方法论”为核心,重点研究空间表现中的科技语言;纤维艺术系以“纤维艺术的思想与突破”为重点,构建东方学与方法论体系。在专业规划上,雕塑专业实行“两段制”本科教学模式,公共艺术专业旨在构建“东方学”学科理念。他最后指出了雕塑教育面临的问题,包括雕塑专业本体论涣散、公共艺术专业天花板有待提升、专业视野有待拓展、工作室壁垒、教师自我意识不足、师资队伍建设有待更新和知识碎片化等。



胡斌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


关于“形”及“抽象”的认识:现代雕塑教学的某个阶段


胡斌观察到雕塑教学研究中存在两个重要趋向:一是回顾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或写实主义传统及其中国样式的融入;二是讨论观念性和实验性阶段。胡斌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到90年代末的现代主义雕塑教学过程讨论较少,且在教学中快速过渡,抽象主义教学未取得主导性位置。他探讨了1977年至1997年央美雕塑教学的延续性,并分析了社会变迁对雕塑教学的影响,其中包括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对“形”的密集研究,以及改革开放后民族因素、环境因素、装置性雕塑和大型纪念碑设计中的现实主义雕塑等形式探索的新变化。他简要对比了广美雕塑系的教学情况,指出广美也在进行形式上的探索,尤其是抽象的研究,但同样强调不能走向纯粹的抽象。胡斌认为,写实具象能够很快地连接到当代阶段,因此不用经历完整的纯粹现代主义或抽象主义阶段。



吴洪亮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画院院长


开篇大作——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创作谈雕塑与公共艺术管理


吴洪亮在发言中表达了对雕塑系的感恩之情,并分享了自己与雕塑艺术的深厚渊源。他回顾了参与“北京国际雕塑公园”项目的过程,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版画与雕塑共有基因的思考。吴洪亮强调,雕塑作品具有永恒性,雕塑家们具有使命感和大局观,雕塑创作是一个长期且需要管理能力的过程。他以“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及建造的艰辛过程为例,赞赏了其作为大型公共艺术的意义和价值,并认为一个艺术项目可以生成一套工作程序、一个管理模式,而促进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市雕塑的发展。他总结道,改革开放后北京的重要雕塑建设,展现了雕塑艺术家们的巨大贡献和艰辛推动,这些项目与中国艺术的发展紧密相连。



盛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究员、《美术》杂志副主编


苏派、民族化与现代化:一个比较性视角


盛葳在发言中,深入探讨了苏联艺术对中国现代雕塑艺术的影响,并着重分析了民族性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他指出,引进苏派艺术是为了推动中国艺术的现代化进程,而在这一过程中,民族性始终是艺术家们关注的重点。从50至60年代,中国雕塑艺术经历了从模仿苏联风格到逐渐融入中国元素的转变,这一过程不仅体现在艺术语言的探索上,更体现在对民族性理解的深化上。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中国开始与罗马尼亚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艺术交流,进一步推动了艺术的多元化发展。盛葳通过具体作品案例分析,展示了苏联艺术对中国雕塑艺术的深远影响,并强调了中国艺术界在追求现代化的同时,始终保持着对民族性的坚守和发扬。他认为,艺术创作中的民族性不仅是中国艺术的重要特征,更是推动艺术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未来的艺术实践中,我们应该继续探索民族性与现代化的平衡点,推动中国雕塑艺术的繁荣发展。



冀少峰


湖北美术馆馆长、中国雕塑学会副秘书长


中央美院雕塑系在服务城乡经济规划建设中的作用


冀少峰以独特的视角回顾了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历史与贡献。他首先以个人的艺术经历与中央美术学院的渊源为引子,讲述了自己与央美雕塑系的深厚联系。随后,他通过一系列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如钱绍武、郝京平等艺术家在湖北黄陂的泥塑创作,以及朱大成等第一届研究生的成长经历,展现了雕塑系在不同时期对艺术实践和人才培养的推动。冀少峰还提到了雕塑系在城乡规划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引用了习总书记对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的论述,强调了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最后,他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分享了自己与央美雕塑系艺术家们的交往故事,以及自己对艺术史书写方式的独特见解,并以一副对联作为礼物,表达了对央美雕塑系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



陈晓春


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


“东学”“西就”——浅谈西安美院雕塑学科建设


陈晓春在发言中回顾了西安美院雕塑系的发展历程,并详细介绍了其教学特色和艺术理念,展现了雕塑系在继承传统与探索创新中的不懈努力。西安美院雕塑系源于西北艺专,历经雕塑组、雕塑科到雕塑系的变迁,于1964年正式设立。在整个发展过程中,西安美院雕塑系始终采取“双轨”的对比性学习,结合西方科学理念与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培养具有中国艺术精神和东方审美思想的雕塑人才。在学制上,历经五年制、四年制名人工作室制等教学模式,最终形成五年制1+4的教学体系,强调工作室的专业特色,课程的概括性和课程的可持续性。陈晓春还分享了在教学中对学生基础教育培养的原则,以及AI技术在教学中如何应对和应用等话题,体现了雕塑系在继承传统与探索创新中的不懈努力和新时代下的思考。



陈辉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


雕塑维度的纵深


陈辉在发言中简要回顾了清华美院雕塑系的历史,并分享了清华美院雕塑系当下的思考和走向。他介绍了清华美院雕塑系的几大思考维度:一是注重挖掘本土传统和认识民间艺术,站在全球背景下思考民族本土艺术的问题;二是立足于雕塑系的本体概念和终极角度思考艺术的发展问题;三是向文化看齐,艺术是文化的一部分;四是借助清华大学的工科背景,探索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使艺术服务于生活。接着,他阐述了清华美院雕塑系的教学特点和课程结构,包括通识教育、分导师制的教学方式以及本硕博完整的教学体系。他重点介绍了清华美院雕塑系在空间维度、交叉维度和文化维度上的纵深发展,包括服务国家重大创作项目和城乡建设、艺术与科学的交叉创新、文化维度的深入挖掘等方面。他还通过具体案例,如乡村艺术节、艺术季、废弃油田改造等活动,展示了清华美院雕塑系学生将艺术融入乡村、旷野和城乡的实践成果。最后,他强调了清华美院雕塑系老师们在文化维度上的自觉挖掘和创作趋向,在作品中体现出当下的社会性和世界性。



论坛嘉宾发言


             

      参与此次论坛的嘉宾还有:中央美术学院王少军教授,孙伟教授,肖立教授,孙璐教授、胡泉纯教授、曹晖教授、李展教授,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龙翔教授,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陈云岗教授,鲁迅美术学院鲍海宁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殷晓峰教授,四川美术学院李占洋教授,湖北美术学院张松涛教授,上海美术学院蒋铁骊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李鹤教授、马天羽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郅敏教授,广州美术学院陈宏践教授、韩小囡副教授,湖北美术学院谭炜教授,天津美术学院谭勋教授,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宋伟光教授,山东艺术学院池灏教授,广西艺术学院魏杨博文教授,南京艺术学院朱智伟教授,北京工业大学锋教授,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洪教授,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李烜峰教授,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浙江省雕塑家协会会长林岗先生,雕塑家杨剑平等雕塑界代表。


“雕塑学的自觉”全国雕塑专业学科建设论坛的成功举办,是展览“雕塑大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学科90年”的学术延伸,体现了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在中国现代雕塑教育和国家文化战略方面做出的学术担当和突出贡献,充分展现了中央美术学院在全国美术类高校教育建设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雕塑频道
雕塑频道:做集聚价值的立体化专业雕塑平台。 我们倡导“雕塑+”的概念,着眼于整个艺术生态,服务雕塑全领域。我们搭建专业平台,服务雕塑家、收藏家、艺术机构、专业院校、媒体、企业、政府,提供雕塑领域的一站式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