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能》专栏|张树伟:电力“余量”市场有何问题,风电又如何避免成为受害者?

文摘   科技   2024-11-19 18:13   北京  

来源 |《风能》杂志
作者 |《风能》杂志特约评论员 张树伟

  • 电力市场的现货,即所谓的实时市场,不能被设计成期货“剩余”部分的供需平衡市场。

  • 中长期“带曲线”是荒谬的,风电企业绝对不能接受这种条件,因为办不到,且没必要。

电力市场设计专家威廉·霍根(William W. Hogan)教授曾说过:“半个小时在电学尺度上是很长的时间,但在人类尺度上是很短的时间。” 这凸显了电力系统供需变化快速的性质。

然而,正因为这种快速,人们对电力部门很多现象的理解,往往并不像其他缓慢变化的部门那么直观,从而产生一种感觉或错觉,认为电力部门的逻辑与其他常规部门不同。

实际情况是,电力系统有其特殊性,这主要来自于电力难以存储,必须实时平衡。同时,电力对于消费者是高度均一的,不必使需求方与消费者一一对应,只需保持总体(一定空间范围内)平衡。总体实时平衡是电力系统的突出特点。

在本期专栏中,笔者将讨论生产者与消费者如何通过现货与期货组合满足最终需求。结合我国电力部门产业链中的两种产品⸺煤炭与电力,分析目前市场机制与管制规定中蕴藏的系统性风险,以及风电行业与运营企业如何避免成为受害者的初步思路。

一般商品需求如何满足?

我国电力部门依然维持高达60%以上的煤炭发电比重。接近12亿千瓦装机的煤电每年消耗超过20亿吨煤炭,而燃料成本通常占到平均发电成本的75%以上,甚至达到90%。可以想象,如果将分布于全国的1000多座煤电厂称为“印钞机”,那么它们所用的“纸张”是多么昂贵,以及它们对“纸张”成本的变化有多么敏感。

然而,“印钞机”肯定也是赚钱的。因此,买不到煤炭的短缺情况,类似于新冠疫情期间买不到口罩与消毒液,是需要竭力避免的。考虑到缺少燃料可能造成的一系列后果,对于大部分微观个体而言,确保煤炭供应数量甚至比获得一个满意的燃料价格更重要。

显然,这些电厂都需要尽量提前锁定燃料的价格和数量。目前的体制与监管安排是通过提前一年的煤炭订货会,作为一种远期期货合同,煤炭供应商和电力用户双方签订确定价格和数量的供货合同。

合同签署后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买多了,用不了,需要存起来。固体燃料存储方便,至少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保存;实在不行,可以陆续转手卖给其他煤炭消费者。另一种是买少了,此时可以通过现货市场进行采购,价格随行就市,安排大卡车拉货是可行的解决方案。

以上是大部分商品需求满足的形态。

电力市场能够如此运作吗?

上述方式可以用另一种描述:期货是一个提前预定的市场,以便锁定数量和价格;现货是一个“剩余需求”主导的市场(residual market)。通过期货+现货的组合,发电厂商实现了最终燃料需求的满足。

这种方式如果应用到电力产品市场,行得通吗?

比如,一个电力用户提前买少了,那么在现货再额外买一点,这是可行的。问题是,如果他/她买多了,其最终实现的需求(realised demand)并没有那么多呢?显然,存储起来并不是一个选项。

如果用户比较“心大”,他/她琢磨着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那么,如果市场的其他参与者都严格按照预期履行各自的承诺(生产者兑现生产合同数量,消费者兑现消费合同数量),整个系统的有功功率将因为他/她的偏差而失去平衡,这往往意味着电能质量的下降,甚至可能引发更严重的事故,乃至电网崩溃。

他/她能够在现货市场上将多余的电量卖出去吗?从用户瞬间转为生产者?如前所述,若其他人都实现了自身的承诺,那么“偏差”市场⸺现货将没有任何其他需求者。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他/她将无法将多余的电量卖出去,找不到交易对手。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电力市场的现货,即所谓的实时市场,不能被设计成期货“剩余”部分的供需平衡市场。因为电力系统需要实时平衡机制(realtime balance mechanism)。如果要用市场作为协调机制来实现总体物理平衡,实时市场必须是关于总体而非某个局部的需求与供给。

有人或许会说,别吓唬我!目前的市场体系就是逐步分割的“剩余”市场,不是运作良好吗?

是的,我国目前的电力整体体系是逐步分割的“剩余”市场模式。年度合同拿走了80%以上的电量,由政府定价,并且需要提前一年“带曲线”⸺建立具体出力水平的高分辨率分布,如小时级的承诺。这是分割市场的最关键一招。再从月度、周到日前逐步解决剩下的需求与供给。各地的现货市场试点总交易电量不超过总用电量的5%。这与煤炭市场的需求满足方式并无二致,两者在“机制”上可以充分映射。

因此,可以这样理解我国现货市场试点的价格及其变化,它们的价格并不反映接近实时的(总体)电力供给与需求形势,而反映的是1年前的预期与实际发/用电的差别状态。如果映射到标准市场体系(如图1) 注2 ,的确存在一部分不影响市场价格形成的自调度(self-scheduled)用户与发电商。它们随行就市,接受市场供需博弈形成的价格。在我国的模式中,随行就市中的参照系是国家发展改革委事先确定的价格,而不是接近实时的现货价格。

是的,目前这种方式的确没有出现“卖不出去”导致的不平衡情况,进而引发系统物理安全稳定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此种方式没有问题,而是因为系统中存在其他额外因素避免了发生极端情况,包括:

(1)系统的调度往往并不严格受市场出清结果的影响,它们仍旧可以在接近实时的时候指挥大部分机组。

(2)总体上,由于大用户用电的波动不大,80%的提前购买量,接近但并不会触及100%的总需求,仍有继续买电的必要。

(3)其他需要结合特定案例才能证实的因素。

然而,这种安排的显性症状是存在的,特别包括负电价的反复出现。在我国煤炭发电比重仍高达60%以上的电力体系中,无论是山东、山西,还是浙江,都频繁出现过匪夷所思的负电价,甚至长达十几个小时。过剩“超买”无处可去可能是主要原因。这些市场有的依然在宣称做的正是“现货全电量优化”  。它们需要用上网公开的算法文件、机组出力组合数据、交易量分布等充分证明自己。

对风电业主规避风险的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有三个元认知是明确的:

(1)对于电力“剩余”市场模式,从性质上来看,其意味着现货价格波动不是一般正常的大。在我国,如果“进入市场”指的是这种市场,其中的风险不亚于赌博。

(2)考虑到更广泛的政治、经济因素,我国越接近实时的市场,价格越低,应该是一个最大的可能。(当然,聪明的读者大概会反问:给定现货会更便宜,那么用户为何要签订长期合同?)面对这种情况,发电商签约中长期合同是一个基于目前市场“设计”的理性选择。

(3)当然,中长期“带曲线”是荒谬的,风电企业绝对不能接受这种条件。因为办不到,从系统整体平衡的必要性角度来说,也是没必要的。

以上的认知,随着各种市场设计的进展与变化,可能会发生改变,变得不再有效,或者不再相关。有市场偏好(pro-market)的学者从其他视角讨论过这个问题 。希望我们能尽快在新的专栏中更新看法,助力结构、边界与规则最为清晰的电力商品市场的构建。

注释:

1: https://scholar.harvard.edu/whogan/papers

2: 来源:https://www.greentechmedia.com/articles/read/how-electricity-gets-bought-and-sold-in-california

3: http://m.news.cn/sx/2022-04/11/c_1128548004.htm

4:https://m.bjx.com.cn/mnews/20231208/1348629.shtml


来源:《风能》杂志, 文:张树伟  


《风能》专栏|张树伟:标准电力市场教条下,如何看教师因救人而上课迟到被罚?
《风能》专栏|张树伟: 关注绿色消费的真实系统影响——绿证、绿电与碳抵消
张树伟 殷光治|电改与保供:安全与稳定秩序关切
《风能》专栏|张树伟: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到底是什么?——从一则券商报告谈起
张树伟:能否用汽车关税换取上游风机、钢铁等产品的自由贸易?——谈新一轮欧美贸易战2024开启!
张树伟:后电网包销时代:商业、市场、垄断、监管逻辑还是权力政治?
《风能》专栏|张树伟:协调电动汽车与电力系统运行——自我打败还是自我实现?
《风能》专栏|张树伟:欧盟(拟)通过新电改协议反映其整体决策质量劣化——再谈“分割市场”
《风能》专栏|张树伟:波动性电源长期电力合同(PPA),想说爱你不容易
《风能》专栏|张树伟:德国之外的得州(Texas)—— 为何它的风电发展更惊艳?

《风能》专栏|张树伟:电解氢要贴“绿”标签有多不容易?——谈欧盟绿氢法令定稿

《风能》专栏|张树伟:可负担的价格vs长期更便宜的价格:人们是否有足够的耐心?

《风能》专栏|张树伟:高涨的能源价格是一个问题吗?

《风能》专栏|张树伟:电力系统可靠性、发电机组角色与逻辑谬误

《风能》专栏|张树伟:电动汽车减排与否?——边际而非平均意义上的比较

《风能》专栏 | 张树伟:天然气价格暴涨的影响持续外溢,这次是澳大利亚——修复它还是抛弃它?

《风能》专栏 | 张树伟:保证氢能制备来自绿电,有必要吗?

《风能》专栏 | 张树伟:建设统一的能源市场,涉及哪些电力维度?
《风能》专栏 | 从时间颗粒度审视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方向
张树伟|绸缪俄乌冲突“外溢”影响之——事实与程度理解
认真讨论:电力容量充足性到底够不够?
张树伟:中德氢能战略有何异同?发展难题何解?

风光制氢!Power to X落地,百万吨绿色甲醇项目签约!
2GW风电制甲醇!全球最大绿色甲醇项目签约
14万吨绿氨+2.5万吨绿氢,内蒙古两个绿氢绿氨项目获备案
2.1GW风电项目签约!中铁十五局集团签约风光制氢合成绿氨项目
赤峰市:打造蒙东地区电价洼地!打造华北最大的绿氨生产基地
风电800MW!国华投资110万千瓦风光氢氨一体化项目获备案
IRENA氢能相关报告|《创新展望:可再生氨》(附下载)
氢和氨:创造新的绿色海洋能源市场

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发挥电力市场对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支撑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
《风能》专栏 | 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市场体制机制设计探讨
《2022年广西绿色电力市场化交易实施方案》发布
山东:工商业取消目录电价,全部进入电力市场参与交易
IEA报告:中国碳交易市场在电力行业低碳转型中的作用
国家能源局:《电力现货市场信息披露办法(暂行)》政策解读
GIZ报告下载 | 德国电力市场的作用
张树伟:电力系统“统一、开放、竞 争市场”的目标面临挑战
《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正式发布,统筹推动绿色电力交易、绿证交易
下载|《南方区域跨区跨省电力中长期交易规则》修订印发
国家电网印发《省间电力现货交易规则(试行)》(附全文和下载)

两部委复函国网:优先鼓励用户与新能源发电企业直接交易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
专家观点 | 从国际视角谈中国绿色电力交易启动
国家能源局就《北京电力交易中心跨区跨省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相关工作答记者问
国家发改委:正式开展绿色电力交易试点!激励用电侧购买绿电积极性
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发布首个可再生能源电力超额消纳量交易规则
山东:工商业取消目录电价,全部进入电力市场参与交易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电力供应,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电价最大浮动20%
广东完善峰谷分时电价,拉大峰谷比价,自2021年10月1日起执行
英国双重纪录诞生:电价和碳排放量再创新低
《风能》专栏 |  时璟丽:平价时代风光等新能源电价机制探讨
30年来最强风暴“尤妮斯”席卷英国,风力发电量创纪录致电价跳水
GIZ报告下载 | 德国电力市场的作用
报告 | 《德国2020年净公共发电报告》,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超过50%
域外 | 德国2020年电力系统负荷曲线分析研究
报告 | 德国电力系统中的灵活性技术和措施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
报告 | 落基山研究所:《电力市场与电价改革——通向零碳电力增长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必由之路》
IEA:加强中国碳市场助力实现碳中和:聚焦电力部门
重磅!九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附解读)

可再生能源时代的电力市场与数字化专题


来源 |《风能》杂志
作者 |《风能》杂志特约评论员 张树伟
《风能》专栏 | 电改7周年再出发:重新确立改革的成功标准
《风能》专栏|张树伟:“贴标签”的应用与误用——从欧盟争论核电、天然气是否是清洁能源谈起
《风能》专栏 | 张树伟: 可再生能源市场价值下降:自身特点,还是社会构建?
张树伟:挣钱,还是掏钱?——关于消费者需求响应的讨论
专栏 | 张树伟:新型电力系统需要“新”在何处?
专栏 | 张树伟:实现碳中和,没有市场行不行,没有额外政策呢?
张树伟:系统调度范式:“最后一招”VS“常态指挥”?
张树伟:电力系统“统一、开放、竞争市场”的目标面临挑战
张树伟:什么是电力?什么是市场?什么又是数字化?
张树伟:电力市场如何体现消费者永远是对的
张树伟:再谈“调峰辅助服务”涉及到的理念与政策设计问题
张树伟:电力市场为何物理运行与财务结算是充分分离的
张树伟|电网与储能:替代抑或互补关系?
张树伟:漫谈数字化时代的电力市场“风险”
课件PPT和视频分享!能明白@风向标第1期张树伟详解调峰辅助政策
张树伟:如何看电力体制改革现状

张树伟:“拉闸限电”争议背后,需要更多客观的事实与分析
张树伟:猜测“拉闸限电”的各种原因,不如谈谈如何补偿限电者!
张树伟:拥抱碳中和的六种姿势——开篇
张树伟:拥抱碳中和的六种姿势:我们现在在哪?——充满非社会环境下减排的技术性讨论
张树伟:讨论碳中和,我们先得明白这些底层逻辑
《风能》专栏 | 张树伟: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几个“异想天开” 
张树伟:扩大外送是解决严重弃风的正确药方吗?

报告|美国发布首个清洁氢能战略和路线图,可新增10万就业岗位
日本修订氢能国家战略:15年投资15万亿日元
报告下载|如何重新利用现有管道输送氢气?

CWEA



 《风能》杂志2024年上半年PDF下载
中国风电2023:数字、政策、机型、技术、项目和海外市场新突破汇总
 
更多能源和风电行业专业报告,请关注风能专委会CWEA公众号,文章列表页右上角搜索“报告”,即可获取最新最全的报告。也欢迎您将CWEA公众号转发给朋友参考。

如果觉得好,不妨动动手指点一下。

风能专委会CWEA
传播专业知识,启迪成长智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