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市场的现货,即所谓的实时市场,不能被设计成期货“剩余”部分的供需平衡市场。
中长期“带曲线”是荒谬的,风电企业绝对不能接受这种条件,因为办不到,且没必要。
电力市场设计专家威廉·霍根(William W. Hogan)教授曾说过:“半个小时在电学尺度上是很长的时间,但在人类尺度上是很短的时间。” 1 这凸显了电力系统供需变化快速的性质。
然而,正因为这种快速,人们对电力部门很多现象的理解,往往并不像其他缓慢变化的部门那么直观,从而产生一种感觉或错觉,认为电力部门的逻辑与其他常规部门不同。
实际情况是,电力系统有其特殊性,这主要来自于电力难以存储,必须实时平衡。同时,电力对于消费者是高度均一的,不必使需求方与消费者一一对应,只需保持总体(一定空间范围内)平衡。总体实时平衡是电力系统的突出特点。
在本期专栏中,笔者将讨论生产者与消费者如何通过现货与期货组合满足最终需求。结合我国电力部门产业链中的两种产品⸺煤炭与电力,分析目前市场机制与管制规定中蕴藏的系统性风险,以及风电行业与运营企业如何避免成为受害者的初步思路。
一般商品需求如何满足?
我国电力部门依然维持高达60%以上的煤炭发电比重。接近12亿千瓦装机的煤电每年消耗超过20亿吨煤炭,而燃料成本通常占到平均发电成本的75%以上,甚至达到90%。可以想象,如果将分布于全国的1000多座煤电厂称为“印钞机”,那么它们所用的“纸张”是多么昂贵,以及它们对“纸张”成本的变化有多么敏感。
然而,“印钞机”肯定也是赚钱的。因此,买不到煤炭的短缺情况,类似于新冠疫情期间买不到口罩与消毒液,是需要竭力避免的。考虑到缺少燃料可能造成的一系列后果,对于大部分微观个体而言,确保煤炭供应数量甚至比获得一个满意的燃料价格更重要。
显然,这些电厂都需要尽量提前锁定燃料的价格和数量。目前的体制与监管安排是通过提前一年的煤炭订货会,作为一种远期期货合同,煤炭供应商和电力用户双方签订确定价格和数量的供货合同。
合同签署后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买多了,用不了,需要存起来。固体燃料存储方便,至少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保存;实在不行,可以陆续转手卖给其他煤炭消费者。另一种是买少了,此时可以通过现货市场进行采购,价格随行就市,安排大卡车拉货是可行的解决方案。
以上是大部分商品需求满足的形态。
电力市场能够如此运作吗?
上述方式可以用另一种描述:期货是一个提前预定的市场,以便锁定数量和价格;现货是一个“剩余需求”主导的市场(residual market)。通过期货+现货的组合,发电厂商实现了最终燃料需求的满足。
这种方式如果应用到电力产品市场,行得通吗?
比如,一个电力用户提前买少了,那么在现货再额外买一点,这是可行的。问题是,如果他/她买多了,其最终实现的需求(realised demand)并没有那么多呢?显然,存储起来并不是一个选项。
如果用户比较“心大”,他/她琢磨着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那么,如果市场的其他参与者都严格按照预期履行各自的承诺(生产者兑现生产合同数量,消费者兑现消费合同数量),整个系统的有功功率将因为他/她的偏差而失去平衡,这往往意味着电能质量的下降,甚至可能引发更严重的事故,乃至电网崩溃。
他/她能够在现货市场上将多余的电量卖出去吗?从用户瞬间转为生产者?如前所述,若其他人都实现了自身的承诺,那么“偏差”市场⸺现货将没有任何其他需求者。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他/她将无法将多余的电量卖出去,找不到交易对手。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电力市场的现货,即所谓的实时市场,不能被设计成期货“剩余”部分的供需平衡市场。因为电力系统需要实时平衡机制(realtime balance mechanism)。如果要用市场作为协调机制来实现总体物理平衡,实时市场必须是关于总体而非某个局部的需求与供给。
有人或许会说,别吓唬我!目前的市场体系就是逐步分割的“剩余”市场,不是运作良好吗?
是的,我国目前的电力整体体系是逐步分割的“剩余”市场模式。年度合同拿走了80%以上的电量,由政府定价,并且需要提前一年“带曲线”⸺建立具体出力水平的高分辨率分布,如小时级的承诺。这是分割市场的最关键一招。再从月度、周到日前逐步解决剩下的需求与供给。各地的现货市场试点总交易电量不超过总用电量的5%。这与煤炭市场的需求满足方式并无二致,两者在“机制”上可以充分映射。
因此,可以这样理解我国现货市场试点的价格及其变化,它们的价格并不反映接近实时的(总体)电力供给与需求形势,而反映的是1年前的预期与实际发/用电的差别状态。如果映射到标准市场体系(如图1) 注2 ,的确存在一部分不影响市场价格形成的自调度(self-scheduled)用户与发电商。它们随行就市,接受市场供需博弈形成的价格。在我国的模式中,随行就市中的参照系是国家发展改革委事先确定的价格,而不是接近实时的现货价格。
是的,目前这种方式的确没有出现“卖不出去”导致的不平衡情况,进而引发系统物理安全稳定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此种方式没有问题,而是因为系统中存在其他额外因素避免了发生极端情况,包括:
(1)系统的调度往往并不严格受市场出清结果的影响,它们仍旧可以在接近实时的时候指挥大部分机组。
(2)总体上,由于大用户用电的波动不大,80%的提前购买量,接近但并不会触及100%的总需求,仍有继续买电的必要。
(3)其他需要结合特定案例才能证实的因素。
然而,这种安排的显性症状是存在的,特别包括负电价的反复出现。在我国煤炭发电比重仍高达60%以上的电力体系中,无论是山东、山西,还是浙江,都频繁出现过匪夷所思的负电价,甚至长达十几个小时。过剩“超买”无处可去可能是主要原因。这些市场有的依然在宣称做的正是“现货全电量优化” 3 。它们需要用上网公开的算法文件、机组出力组合数据、交易量分布等充分证明自己。
对风电业主规避风险的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有三个元认知是明确的:
(1)对于电力“剩余”市场模式,从性质上来看,其意味着现货价格波动不是一般正常的大。在我国,如果“进入市场”指的是这种市场,其中的风险不亚于赌博。
(2)考虑到更广泛的政治、经济因素,我国越接近实时的市场,价格越低,应该是一个最大的可能。(当然,聪明的读者大概会反问:给定现货会更便宜,那么用户为何要签订长期合同?)面对这种情况,发电商签约中长期合同是一个基于目前市场“设计”的理性选择。
(3)当然,中长期“带曲线”是荒谬的,风电企业绝对不能接受这种条件。因为办不到,从系统整体平衡的必要性角度来说,也是没必要的。
以上的认知,随着各种市场设计的进展与变化,可能会发生改变,变得不再有效,或者不再相关。有市场偏好(pro-market)的学者从其他视角讨论过这个问题 4 。希望我们能尽快在新的专栏中更新看法,助力结构、边界与规则最为清晰的电力商品市场的构建。
注释:
1: https://scholar.harvard.edu/whogan/papers
2: 来源:https://www.greentechmedia.com/articles/read/how-electricity-gets-bought-and-sold-in-california
3: http://m.news.cn/sx/2022-04/11/c_1128548004.htm,
4:https://m.bjx.com.cn/mnews/20231208/1348629.shtml
来源:《风能》杂志, 文:张树伟
《风能》专栏|张树伟:电解氢要贴“绿”标签有多不容易?——谈欧盟绿氢法令定稿
《风能》专栏|张树伟:可负担的价格vs长期更便宜的价格:人们是否有足够的耐心?
《风能》专栏|张树伟:电力系统可靠性、发电机组角色与逻辑谬误
《风能》专栏|张树伟:电动汽车减排与否?——边际而非平均意义上的比较
《风能》专栏 | 张树伟:天然气价格暴涨的影响持续外溢,这次是澳大利亚——修复它还是抛弃它?
CWEA
如果觉得好,不妨动动手指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