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荐读】内蒙古‖犁夫:乌梁苏的涛声

文摘   2024-10-24 11:51   贵州  

点击“散文诗精粹”关注我们



垂钓,让一次次的机会成为欣喜或者失望与遗憾,但引诱和等待,都是一个智慧。


——犁夫




乌梁苏的涛声


内蒙古 犁夫



在深秋,乌梁苏悄然地等待一场霜或者是一场雪。因为季节的热浪已经过去,松涛回荡着一种回答或者是提问。 
秋风来临,七彩的叶子涂满山峦,在落叶铺满的山口,找准一条小路,去和大山里的景物对话。
乌梁苏层峦叠嶂,藏着许多的谜语。
春天山花烂漫,彩蝶翩飞在花丛里,寻觅着热烈的爱;
夏天满眼苍翠,蜜蜂在山谷之间奔忙,采撷花蜜的路,从来都是充满艰辛和快乐,蜜蜂的翅膀,承载了更多的努力和幸福。
金秋层林尽染,橡子树红红火火,举起季节的火炬。榛子林铺上红地毯,迎接着十月的恋情。
白桦树静静地叙说,袒露着心声。
严冬一片银白,皑皑的白雪覆盖了整个山野,鹰击长空,在蓝天白云间盘旋环绕。
天然次生林与人工林交融,紧紧拥抱成为一体。
狍子驻足的眼神,那是一种深情的回望。
野鸡美丽的羽翼,在沟壑和山谷中滑翔出一条彩虹,满满的,带着几分从容。
山兔在高山草地和荒野中出没,弹跳的姿势和竖起的耳朵,野趣盎然。
二道河子水库熠熠生辉,像珍珠一样镶嵌在林海。
垂钓,让一次次的机会成为欣喜或者失望与遗憾,但引诱和等待,都是一个智慧。
避暑,心静下来,让一切疲惫和苦恼都在山野里隐形,唯独快乐的笑声,回荡在岩石和树木的撞击里。
乌梁苏,花红果绿是一个古老的梦;
乌梁苏,堆成敖包的路标,在指示着一个方向。


林海,绵延了几代人的渴望。
浩瀚的绿色,翻卷起翠绿色的波涛,迤逦而行的山岭,一笔一笔地勾画出乌梁苏的轮廓。
天边的云朵,和地上的林海,相互致意,脉脉含情,秋波频送。
心弦在风雨中骤然拨动,哪怕是春寒料峭,哪怕是酷暑难捱,哪怕是秋风肆虐,雷暴和闪电依然洗礼,乌梁苏,总是用笑脸迎接苦难,承受着考验。
鸟在鸣叫,虫在呢喃,乌梁苏万顷碧波,都是爱的春天。
秋风席卷,落叶飘散,在山水之间,乌梁苏的表情依然:不惊,不起波澜。四季的装束,慢慢改变,有黄到绿,由绿到黄,深深浅浅。
萨日朗,野草莓,山葡萄,蘑菇,松塔,蒲公英,在山林和高山草地里,五彩斑斓,牵引着寻觅的视线。
一片秋叶,浪漫地张扬,沉醉在秋天。
一方水土,平静地铺展,袒露在眼前。
有人走来,有人离去。
守护在蓝天白云间的只有大山。乌梁苏,不做虚伪的陈述,只在荒芜的土地上圈圈点点。 
古铜色的山峰,庄重地抬高了乌梁苏的尊严。 
千古歌谣的音符,正在田畴里发出感叹,高高山岗站立的望火楼,扫描着风雨阴晴的变换。 
梦幻中弥散着一种气息,回环的山路,是邂逅的昨天:一棵一棵的幼苗,在斜风苦雨里涅槃。 
那双栽种绿色的双手,一层层露出被岁月磨出的老茧,松涛阵阵,开裂的伤口洇出的血迹,在晚霞里与秋天一起灿烂。 


平顶山跳望着乌梁苏。
木兰大营的苏鲁鼎,也在祈盼。
围场坝上,山水相连。
九头山的传奇,天边传承;
鸽子楼的哨音,划过蓝天;
滴水湖的叮咚,滴穿梦幻;
孤砬子的眼神,多情缠绵;
绿荫湿地的沼泽,正在呼唤归来的大雁。
烽火台,不仅仅是在报告古战场的舆情;
山神庙,也不只是一处人文景观,崇拜,祭祀,敬重,回归自然。
用红叶作证,绿色在干旱里起程。
用松涛作证,浪漫在清风里传情。 
那双补了又缝,缝了又补的棉鞋,还能否再登临山顶;
那把尖了又秃,秃了又尖的镐头,还能否再刨动坚硬?
哦,乌梁苏,红旗插在山峰,绿色抵达山顶,写满艰辛,写满历程。
还有一种守护,不管是风和日丽,还是风烈雨浓,日日夜夜在吟唱绿色的歌声! 




诗人简介:犁夫,原名李富,1963年10月1日出生,文学学士学位,著有散文集《我阅读草原》。系中外散文诗学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新华社签约摄影师,赤峰市旅游摄影协会理事,赤峰日报社记者。犁夫先后在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十月》《散文》、《随笔》《草原》《青年文摘》《微型小说选刊》、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美国《侨报》等国内外800多家媒体上发表作品,被誉为“草原一支笔”。多次受到国家、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表彰和奖励。






散文诗精粹
发掘优秀散文诗,推动散文诗写作。所投作品须为原创首发作品(限1500字以内)、附带照片和简历,投稿邮箱:584122649@qq.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