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荐读】贵州‖王定芳:物壮则老(三章)

文摘   2024-11-18 09:32   贵州  


点击“散文诗精粹”关注我们







万物是实事求是的,逻辑也是通情达理的:

──石块的坚实等同于美玉的华丽。


——王定芳




物壮则老(三章)


贵州 王定芳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章》
     
一棵树或许就能代表着万物。不管如何枝繁叶茂,一旦干径难以壮大,这棵树就开始老了。
面对老,我们有多种情绪,但无法抉择是否前进、停止、后退。
只有怕老的步伐才犹豫不决,只有欲望的脚印才深浅不一,只有逆行的车轮才背道而驰。

壮是一种过程,老是一种宿命。
壮是一种现象,老是一种规律。
“物壮则老”率先抛砖引玉,沿着逻辑与规律的话题,用智慧把文化镀锃金色。
文化的预警,流云低沉。远方有隐约的道道闪电,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物极必反”“乐极生悲”等等,踊跃发言,各抒自见。
虽然想法一致,但最终都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
大自然是一位平静的倾听者,不随意发表自己的意见。

大家最担心忧虑、最难以释怀的,还是怕没有一个美好的结局。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壮而无老抑或无壮无老的问题呢?
让物质与精神同向同行、平行并行?或者,让时间与空间走成一条地平线、窜起同一生命线?   

时间身处万物之外,一以贯之按照套路出牌,提醒和规范着万物。
时间是生命的密钥,没有起点、中点、终点,贯穿历史、当下、未来。
只有摆正时间主人翁的位置,才能做到光阴似箭、波澜不惊和行无止境、岁月静好。



数舆无舆


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誉无誉。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在数以万计的汉字中,我最早识读的是“一”字,一直以来最喜欢的也是“一”字。
“一”是光环之根,亦是荣誉之本。光环之源是光,光照的形式始终整齐划一。热烈鼓动的掌声花繁叶茂,深入土地的根,久久归一,为干茎夯实基础。
“一”是地平线,平衡着天高地厚;“一”是健康线,支撑着富贵名利;“一”是中庸线,调和着左右上下。
把握了“一”,便能以一持万、以一驭万。
既要专一执着,又要稳重持平。“躺平”势必亵渎“一”的取向。

再也没有什么比金钱更有说服力了。
当你正处贫困,能够解决衣食住行实际问题的金钱,就能点亮燃生命的火光;当金钱超越了日常支付,余下就积聚起生活的财富;当金钱多得让你习以为常,存储的只不过是一组组枯燥无味的人生数字。
君不见有人叹息:“我现在贫穷得只有金钱了!”
一块普通的石头,就不要做着美玉的梦想。万物是实事求是的,逻辑也是通情达理的:
──石块的坚实等同于美玉的华丽。

一块土地不满足于生长庄稼,你我他不满足于按劳分配、惟需所求,这种想法一定是很危险的。如果付诸行动,就会面临清零的惩罚。
什么都想拥有,最后又会拥有什么?
生命是物质状态的充实。
生活是精神形态的丰富。
人生是思想业态的精彩。


不为而成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自古以来,我们常常被一些假相所迷惑。
回到宋国。拔苗助长还是新闻,依然在街坊传播。被忽然拔高的禾苗终究未节节长高,更没有生产出粮食。
欲望的强制,将生命逆转宿命。使命在宿命中已然夭折。
大众关注寓言的结局。不知道那块被拔苗助长的宋田,至今在否?
踏歌而行。走在乡间的田野上。
不时看到急躁生长的杂草,蓬勃成势,阻碍着庄稼的道路。以及急功近利的毛稗,高高在秧苗之上,最后还是没有高过稻谷的高度。
杂草、毛稗们,有生长的狂妄症,没有收成的底气。
寓言让谎言不攻自破,假相让真相扑朔迷离。

如果习惯在现象上狂欢,就会沉醉在本质之外。
有的人,真相信天下会掉下馅饼,把守株待兔当成历史故事,甚至是锦囊妙计。
有些事,需要等待时机,所以不再质疑姜太公钓鱼。
有时候,需要处静慎独,所以读懂了独钓寒江雪的渔翁。

家有伦理,国有法制,事有规律。
家国事中人,追逐成功,仿如君子求财,路径抉择需取之有道、行之有法。
为所不为,不为而成,妄为则败。


诗人简介:王定芳 男,布依族,1972年7月出生。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曾荣获“森华杯”党风廉政建设全国诗文大奖赛金奖、“记住乡愁”世界华文散文诗大赛铜奖等奖项。著有散文诗集《田野的哲学》。




投稿邮箱:584122649@qq.com





散文诗精粹
发掘优秀散文诗,推动散文诗写作。所投作品须为原创首发作品(限1500字以内)、附带照片和简历,投稿邮箱:584122649@qq.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