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评选的2023年度黑龙江省工程建设工法及2023年度黑龙江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优秀示范工程圆满落幕,公司提交的3项工法及4个施工项目,在众多成果中脱颖而出,荣获省级荣誉!
公司科技研发部编写的《基于BIM技术的市政桥梁工程建设控制施工工法》获评2023年度黑龙江省工程建设工法。该工法通过将BIM技术引入施工项目管理体系中,并将BIM技术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施工项目全过程。施工前将探地雷达和BIM模型结合应用,通过探地雷达数据与模型提前发现地下管线和桥梁钻孔桩及施工开挖面冲突问题,避免返工;施工中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交底、科学化施工组织设计、高效化专业与工种协同,解决了现浇梁的钢筋与管道碰撞、非标模板设计加工等难题;施工后利用BIM技术对已经发生的工程质量问题,在BIM信息模型中进行注释标明,分析造成质量缺陷的原因,然后提出修改建议。
鹤伊项目经理部编写的《公路隧道浅埋段开挖进洞施工工法》获评2023年度黑龙江省工程建设工法。该工法是公路隧道浅埋段开挖进洞施工时将边、仰坡由Φ22砂浆锚杆更改为注浆小导管,仰坡增加Φ108大管棚钢架锚固梁+井字形工字钢钢架支护措施。从而保证大管棚的整体长度和完整作用,大大增加了进洞的安全性。该工法在G1111鹤岗至哈尔滨国家高速公路鹤岗至苔青段工程建设项目ZP1标段A7工区施工项目中已经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并且得到了监理和业主的一致好评。
新疆G218大项目经理部编写的《空心薄壁方形高墩新型悬臂模板施工工法》获评2023年度黑龙江省工程建设工法。该工法创新的采用空心薄壁方形高墩新型悬臂模板,该模板是在传统悬臂模板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的改良,选用的是工字木梁模板,面板采用竹胶板+钢面板组合形式,竖肋采用木工字梁,面板与工字木梁采用自攻螺丝和地板钉连接,横肋采用双14号槽钢,竖肋与横肋采用连接爪连接,两块模板之间采用芯带连接,用芯带销固定,木梁直墙模板采用装卸式模板,拼装方便,模板支撑在主平台三角架上,三角架与墩身用预埋在砼中的爬锥进行连接,并承受模板及施工荷载,利用固系统使整体桁架系统承受面板系统传来浇筑混凝土产生的全部侧向压力水平荷载。该新型悬臂模板施工简单,刚度大、自重轻,安全性好,周转率高能有效节约模板拆卸拼装时间,从而加快施工进度,节约施工成本。
国道218线那拉提至巴仑台公路项目NBTZ-4标段获评2023年度黑龙江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优秀示范工程。该项目推广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年版)》中的7大项21子项,自主创新技术10项,共计31项,通过建筑业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工程质量,降低了施工成本,加快了施工进度,为企业发展积累了施工经验,为同类工程提供了宝贵的依据,特别是包括薄壁空心墩新型工字木梁悬臂模板施工技术在内的自主科技创新技术的应用,彰显了项目技术人员敢于技术攻关的精神。
G1111鹤岗至哈尔滨国家高速公路苔青至伊春段工程建设项目获评2023年度黑龙江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优秀示范工程。该项目推广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年版)》中的7大项17子项,自主创新5项,共计22项。该项目在过程中贯彻绿色施工举措,特别是丰林隧道洞口浅埋段采用的大管棚施工技术,充分利用钢管的高强度属性,实现迅速受力,进而有效抑制地层变形,为施工安全提供坚实保障的同时也显著减少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
国道三莫公路雪乡至亚布力段改扩建工程项目及G1111鹤岗至哈尔滨国家高速公路鹤岗至苔青段工程建设项目(丰林隧道)获评2023年度黑龙江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该项目在施工生产中积极引入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提高道路桥梁及隧道二衬施工效率,确保施工质量,同时不定期组织技术交流活动,分享技术经验和创新成果,促进项目团队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
展望未来,公司将继续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强创新精神,不断追求卓越,深入探索更多高效节能的施工技术,推动建筑行业的技术革新,挖掘更多优秀工法,应用更多创新技术,推动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的伟大蓝图!
图文来源 | 科技研发部 王伟明
编辑美工 | 党委工作部 刘家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