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10岁就会背的诗,30岁才哭出来

情感   情感   2024-09-03 22:11   贵州  



图 | 网络


01


曾看过这样一段话:


所有童年生吞硬嚼下去的古诗词,都已经带着作者创作时那一刻的情深,在我们此后漫长的一生中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而你总会在某个时刻,和你曾经读过的某一句也许当时看似并不相关的诗句,产生莫名其妙的共鸣。


在《长安三万里》的观影过程中,很多人都因为那句“轻舟已过万重山”泣不成声。


我的泪点来得更早一些,一下子就击中我的,是那句“我在蓟州一年,没有写一首诗”


这是高适在回忆自己壮年时期摸爬滚打的经历时说的,祖上战功显赫,自己空有一身武艺却报国无门,在最艰难的时期,他连写诗这点闲情雅趣都放弃了。


曾经的我,也自诩文艺青年,刚进大学为了加入文学社,写过一首诗,题为《自嘲》


鹰随凤翥时须待,鱼跃龙门志不衰。

数字险峰磨意志,诗文阔海逸心怀。

寡言岂会胸无墨,低调焉知腹少才。

莫怨前程多坎坷,功成哪会不难捱。


人生的第一次面试,台下坐着黑压压的一片人。尽管提前做足了功课,轮到我的时候还是紧张得不行,心理素质太差,开口讲话,大脑一片空白。


面试官是文学社当时的社长,很耐心地引导我,夸赞我的诗写得好,“寡言岂会胸无墨,低调焉知腹少才”一句,很有力量。他笑起来很温和,露出一颗虎牙,大家都叫他圣哥。


作为文学社的核心力量,圣哥志向远大,想要通过文字来改变世界,希望能写出醍醐灌顶,让世人觉醒的文章。他一直给我们强调信念的力量,哪怕在最悲伤和最幸福的时刻,都不能忘记信念。


只是,没等到毕业,圣哥退出文学社,交给我一堆烂摊子。故事的结局也很讽刺,现实并不如诗。


2012年5月,圣哥在QQ空间宣布自己的婚讯,自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读过他的任何文字。每个人都在夹缝里挣扎,都想从夹缝里突围,却只能独自面对人生里的那些悲喜。


4个月后,我放弃文学梦,通过教师招考面试,成为一名高中数学老师,也不再写诗。


02

高适《燕歌行》的那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让我想到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而青少年的杜甫形象,对我来说也是一大泪点。印象中的李白,从未老过;印象中的杜甫,却从未年轻过。

他也曾是明媚少年,联想到他晚年的悲惨际遇,怎不叫人唏嘘。

有一年中秋,我仍被抑郁症折磨着,近一个星期,每天很难吃一顿饭。路过街边临时搭建的摊位,随便买了一点月饼,晚饭也没胃口,独自来到11楼的楼顶赏月。

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问我有没有好好吃饭,我谎称在和朋友聚餐。挂断电话,抬头望月,又大又圆。突然想起很小的时候,我们一大家人一起过中秋的日子,真的很开心。

然后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忽然浮现出来,我竟然找不到比这一句更好的更贴景的。

杜甫赏月的那个夜晚,距安史之乱爆发已有四年,他客居秦州,而他的几个弟弟,分散在山东、河南等地,都处于战乱之中,“寄书长不达”,“无家问死生”

杜甫还有一首《赠卫八处士》,第一句“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广为流传,这首诗讲的是杜甫和一个旧友时隔多年再相见,两人感叹世事无常。

明明可能余生都不能再见一面,却有了又一次秉烛夜谈的机会。昔日的旧友儿女成行,而自己却即将远行他方。

更可悲的是,还有一些旧友已经逝世,能见一面是件多么庆幸的事。

到了《病后遇王倚饮赠歌》这首诗,杜甫的生活过得十分窘迫,生计艰难,又患疟疾,病后走访王倚,受到款待,写诗以致谢忱。

“头白眼暗坐有胝,肉黄皮皱命如线”一句,说的是他头发白了,眼睛视物不清,屁股都坐起了褥疮,面黄肌瘦,皮肤起皱,生命如丝线—样细微。对比那个缺一颗门牙的少年郎,不免让人心生悲戚。

“惟生哀我未平复,为我力致美肴膳”,这世间锦上添花的人多,雪中送炭的少。有个朋友,在你绝望无助的时候,愿意伸出手来拉你一把,是件幸事。

而他的人生,也别无他求,“但使残年饱吃饭,只愿无事常相见”。


03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一样,能表现李白精神世界的佳作,我喜欢的还有一首《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第一次学到这首诗,是在小学,泛泛读来,能看到的只是诗人独游敬亭山的自在悠闲。

随着年龄的增长,尝过世间冷暖,疲于应付人事,想起李白这首诗来,对他心境的理解才自觉更深了一层。

这是李白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凄惶流离,经历了蒙冤被囚的牢狱之灾,经历了带罪流放的屈辱之后,第七次,也是人生最后一次来到宣城。

往昔,这里朋友如云、北楼纵酒、敬亭论诗,这次唯有李白一人。

杜甫在《不见》中说“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杜甫知道,世人觉李白“狂”而“皆欲杀之而后快”,只有他能看到李白“佯狂”背后的“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能欣赏“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的天才。

可惜杜甫对李白的理解,李白此刻未必能了解,陪着他的,只有这敬亭山,这是李白专属的孤独。

读前人的诗句,流自己的眼泪。正如《长安三万里》官博的评论:

曾吟咏背诵过半懂不懂的诗,也曾一知半解过这些诗人的人生轨迹。但这一切如同一粒种子,长眠于记忆边缘。

直到某一天,你饱经人事,也失意过,也快乐过,到了这些诗人写这些诗的年纪,你的心浸泡了足够多的情感体验,你突然想起那句诗,如一阵风吹过,这粒种子突然就开花结果。

十七八岁的少年,爱把双手插在口袋里,鼻孔朝天,脚步轻浮,看众生都带着睥睨,嘴角总是挂着对这个世界规则的冷笑。

他们狂妄地觉得自己是手提屠龙刀的勇士,是脚踩七彩祥云的猴王,世上的邪恶和姑娘,都该吃俺老孙一棒。

多年以后,觉得自己酷毙了的少年,踉跄地混迹于市井之间,做着自己曾经不屑一顾的琐事,盘算着怎样成为自己当初最不想成为的人,和以前嗤之以鼻的人共事,为一点微末的利益争得面红耳赤。

从前以为自己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一路奋战到最后,只是成了粪坑里的石头。


04

我最近一次写诗填词,是32岁生日,题为《定风波·生日感怀(2023)》

几度浮沉几度空,花开花败太匆匆。年少立志三千里,惊起,半生庸碌无寸功。

但见双亲皆白发,却怕,教子不善祸始终。奋楫扬帆风正劲,行稳,不逐流水不随风。

这首词和大学的那首诗相比,心境发生了太大的变化。

李荣浩在歌里唱,“要是能重来,我要选李白”,而我想选高适。

高适的形象,塑造得非常稳,半生不顺不自弃,掌权得势不欺人,处置站错队的老友忠义两全,在权利斗争的漩涡全身而退。

也是看完电影才惊觉,我们学生时代背过的那些诗,没有一首是充数的,只是当时忙着赶路,忘了窥探古人风骨。

活了30多个年头,回头发现人生最难的事,竟然是找到自己。人生路竟然可以这样短,只是转身倒了杯热水,放下之后,就毕业了、工作了,不再一根犟筋不服输了。

能感动的事越来越少,心本温暖却释放着寒气,体内有的洪荒之力,被镇压到虚成“天线宝宝”,心安理得地拿着四五千的月薪,竟然觉得“也还行”。

10岁就会背的诗,30岁才哭出来,曾经你理解不了晦涩词句,在你某天突然读懂以后,也能支撑你走很远的路。

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向前走,人生难得是心安。

推荐阅读

(点击文章标题即可阅读)

有哪些段子,能让人笑到肾抽筋?|第271辑
“2024堪称封神的句子”
“比失去更让人遗憾的,莫过于此”

作者介绍:衷曲无闻,最会安慰人的写作者。已出版《我更喜欢风雨中前行的自己》《梦想不会辜负努力的你》《这世间没有不可安放的梦想》。

衷曲无闻
记得把我设为“星标”,对我很重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