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泽投资|方法论——人形机器人轻量化发展趋势

文摘   财经   2025-01-17 08:15   安徽  







        

    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形机器人迎来了产业化机遇,在军事、制造、服务等场景中将逐渐得到应用。然而人形机器人要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还面临减重的挑战。

   (1)一方面,人形机器人带电量有限,在当前的电池使用水平下,大多数产品续航在2-4小时,在长时间场景下需要多次充电,便利性受到影响。

   (2)另一方面,相较于传统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复杂,对灵活性要求更高,在进行各种动作时,需要更灵活地响应指令


    人形机器人轻量化发展可以减少其在运动中的能耗,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延长电池持续工作时间。
同时,轻量化能够有效降低运动惯性,有助于提升人形机器人的灵活性。工信部在2023年10月出台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中也强调要研究高强度轻量化新材料等关键技术。以特斯拉的Optimus为例,2022年发布的Gen-1体重73公斤,2023年底发布的Gen-2,相较于Gen-1,整体重量从73kg减少到63kg,重量减轻10kg,速度快30%,轻量化发展趋势明显

    目前,人形机器人的轻量化主要是从材料和结构这两个方面来实现。
基于材料的轻量化主要是使用新型低密度材料,而基于结构轻量化的方法则是在原有结构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改变结构形状来实现轻量化。

    人形机器人主要减重材料方案包括PEEK材料、PPS材料、镁铝合金等。

   (1)PEEK有自润滑性,但是成本较高,适合用于人形机器人“关节、肌肉、骨骼”,也就是执行器和传动件外壳的轻量化。

   (2)PPS较便宜、性价比高,机器人躯体的外壳面积大、材料耗量高、同时也有减重需求,因此适合选用更便宜的PPS作为轻量化材料。

   (3)铝镁合金是以铝为主要原材料,并掺入少量的镁以及其他金属制成的金属材料,密度较铝合金、不锈钢等低,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同时还可以减重,加之成本较低,也是人形机器人轻量化的可行方案。

    同时,因不同材料特性决定了其适用的结构形式,而结构设计又会影响到材料性能的发挥,因此基于采用材料进行轻量化时,还需要和结构设计相互耦合,共同发挥作用助力人形机器人轻量化发展


    总的来说,在人形机器人续航提升,以及灵活性提升等要求下,人形机器人轻量化发展预计是重要发展趋势,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建议重点关注人形机器人轻量化发展带来的投资机会,结合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产品方案和新材料的特性,把握其中的结构性机会



END



往期回顾


明泽投资|方法论——从模型到应用,AI趋势回顾与商业化思考

明泽投资|方法论——价值投资的智慧之旅

明泽投资|方法论——2024年度内已发布主题及观点回顾





         

基金经理·陈实 

价值成长主义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硕士,近五年证券从业经验
要覆盖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以及节能环保等行业的研究和跟踪
较为擅长研究价值成长行业,立足基本面,严谨进行企业价值判断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和销售要约。

明泽资本

研究发掘价值  专业创造财富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明泽资本
明泽资本订阅号。 “金牛奖”三连冠私募基金公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