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最初发表于2021年6月29日。
今天,将介绍一款以威利斯MB吉普车为基础,发展出的T14坦克歼击车(GMC,Gun Motor Carriage)。
二战期间,美国军方非常重视提高反坦克炮的机动性。其实,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当时所有国家的军队都非常重视这个领域。首先,提高反坦克炮部队的机动能力,即采用专用车辆牵引反坦克炮,这可以提高相当程度的机动性。接下来就是研制专门的坦克歼击车,这种车辆的设计需求显而易见:除了更高的机动性之外,这种车辆的作战效能也会更高。
本文节选自《美国轮式战斗车辆史(A History of American Wheeled Combat Vehicles)》,作者R.P. Hunnicutt,本人翻译并编辑给大家分享。
M3型37mm反坦克炮是美军二战期间主要武器之一。
当然,最初研制的坦克歼击车,尤其是轮式坦克歼击车都需要有合适的底盘。这种底盘必须满足许多要求,比如具有很高的机动性能和越野能力,能够携带必要的弹药,拥有较低的轮廓,并且拥有较大的射界。能够同时满足这些要求的底盘并没有立刻出现,特别需要考虑上世纪30年代后期,全轮驱动车辆在技术方面尚不成熟的时代背景。
班塔姆-60原型车。
1940年6月,美军启动了一项研制轻型全轮驱动侦察车的计划。最先响应这个计划的是班塔姆公司(Bantam),9月23日,班塔姆公司就推出了班塔姆-60 Mk-I原型车,将“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的俗语发挥到了极致。当其他竞争对手还在设计自己的汽车时,班塔姆公司已经在1940年11月收到了生产69辆BRC-60(班塔姆侦察车)的订单。随后,美军又订购了1430辆班塔姆BRC-40。
T2坦克歼击车,就是在班塔姆BRC-40侦察车上简单安装了一门M3型37mm反坦克炮。
毫不奇怪,美军主导研制的第一款轮式坦克歼击车T2,就是采用了班塔姆BRC-40侦察车的底盘。然而,这种搭载了37mm反坦克炮的轻型车辆,在与大型坦克歼击车的竞争中失利。结果表明,BRC-40侦察车作为坦克歼击车底盘存在着不足,具体表现为承载力不够,越野性能不佳。
福特汽车公司研制的T8坦克歼击车。
1941年春,围绕着配备M3型37mm反坦克炮的轮式坦克歼击车的竞争再次爆发。福特汽车公司在福特2G8T卡车总成改进而来的特殊底盘基础上,研制的T8坦克歼击车于1941年5月完成。
道奇T214全轮驱动卡车成为美军WC系列多用途车辆的基础,该车俗称“中吉普”。
一个月后,克莱斯勒公司法戈分部总裁罗伯特·比格斯与美军洽谈,他提出在道奇T214全轮驱动卡车底盘上,研制一款坦克歼击车,T21就这样诞生了。与T8不同的是,驾驶员位于车体前方,在发挥机动性方面更具优势。同时,这种三轴底盘展现出承载力大,越野性能好等优势。
钻进道奇WC51“中吉普”曾是苏军主力装备 俄罗斯博物馆仅存两辆
配备2.2升发动机和凸形散热格栅的威利斯Quad原型车。
此时,威利斯-奥弗兰德公司(Willys-Overland)研制的Quad原型车成为轻型四轮驱动侦察车计划的获胜者。威利斯随后推出了Quad的改进型威利斯MA,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成为威利斯MB。该计划彻底改变了世界轻型军车的发展轨迹,威利斯-奥弗兰德公司确实创造了一款非常成功的车辆,同时比以往的车型更适合改装成自行反坦克炮的底盘。
威利斯MA与我们后来熟知的“小吉普”有一些细节的差别。
为此,1941年5月20日,威利斯MB的主要设计者之一的巴尼·罗斯(Barney Roos),与美国军备部的安东尼·麦考利夫(Anthony McAuliffe)少校进行了会谈。这位后来成为第101空降师师长的军官,此时正负责新型武器的研发工作,而这次会谈主要围绕着轮式坦克歼击车的底盘展开。
钻进威利斯MB吉普车 触摸二战最著名军车 感受美国强大汽车工业
由威利斯MB发展而来的威利斯MT三轴样车,美国军方曾经考虑它作为威利斯MB的继任者。
T2坦克歼击车已经证明,这样的底盘不足以用作反坦克炮的承载和射击平台。反坦克炮只能向前或向后射击,射界很小,自然无法满足美国陆军的要求。为此巴尼·罗斯开始研制三轴底盘,并于1942年完成,命名为威利斯MT,它有时也被称为“超级吉普车(Super-Jeep)”。设计思想很简单:加长威利斯MB的底盘,安装两个后轴而非一个,这样的设计很简单,但很有效。
威利斯MT三轴样车的后桥悬挂特写。
当然,威利斯MT的自重增加了,但与威利斯MB(1020千克)相比并没有增加太多,重1400千克。当然,道奇WC-51更强大,但实际上它的功率密度并不占优势。威利斯配备60马力发动机,道奇WC-51配备92马力发动机,重2315千克,而且承载能力完全相同。所以急需一辆自行武器平台的美军,在三轴构型的威利斯MT上投入了大量时间就很好理解了。
威利斯MT图纸。
1941年6月中旬,威利斯MT的首批设计图纸完成,立刻引起了军备部和步兵司令部的兴趣。1941年7月3日,军备委员会建议威利斯公司在三轴底盘的基础上,研制37mm自行反坦克炮。
1942年1月,第一辆T14坦克歼击车在阿伯丁试验场进行测试。
美军受到福特T8的影响,向威利斯公司提出制造两种型号的坦克歼击车:第一种火炮放到车体前部,被称为T13型37mm坦克歼击车;第二种采用常规的底盘,火炮放到车体后部,被称为T14型37mm坦克歼击车。这个其实很好理解,因为坦克歼击车向前方射击目标更有优势。
T14坦克歼击车是在早期型底盘上制造的,配备了焊接的散热器格栅。
由于种种原因,威利斯的研发工作被推迟,其中部分原因是受到T8和T21项目进度的影响。事实证明,福特T8的前向射界有限,美军并不喜欢这样的方式。相反的,1941年9月对道奇T21的测试却显示出相当乐观的结果:即便将火炮安装到车体后方,也能够获得完整的360°射界。受到T21测试结果的影响,T13实际上已经退出了研发计划。
这个角度的照片显示了T14存在的问题,尽管理论上能够实现360°全向射界,但在实际作战中极其困难。
1942年1月,T14原型车开始进入阿伯丁试验场进行测试。T14研发进度的推迟也由于威利斯公司同时研制的威利斯MT Tug项目,如前所述这种底盘看起来非常有前途。但是,T14原型车的测试结果并不理想。从理论上讲,T14确实具有360°射界,但在测试中可以发现最佳方式是向后射击。而且炮架设置位置并不理想,无法向前射击。
M4坦克歼击车由于底盘更宽大,因此便于炮兵操作。
由于T8、T14的设计并不理想,1941年12月21日,T21成为美军标准装备,命名为M4坦克歼击车。毫无疑问,T14与T21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武器。
T14的设计可谓喜忧参半,底盘性能非常出色,可惜并不适合作为坦克歼击车的平台。
T14结束了在阿伯丁试验场的测试工作,来到了本宁堡陆军基地,得到模棱两可的评价。一方面,T14最大程度延续了威利斯MB的高机动性,并保持了配件的通用性;另一方面,这种底盘作为射击平台的效果并不理想。1942年初,美国陆军第2骑兵团理查德·菲奇上尉研制了他的轻型车辆系列,该系列采用威利斯MB的竞争对手——福特GP为基础,不过这个系列与班塔姆BRC-40的命运相同,并没有进入大批量生产,不过这并不妨碍它进入美军服役。
理查德·菲奇上尉设计的坦克歼击车在加利福尼亚州进行测试,该车也采用了三轴底盘。
菲奇上尉的设计中还有一款类似威利斯MT Tug的三轴底盘,承载力为0.75吨,可以作为武器载具使用。搭载的反坦克炮可以360°旋转,不过测试结果表明这种设计并不理想,看起来确实是军方需要的类型,但实际性能无法达到军备部的要求。
1942年3月,正在阿伯丁试验场进行测试的T14坦克歼击车的第二辆原型车。
根据T14第一辆原型车的测试结果,军备委员会授权生产第二辆经过改进的原型车。虽然当时步兵司令部批评了这辆原型车,但正在认真考虑将其装备美军部队,原因就在于它与已经更名为M6的M4坦克歼击车相比,具有更优秀的机动性。步兵司令部的要求非常明确:希望获得更完善的,具有360°射界的坦克歼击车。明确了工作目标,T14的改进工作迅速进行,并在1942年3月,将第二辆T14原型车送进阿伯丁试验场。
经过改进的T14原型车,车尾的弹药箱已经取消,向前射击时炮手依旧会感觉操作不便。
威利斯在T14第二辆原型车上进行了许多修改,最重要的是取消了影响向前射击的车尾大型弹药箱,让全向射界名副其实。T14依旧定位为射击平台,即强调向后射击。此外,炮盾根据步兵司令部的要求进行了相应改进,减小了炮盾的尺寸,优化了防护外形。T14的新型炮盾让人联想起M6坦克歼击车上的设计。
T14两辆原型车的对比,可以看两者的区别。
在阿伯丁试验场进行测试时,为了满足步兵司令部的要求,炮盾顶部被切掉。
此外,底盘还进行了一些修改。经过测试,T14表现出优异的性能,结果证明它比道奇T214轻得多,外形更低矮,而且行驶速度更快。但是,它的主要问题并没有解决,炮盾切掉之后,炮手的空间并没有得到改善。向前向后都可以很好地射击,但向两侧射击时,炮手必须下车。
M6坦克歼击车的炮手正在进行训练,由于T214底盘较宽,因此有更充裕的操作空间。
与之相比,M6坦克歼击车的炮手可以在不下车的情况下,向各个方向进行射击,这样的测试结果已经很明显了。
T14第二辆原型车的炮盾顶部太低,影响到炮手的操作。
美军认为,如果作为坦克歼击车,根本不需要T14,如果它不具备全向射界,那么更高的机动性有什么用?更不用说M6已经在1942年4月开始大批量生产,生产总数达到了5380辆。
T24装甲侦察车原型车,采用了威利斯MT三轴底盘。
因此,美军决定终止在威利斯MT底盘上进一步研制坦克歼击车的项目。转而在威利斯MT底盘上研制轻型装甲车,发展出T24装甲侦察车。
威利斯MT Tug原型车,承载力0.75吨。
应该说威利斯MT三轴底盘并不比威利斯MB更出色,原因很简单——制造工时。制造一辆威利斯MT所需要的工时太多,失去了方便大规模生产,造价低廉的优势。与之相比,道奇T214的优势更加明显。
道奇T223 WC62采用三轴全轮驱动设计,俗称“大吉普”。
克莱斯勒公司法戈分部吸收了威利斯MT的三轴设计思路,发展出道奇T223,承载力从道奇T214的0.75吨提升到1.5吨,成为美军在二战期间最早的多用途军车。T223共生产了43200辆,其中300辆还通过《租借法案》提供给苏联。
炮盾切割后的T14第二辆原型车。
尽管威利斯MT三轴底盘没有获得预期的成绩,但它的设计思路无疑是成功的,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本公众号为“hawk26讲武堂”避难所,主号封禁期间保持更新,请大家关注!现阶段本号主要将发布以往主号精华文章,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