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大的愚蠢:习惯性反驳

文摘   文化   2024-11-01 00:15   山西  

作家李小墨曾说:“始终要在言语上胜过他人,是我见过情商最低的行为。”

生活之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必不可少,在言语上争锋相对,更是常有之事。

有些人的胜负心极重,无论别人说了些什么,他都会迫不及待反驳对方。

无论对方的说辞是否合理,他都出于本能和习惯去驳斥,非要评一个是非对错才肯罢休。

这样做看似是巧舌如簧,赢得了一时的风光无量,实则是一个人最大的愚蠢所在。

自认为如此的能言善辩,可以凸显出自己的才能,实则只会暴露出自己的无知与浅薄。

这辈子,唯有克制自己的口舌之欲,才能拥有真正的大智慧。

01

愚者善驳

纵观历史,不乏有许多自作聪明之人,自诩才智过人,每逢与人交谈,便要辩驳一番。

对于别人的说话内容,他们从不认真考虑,只是想彰显自己的聪慧。

表达谈吐之时,更不思考言语是否合理,只要能让对方哑口无言,自己便心满意足。

如此不顾后果的肆意反驳,只能逞一时的口舌之快,却也会将自己推到危险边缘。

明朝之时,有个王朴的进士,他的性格耿直,经常直言犯上,甚至与皇帝朱元璋也是如此。

因为多次的冒犯,朱元璋将他贬官遣返,但又怜惜他的才干,不久便将其召回,官复原职。

本以为经过这次贬谪,王朴的心性能够有所收敛,没想到他依旧死性不改,继续公开反驳朱元璋。

朱元璋盛怒之下,本想砍了他的头,没想到王朴却还在指责怒骂,最终招致了杀身之祸。

正如《道德经》中所言:“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功业;而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期有所长进。

与亲近之人辩驳,使其关系疏远;与旁人辩驳,则会徒增愤懑烦恼。

无意义的辩驳,没有真正的赢家,在语言上争高下,只会无谓的消耗。

02

智者沉默

雪莱曾说:“水是喧哗的,而深水是沉默的。”

当一个人的智慧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即便会受到外界干扰,也只会泛起片刻的涟漪。

只有认知不足的人,才喜欢到处喧闹,知识与情商双高之人,从不会到处卖弄小聪明。

因为他们深知“聪明不露,才华不逞”的道理,也明白韬光养晦的益处。

三国时期,曹操求贤若渴,麾下能人异士很多,其中荀攸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曹操一生的戎马岁月中,正是因为荀攸的出谋划策,才有了后来一统北方的基业。

虽然荀攸位高权重,但无论身处朝堂之上,又或是居住在家,他都表现得异常低调。

与群臣交往,他从不夸耀自己的功绩,在曹操面前,他更是十分内敛,从没有越界行为。

每次受到封赏,荀攸都百般推辞,就连与朋友私下会面,也很少谈及政务军事。

正因他的不露锋芒,不争高下,与不邀功劳,一向多疑的曹操对他信赖有加,同僚也对他十分尊敬。

正所谓:“水深不语,人稳不言。”

君子一向是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智者更懂得向外兼容,沉默是金。

比起滔滔不绝的虚夸之词,缄默不语更有威力;比起斤斤计较的无谓争辩,以退为进更有气势。

03

强者自省

老子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人活一世,最终还是要面对自己,唯有深刻的了解自己,时刻反省和纠正,才能行走得更稳。

当别人言及自己之时,应当仔细斟酌对方所言,而不要不经大脑的反驳。

若是他人之语言之有理,自己便不推卸也不逃避,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遇事少怨天尤人。

若是别人所说子虚乌有,自己也一笑了之不回应,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遇人别剑拔弩张。

《礼记》中有云:“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

常思己过、深耕自省是一种高贵的品质,亦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表现。

善于自省,在错误中成长,才能更好的改变自己,收获成功。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总是与魏征因政见不一而争吵,辩不过对方只能生闷气。

但事发过后,他总是能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也渐渐认同了魏征的直言进谏。

魏征去世后,李世民非常伤心,痛苦地说道: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少了魏征这块明镜,也少了一个自省的方式,这才是莫大的损失。

视人之短,则天下无人可交;而看人之长,则世人皆可为己师。

面对质疑和挑战,愚蠢之人只会一味排斥,让自己困在原地无法成长。

而真正的强者,则会认真反省自己的问题,不管在试错和改进中飞速进步。

狄更斯曾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着急,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要冷静、沉着。”

任何时候,都不要急着反驳,善听不要善辩,默默精进自己,才是一种高明的智慧。

当自己真的足够强大,任何的喧嚣之音,在耳中都会是悦耳动听的乐曲。

往后余生,不如用沉默去代替反驳,多一分理解,少一分执着。

励志语录
看励志语录,获人生智慧;将语录照进现实,让励志成为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