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孩子的老人,在60岁之后,建议提前安排好3件后事

文摘   心灵鸡汤   2024-11-29 00:01   山西  

蒙田曾说:“死亡,是造物者为人类安排的一种自然的、需要的、普遍的灾害。”

人们总是忌讳谈及生死,与之有关的一切问题,在生活中更是讳莫如深。

虽说“芸芸众生,熟不爱生”,但生老病死是客观的自然规律,没有谁能幸免。

与其害怕逃避,不如坦然面对,才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的积极态度。

特别是那些家中只有一个孩子的老人,暮年时能依靠的人不多,但需要操心的事却不少。

为了自己能安享晚年,也为了子孙后代能有稳定的未来,在60岁之后,请提前安排好这3件事。

01

提前留一笔钱,缓解子女的压力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写道:

“钱是好东西,它能使人不再心慌,并且叫人产生自信。”

生儿育女需要大量的金钱支持,等父母垂垂老矣之时,赡养双亲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独生子女的家庭,虽然没有多子女家庭那样的抚养压力,但未来的养老压力却正好相反。

特别是子女有了自己的小家庭,需要承担上有老下有小的多重压力。

为了生活,他们需要拼命地挣钱,有时候无暇顾及个关系父母,也并非是有意为之。

作为孩子的父母,理应享受子女的孝心,但也应该体谅他们的难处。

聪明的老人,懂得自谋出路,而不是将养老之事,全权交付于子女手上。

正所谓:“居安思危危自小,有备无患患可除。”

年过花甲,为自己提前预留一笔养老钱,既能防患于未然,也能减轻子女的压力。

这笔钱,可以用来日常的开销,让自己的衣食住行都有所保障,省去了子女的担忧。

这笔钱,可以在病痛来临时,不至于手忙脚乱,去东拼西凑的借钱,留下了自己的体面。

这笔钱,还可以让自己投身于兴趣爱好,不至于在晚年过得枯燥烦闷,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就算家门不幸,子女不孝顺自己,或是他们无力尽孝,这笔钱也是自己生活的底气与勇气。

有能力照顾好自己时,不去麻烦别人,过安宁的生活,一餐一饭,才会合自己的心意。

02

提前教给子女正确的三观,以免他们日后连连碰壁

《孟子》一书中有言:

“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一个家族想要长久兴旺,所依靠的不是万贯家财,而是良好的家风与正确的三观。

许多父母为孩子担忧操心了一生,到了生死时刻并非惧怕离去,而是担心子女孤立无援。

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家中只有一个孩子,没有兄弟姐妹的照应,只能独自前行。

于是,有人为儿女攒下了金玉满堂,有人为后代留下了珍宝钱财,期盼他们能富足安生。

但再多的家产,若是子女不能正确使用,终究会有挥霍一空的一天。

家风不正的家庭,即便能继承父母的遗产,也难以守住这些财富。

曾经的巴西首富爱德华多·贵诺,在商业领域风光无限,却在教育儿子上面十分失败。

他的儿子若热·贵诺从小就与金钱为伴,生活十分奢靡,整日挥金如土、风流快活。

爱德华多去世以后,若热继承了父亲的20多亿美元的遗产,更加肆无忌惮地开始挥霍。

他把所有的时间和金钱,都用在追求好莱坞女明星上,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玛丽莲·梦露。

没过多少年,若热拥有的最后一家公司破产,他只能和家人靠着政府的救济金过活。

正如曾国藩所说:“子孙若不贤,则多积一钱,必将多造一孽。”

处心积虑为儿女谋财,不如教会他们为人处世之道,让正确的三观延续传承。

03

提前注意好养生,保持身体的健康

王兴华曾说:

“物质是养生的基础,精神是养生的支柱,科学是养生的法宝。要有正确的养生观,开创人生第二春。”

人活一世,终究还是要过好自己的生活,年纪渐长,更是要提前注意养生之道。

替别人出谋划策了一辈子,到了这个时候,也到了自己替自己考虑的时候。

这个时候,人体的器官和记忆力等都会出现衰退,行动也变得越来越不方便。

若是不想就此认命,晚年的生活过得艰苦凄惨,保持身体的健康非常有必要。

首先不要太过放纵自己,制定好适合自己的养生计划,合理地安排好日常饮食。

同时作息也要规律,早睡早起不熬夜,保证自己能够拥有良好的睡眠质量。

放下手中的手机,多去户外散散步,活动一下身体,不要久坐,那只会让身体僵硬。

若是自己可以自理生活,一定不要太懒,无论是洗衣做饭,尽量自己亲力亲为。

一些不算繁重的家务活,也尽量自己独立完成,让自己的生活充实一些,就不会胡思乱想。

正如马克思所说:“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付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

心中不要装太多无谓的琐事,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多看好少看坏。

在晚年,努力照顾好自己,保持自理的能力,别事事都依赖子女。

高品质的生活,全靠自己创造,唯有如此,才能享受更多的幸福与美好。

郭沫若曾说:“生死本是一条线上的东西。生是奋斗,死是休息;生是活跃,死是睡眠。”

生死之间,一切随缘,生命或长或短,一切皆是定数。

人生有限,生命终有尽头,活着不在于长度,而在于质量。

这一生,我们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子女,足矣。

励志语录
看励志语录,获人生智慧;将语录照进现实,让励志成为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