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优化公募分类评价;海银财富涉嫌非法集资被警方立案;银行理财新风向:大买公募债基丨大资管一周情报

文摘   财经   2024-09-18 17:34   上海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  吴霜 实习生朱一乔
编辑  |  方海平
新媒体编辑  |  实习生朱一乔






一、监管和政策


1、证监会优化公募分类评价,C类管理人创新产品展业将受限

9月11日,证监会最新一期机构监管通报显示,公募基金管理人分类评价制度迎来全面修订,并同步开展了2023年度分类评价工作。主要评价指标包含合规风控指标、服务投资者指标、专项工作评价指标三大类,评价结果将分为A类、B类、C类。A类管理人可优先参与创新产品(业务)试点;C类管理人原则上不得参与,并相应加大对其检查监测力度,审慎对待其申请设立子公司或新增业务资格。此外,分类评价结果还可作为监管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测、行政许可、风险准备金计提等方面实施差异化监管的参考依据。

2、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9月11日《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涉及十条具体意见。《意见》指出,到2029年初步形成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框架,到2035年形成保险业新格局。民生保障方面,《意见》提出丰富巨灾保险保障形式、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提升保险健康服务保障水平、健全普惠保险体系,专家表示需构建包含巨灾保险、传统巨灾再保险、巨灾债券等特种风险分散机制的多层次、跨区域防灾减损治理体系,保险公司要积极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的整合式医疗服务模式。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意见》提出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服务科技创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专家表示,保险资金十分适合配置长期资产,国际经验看,保险资金是国际资本市场长期的主力资金来源。二十大报告中2035年的远景目标为保险投资指明了方向,也就是围绕国家战略凸显保险资金的长期配置价值。

3、交易商协会约谈主要证券公司,督促其投顾业务规范经营

9月11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文称,交易商协会在自律管理中发现,部分证券公司在开展服务于中小银行的投顾业务过程中,存在控制客户交易,将自营、投顾等业务混同运作,通过变相资金池在不同账户间调节收益以及利益输送等问题。为加强债券市场规范,促进市场平稳运行,近日交易商协会约谈了投顾业务规模较大的主要证券公司,督促其严格隔离不同业务条线,规范投顾展业和服务方式,防范利益冲突和道德风险。要求证券公司对投顾业务进行全面认真自查,并在规定时间内向协会报告自查情况,提交全部投顾协议。对于自查未如实反映问题的证券公司,交易商协会将视情况采取进一步自律措施。下一步,交易商协会将要求金融机构向协会备案投顾协议,对于证券公司及中小银行在投顾业务中暴露的机构业务内控和公司治理不到位问题,将建议监管部门加强监管,规范机构展业。交易商协会将持续强化银行间市场交易自律管理,制定投顾业务相关自律规则,加大违规查处力度,维护市场正常运行秩序。

4、上交所发布债券简明信披指南,提升信息披露针对性和有效性

9月11日,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债券发行上市审核业务指南第5号——简明信息披露》,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本次指南的发布旨在进一步提高信息披露针对性及有效性,降低优质实体信息披露成本,提升融资效率。《简明信息披露指南》明确了优质主体公司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申报材料编制和存续期信息披露的简化安排,引导信息披露义务人遵循重要性、针对性原则,重点披露有利于投资者作出价值判断的事项。

5、香港证监会允许中介人在港分发互联互通下合资格内地ETF研究报告

9月9日,香港证监会发表通函,允许中介人在符合某些条件的情况下,在香港分发互联互通下合资格内地交易所买卖基金(exchange-traded fund,以下简称“ETF”)的研究报告。ETF在2022年7月份被纳入互联互通(以下简称“ETF通”),运行畅顺,深受A股与港股投资者欢迎,并于2024年7月份正式扩容。在互联互通有序扩容和合资格证券的多样性日益丰富的背景下,中国证监会明确了目前内地证券公司在内地转发互联互通下合资格港股的研究报告的相关规定,也适用于互联互通下合资格港股ETF的研究报告。在互惠的基础上,香港证监会在通函里说明了中介人在港股市场分发互联互通下合资格内地ETF的研究报告的相关要求。此安排旨在增强内地和香港投资者对彼此市场产品的理解,并促进内地与香港市场的交易和流动性。

6、上海市进一步给予临港新片区金融领域政策支持

9月6日,《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金融领域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发布,其中提到,打造临港新片区股权投资集聚区,出台股权投资集聚区行动方案和专项支持政策,持续优化“募、投、管、退”全流程发展环境,吸引一批国内外优质股权投资资源要素集聚。方案还提出深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和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及业务创新,积极支持QFLP、QDLP试点在临港新片区落地。




二、行业和机构


人事变动:
-9月1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寇冠中信百信银行董事、行长任职资格的批复,核准寇冠中信百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行长的任职资格。
-9月12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网站“现任领导”一栏更新信息显示,范文仲位列其中,为党组成员、副院长(正局级)。公开信息显示,范文仲为经济学博士,于2018年从原银监会国际部主任一职赴任北京金控党委书记、董事长。
-9月11日,邮储银行公告,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选举的非执行董事刘新安、张宣波、胡宇霆及余明雄的任职资格已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
-9月11日,建设银行公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已核准林志军先生的任职资格,林志军先生正式就任本行独立董事。
-9月10日消息,前瑞银财富管理执行副主席、知名宏观经济学家陶冬现已加入淡水泉香港公司,任淡水泉(香港)总裁。
-9月10日,招商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公告显示,根据相关决议,邓仁杰担任董事长、董事,周松不再担任董事长、董事。
部分银行额度告急!“存款搬家”银行对同业存单依赖提升。在存款持续搬家背景下,大行缺负债现象加剧,这导致银行对于同业存单的依赖度上升,供给大增。据统计,截至9月初,大部分国有行和股份行同业存单发行额度已使用超过70%,而部分银行同业存单额度不足10%,体现出银行需要同业存单补充负债端的迫切性。9日,国有商业银行1年期同业存单加权发行利率为1.95%,实际发行总量为5.0亿元。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在长端利率快速下行的驱使下,同业存单利率下行幅度有限。业内人士指出,银行存单发行利率维持高位,反映出当前资金面偏脆弱。受政府债集中供给放量、降准预期影响、三季度末信贷加快投放影响等方面的影响,本轮短债利率和同业存单收益率走势背离。但当前大行同业存单额度已所剩不多,预计未来同业存单发行增速将有所放缓。(财联社)
银行理财公司“大丰收”,资管规模正向头部集中。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公司迎来“大丰收”。在取消手工补息、存款利率不断走低的背景下,上半年银行理财规模得到了快速发展。A股上市银行旗下理财子公司整体取得不俗的业绩,同比增长14%,净利润突破11亿元的公司增至6家,较去年增加了一倍。与此同时,上半年银行理财竞争渐趋激烈,行业格局正悄然改变。从规模看,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和信银理财依旧保持前三甲的地位,但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的规模增速明显,差距正在不断缩小。如果从利润角度看,银行理财前三强已经易主。中金公司统计显示,2024年上半年,理财子公司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14%;其中,国有行、股份行、区域行理财子公司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4%、17%和6%。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平安理财、信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银理财净利润均超过11亿元,而去年只有前三强超过了这一数据。(上海证券报)
二永债迎赎回高峰银行“补血”持续升温。交通银行近日公告称,400亿元永续债将于9月20日付息及兑付。除交行外,今年有超80只银行二级资本债及永续债(简称“二永债”)迎来赎回权行权日,规模约1.14万亿元。与此同时,银行二永债发行量显著增加。截至9月11日,今年以来,商业银行二永债合计发行超1.3万亿元,是去年同期发行量的2.5倍有余。业内人士认为,展望下阶段,二永债发行有望进一步提速,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才能更好开展信贷业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同时抵御资本风险。(财联社)
中小银行与理财公司上演竞合戏码。“当前,部分尚未设立银行理财公司的中小银行,正积极寻求与银行理财公司的合作,将自身的资产、客户对接给银行理财公司,以实现自营理财规模有序压降。”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首席专家曾刚说。今年监管部门加强窗口指导,要求未设立银行理财公司的中小银行压降自营理财规模,有银行表示,接到2026年底前规模清零的通知。面对这一要求,部分中小银行已开始寻求与银行理财公司合作。不过,合与竞同在。银行理财公司通过引入农村金融机构作为代销渠道加快业务下沉,以抢占中小银行的传统优势地盘。而一些理财业务实力突出的中小银行从未放弃申请银行理财公司牌照的梦想,希望与银行理财公司以同等身份站上竞技台。(中国证券报)
银行理财新风向:大买公募债基。债券基金正成为银行理财的重要配置方向。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全市场理财产品投资资产已超30万亿元,其中配置公募基金的规模达1.1万亿元。在其所配置的公募基金中,债券基金占了近八成的规模。业内人士分析称,银行理财有着较高的资金管理诉求,这使得流动性较好的债券基金,尤其是中短期纯债型基金,成为理财产品增配的重点。与此同时,公募基金的投研优势、透明的监管机制和税收优惠政策,也使得银行理财能通过债券基金实现更加有效的资产管理。(上海证券报)
海银财富涉嫌非法集资被警方立案。9月11日,上海市公安局奉贤分局发布警情通报,近期已依法对海银财富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银财富”)涉嫌非法集资犯罪立案侦查,对韩某某、韩某、王某等多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警情通报称,投资人可通过网络、电话、邮寄、实地四种方式进行报案,四种报案方式效力等同。目前,公安机关正全面搜集犯罪证据,全力推进案件侦办、追赃挽损等各项工作,最大限度保护投资人合法权益。海银财富自2023年12月起即公告出现兑付问题。一则在社交媒体流传甚广的聊天记录称其产品清算到期时间有所延长,随后几天,海银财富发布多则相关公告。2024年5月有媒体对海银财富进行了调查,报道显示海银财富所销售的理财产品全数违规,并操控数十家空壳公司构筑了规模超过700亿元的“嵌套资金池”。调查发现,大量底层资产甚至被证实完全捏造、虚构,所募集的大部分资金去向不明。(21世纪经济报道)
外资私募进入存量博弈时代,桥水等规模排名居前。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显示,外商独资机构开泰远景(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已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外资私募再添新成员。今年以来,多家外资资管机构纷纷加码中国市场,新增的私募机构包括,开泰远景(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珠海江远云程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苏州迪晟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汉领(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博枫(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据私募排排网统计,截至9月11日,当前处于备案存续中的外商独资私募管理人共有202家,其中数量最多的私募股权、创业投资管理人有146家,占比为72.28%;私募证券投资管理人有34家,占比为16.83%;私募其他投资管理人有22家,占比为10.89%。从数据来看,当前外资私募主要以私募股权、创业投资管理人为主,占比超七成。(证券时报)
私募业加速净化,中基协开启核查逾期私募基金与存疑项目核查。近日,业内人士透露,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简称“中基协”)通过资产管理业务综合报送平台(即AMBERS系统)向部分私募管理人发送了通知,针对部分逾期基金与存疑项目开展专项核查。与此同时,近期多地证监局也组织开展了辖区内私募的检查或自查工作。(上海证券报)
中证转债年内下跌6%,部分百亿私募上半年重仓可转债。今年由于股市疲弱,可转债走势偏弱,中证转债年内下跌6%,但部分百亿私募依然重仓。私募排排网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末,共有12家百亿元级私募旗下产品合计现身93只可转债前十大持有人名单,合计持有市值34.59亿元。数据显示,睿郡资产、合晟资产、迎水投资、宁泉资产等4家百亿私募均持有市值上亿元的可转债。由于今年股市走势疲弱,叠加可转债市场发生多起违约事件,引发市场对可转债违约的担忧情绪。截至9月11日,中证转债指数年内下跌6%。(深圳商报)
A股5大险企半年报:合计利润约1718亿元,二季度业绩加速增长。新华财经和面包财经研究员梳理公开资料显示,A股5家上市保险公司2024年上半年合计实现营收1.27万亿元、归母净利润1717.99亿元,同比分别增加7%和12%。2024年上半年,A股5家上市险企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增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上半年营收规模超过2000亿元;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中国太保营收增速较快,均同比增长超10%。从单季数据来看,2024年第二季度新华保险营收增速较快,增幅超40%。中国平安、中国人寿盈利规模居前,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746.19亿元和382.78亿元;中国太保归母净利润增速较快,同比增加超30%。从单季数据来看,2024年第二季度5家上市险企归母净利润增速均超20%。总投资收益率方面(年化,下同),2024年上半年,除中国人保总投资收益率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之外,其余4家总投资收益率均实现增长。(新华财经)
储蓄型保险成理财新宠,分红险重回C位迎考。当国内主流银行的存款利率进入“1”时代,“存款搬家”现象明显,不少投资者看上了稳健的保险产品。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向业内发布《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下称《通知》),自9月1日起,普通型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由3.0%降至2.5%,而分红型保险和万能险的上限则在10月1日分别下调至2.0%和1.5%;并鼓励保险公司开发长期分红型保险产品。尽管预定利率下调,但传统型增额终身寿险等储蓄型保险产品因其提供稳定收益和风险防护,依然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尤其是沉寂多年的分红险,凭借其“保证+浮动收益”的特性,重回大众视野,并成为不少投资者的新宠。各大险企也在积极响应这一趋势,增加分红险产品的供应,以满足市场需求。(时代财经)
8月份标品信托产品“数减量增”,市场表现相对稳健。日前,用益信托发布了8月份资产管理信托月度数据。整体来看,8月份资产管理信托发行、成立规模均呈下降趋势。整体来看,8月份资产管理信托产品发行规模964.35亿元,环比减少107.46亿元,降幅为10.03%;成立规模623.63亿元,环比减少24.62亿元,降幅为3.80%。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监管持续加强对信托行业的监管,特别是对于非标业务的管控,或将带来资产管理信托的发行和成立规模持续下降。8月份,非标信托产品成立市场呈现“数增量减”的趋势,非标信托产品成立数量为946款,环比增长19.29%;成立规模为318.81亿元,环比减少11.45%。按投向领域来看,除了投向金融领域外,投向其他领域的非标信托产品成立规模均明显减少。其中,投向房地产领域的产品成立规模为0.6亿元,环比下跌82.28%;投向基础产业信托成立规模179.9亿元,环比下跌17.38%;投向工商企业类信托成立规模36.88亿元,环比下跌61.33%。而投向金融领域的非标信托产品成立规模为100.44亿元,环比上涨175.53%。(证券日报)




三、市场和数据


债券市场:上周,国债和国开债收益率下行。国债收益率方面,1年期品种收益率较上周下行5.5BP至1.4%;3年期品种收益率下行11.7BP至1.6%,降幅最大;10年期品种下行3.2BP至2.1%。国开债收益率方面,1年期品种下行2.7BP至1.7%;3年期品种下行6.3BP至1.8%,降幅最大:10年期品种下行3.2BP至2.2%。(中国农业银行投资银行)
股票市场:上周,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下跌2.23%、1.81%、0.19%;港股方面,恒生指数下跌1.17%。分板块看,通信表现靠前,上涨2.11%;食品饮料、石油石化与社会服务表现靠后,分别下跌5.54%、3.73%、3.71%。(西部利得基金)
外汇市场:上周,美元指数周线震荡收跌0.23%,收盘在100.96点;欧元/美元收跌0.09%,收盘在1.1076点;美元/日元收跌1.07%,收盘在140.7760点;美元/人民币收涨0.09%,收盘在7.0995点。(金砖汇通)

END


►►►

往期荐读

浦银理财新领导人选拟定: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三位新领导均来自总行

大行下沉挤压、平台流量垄断、反催收黑灰产横行,存量时代消金机构如何“分蛋糕”  

城投融资渠道全面收紧 金融租赁“应急门”关闭





扫描二维码 添加“21资管小助手”


21世纪资管研究院
21世纪资管研究院是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旗下致力于资管领域政策和业务研究的独立智库,研究院宗旨:探索全球资管发展新趋势,求解国内资管发展新问题,搭建资管人才成长大平台,促进资管行业健康长远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