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贬值才刚刚开始

财富   2024-12-19 21:01   广东  

来源炒股拌饭(ID:lafanfans) 作者:小声比比的饭爷


刚刚有小伙伴问了个挺有意思的问题,他说为啥今年考研的人突然变少了。

我去搜了下确实是这样的,考研人数在2023年见顶以后,已经连续两年时间下滑了。


相比2023年的时候,2024年考研报名人数少了30多万人。到了2025年的时候,比2024年的报名人数又少了50万人。

为啥考研的人2015年之后持续增长了七八年,在2023年见顶之后这两年开始逐渐减少了呢。

我觉得大概率是因为下游就业市场变化带来的影响,开始逐步反应到教育市场了

很多人应该逐步意识到了,考研这个事情如果你没办法考到211或者以上的学校,基本就是浪费了三年时间。

而且现在很多用人单位不光看你的研究生学历,还看你的本科第一学历,而且工作岗位往往还卡年纪。

你说你如果本科学历不怎么好,那么通过考研提升一下,考到一个211以上的学校还算有价值。

如果本科学校相对一般,考研又考了个相对一般的学校,其实毕业出来到就业市场也没啥太大的优势。

再加上很多用人单位在岗位设置上,很多都是卡着年龄的。如果你一次考研就上了也就算了。

要是一战的时候准备不充分,等到二战三战考研才上了,那么等你毕业都已经快三十岁了。

这时候从就业角度讲,其实并不存在什么优势,因为很多就业单位和就业岗位确实是卡年龄的。

所以对很多人来说,如果不是准备特别充分去考研,甚至二战三战去浪费这个时间,从就业的角度看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可以看出在目前学历贬值的大背景下,考研卷学历的性价比正在持续降低。

这是因为多数人读书不是因为喜欢,而是为了就业。很多专业研究生就业情况,也并不比本科毕业生好。

因为考研这个事情能不能给你带来的更好的就业,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你所在的专业的市场需求,不是你随便考个研就业就会更好的。

你所在的专业本科时候就业什么情况,研究生毕业以后得就业情况不会有太大差异。

可能用三年甚至更长时间去取得一个硕士文凭,未必比本科毕业开始积累工作经验的性价比更高。

有意思的是以前总有人会觉得,研究生毕业收入会比本科毕业高,其实工资和学历本身关系也不大。

可能多花了三年时间读书,也就是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研究生高个五百八百的,其他差异不会很大。

因为最终你能从市场上拿到多少钱,本质上是和你会的那些东西是不是稀缺有关系。

也就是你会的东西市场上缺不缺,懂得人到底多不多。供求关系最终决定了你的收入水平,而不是你的学历水平。

其实对很多普通人来说,从就业的角度与其去考研,还不如直接去考公。

索性直接一步到位,省去了中间读书的环节直接就业了,也算省下来不少时间。

从数据上看也是这样的,我们看到考研报名人数连续两年下降的同时,考公的人数依然在持续上升。

而且从学历歧视的角度看,可能公务员这个职业是学历歧视这个事情最弱的地方了。

不管你是清华北大,一本还是二本还是大专,只要进入到体制内以后,大家起步都是科员。

甚至那种985、211的本科生,只要不是走选调生,考公以后待遇也和一本、二本都没啥区别。

可以说从考公的角度看,除了名校选调还有点差别外,剩下的基本都一视同仁。

但很多二本以下大学生如果不考公的话,在社会上想找个好工作可能连门槛都过不去。

那些好工作岗位根本都轮不到他们,简历环节就直接被名校比下去了,但如果能考上公的话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这里说句题外话,真考试能力比较强要考公的,可以先选择考江浙沪这种发达地区,基本能上岸就进入中产的行列了。

以我对公务员体系的了解,浙江尤其是浙江县城公务员的生活质量,可以说是普通人的天花板了.

虽然不同的地市县有差异,但是以往刚毕业的科员差不多都能到15-20万这个级别,有工龄职级的到25万以上也不是很难。

如果你是公检法这类单位还有额外的三五万津贴,地方财政有钱的话还会有额外的部分。

在浙江发达地区做个处级干部,很可能到手就能拿到接近四十万的水平了。

很多人以为江浙那边老板和土豪多,但是算绝对数量肯定还是普通上班族多啊。

这些人的收入区间也就是10万左右,低一点的6-8万,高一点的10-12万的样子,明显是低于公务员的。

而且你要知道公务员相比普通上班族,在当地社会地位相对更高,身份也相对更体面,福利也会更好一点。

这也是为啥你会看到公务员这个职业在浙江相亲市场,一直是食物链的顶端。

毕竟如果夫妻两个人都是公务员的话,这个家庭就已经是当地妥妥的中产阶层。

没有996的高强度内卷,也没有中年失业和收入下滑的焦虑,只要本本分分就可以安稳干到退休,生活质量可以说很高了。

很多人会觉得,在体制内过得就是一眼望到头的生活,但是多数人就是适合过这种安稳生活。

自己创业折腾固然精彩,但是这中间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

当然了也就是因为这些地方待遇比较好,所以我们也看到能在这种发达地区考公上岸的都是妥妥的精英。

这些人进入政府以后也会使得机构运转更有效率,从这个角度讲也算是良性循环了。

说起供求关系这个事情,记得在2020年疫情之后,我们国家进行了研究生的扩招。

这里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扩招是为了减轻疫情当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不过扩招只是把就业的压力推迟了,等这批人研究生毕业,面临的就业压力会更大。

而且还要花费三年时间的机会成本,这时候很多人就更难接受,甚至比三年前毕业还要低收入的工作了。

疫情之后这两年我们看到考研人数连续下滑,也说明了越来越多的人认清了学历贬值的现实。

而且早两年工作,不仅仅是为了多挣两年钱。而是越早工作,相对的岗位竞争压力就会更小。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很明白,现在上小学的,就是2017年的那批孩子,这一年出生了1764万人。

现在上幼儿园的,是2020年那批,出生人口跌到了1200万,也就意味着要关停30%的幼儿园。

所以我们才会看到,目前的情况是是一年级爆满,而幼儿园招不够,因为供求关系逆转了。

不过到这里并不是终局,因为2023年出生的人口只有900万出头,比1200万又少了20%。

这个需求变化可以进一步拓展到,每年出生的孩子减少了这么多,也意味着从全社会的角度看,整体岗位需求减少了一大块。

但是接下来十二年时间,每年大学毕业的学生都是超过千万人的,这里面只有有三分之一左右,是没有大专以上学历的。

受过教育需要工作岗位的年轻人这么多,意味着未来十多年时间就业压力依旧很大

因为面对生育率下滑和老龄化带来的需求减少,总需求减少带来的工作岗位减少是确定的。

而这个阶段由于总需求减少带来的工作岗位需求减少,还有求职的年轻人供给是严重过剩的

这段时间你可能看到的不光是学历贬值,而是在教育领域的所有投资都在贬值。

甚至我们可以说,所有年轻人的努力在供大于求的背景下,都会出现大幅贬值。

像过去一样努努力,就能获得相应回报的时代,在这期间会变得一去不复返。

所以从理性的角度看,有合适的就业机会就要早点就业不要拖,后面越拖只会变得越卷。

这也是我们五年前在《面对过度教育带来的学历内卷化,我们该怎么办》里面聊过的事情。

其实到底继续读书还是先就业这个问题,我们在疫情之前的2019年就发文讨论过。

当时还在这篇《不要掉进高学历低收入的坑里》说,如果你不是热爱学术的话。

那么大学毕业有合适的就业岗位,能尽快就业的话还是要早赶紧尽早就业。

因为可能再多读几年书,出来的时候岗位更少了,找的工作还不如前两年本科毕业就找工作的同学。

说起来这个事情,过去有段时间总有小朋友或者小朋友家长留言,问我是不是要继续考研读研的问题。

我个人的答案在最近五六年都没有变过,当然信不信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了。

如果不是对学术特别感兴趣,只是为了增加点就业筹码的话,花费大量时间考研读研没什么必要。

当然如果你是有志于学术,那么最好是硕博连读,一口气读完博士相对来说更好。

当然要不要读博,还有两个必须考虑的点。一个是自己的天赋兴趣,一个是家庭经济情况。

这两个条件二者缺一不可。

缺失哪一个都有可能让你在半路感受到非常大的压力,甚至很多人因为心里压力太大变态抑郁的也不少。

其实有时候想想,人教人有时候是很难教会的,但是遇到事教人一教就会了。

个人觉得未来随着整个社会经济变化,带来的就业岗位和学历的供需变化,大概率社会思潮的变化是很快的。

从人人考研到越来越多人不再读研,后面可能三五年时间也就完全出现转向了。

因为伴随着产业趋势的变化,导致劳动力结构水平出现变化,整个就业市场也变化了。

普通白领和技术蓝领收入之间的差异从过去的迅速收窄,到现在发生了历史性的交汇。

在这种情况下,等于把普通人收入的上限和下限锁死,中间继续努力卷的超额收益已经不高了。

你考研读研多花了几年时间,结果本科毕业干什么,研究生毕业还是干什么。

这么算下来大家觉得不合算,还不如早两年毕业进职场,自然考研的人就变少了,考公的人多了

而且不知道这两年还有个很大的变化,你们发现没有。大家越来越不愿意冒险,越来越趋向于求稳了

在2020年疫情之后,我们看到《越来越多普通人开始求稳了》,在2024年之后,甚至《老板们也开始求稳了》。

原因就是经济增速从过去的高速进入到中高速,甚至未来进入到低速时代之后,意味着增量需求变少冒险没啥性价比了。

很多人其实没有想明白,能给你带来的机会和好的就业岗位不是因为学历,而是因为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增量需求。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因为整个经济体需求旺盛会有很多增量就业岗位出现,你所在的公司规模也会随着业务扩张。

这期间你的职业生涯也会往上走,之前可能是个小职员,后面随着公司业务发展手下有了十个人变成了部门经理。

很多人在这个快速发展阶段,伴随着公司发展和职位上升,收入也出现了同步的上升。

如果再赶上到年纪结婚,在大城市买了房子,那么就赶上了资产价格和收入的双重上涨

大部分人的财富原始资产积累就是这么完成的,而不是靠你打工一个月一个月赚来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部分财富积累并不是勤劳带来的,而是经济快速发展之后,导致你的收入和资产价格暴涨带来的。

四五年以前我们在《为啥现在单靠勤劳,是没办法致富的》里面,其实讲过这个事情。

这里有一说一,其实致富本身和勤劳没那么大关系,只和供求关系是不是紧张有关

也就是和你手里的资产和劳动技能,在市场上需求度怎么样,供给的情况又怎么样这两个因素有关

拿劳动技能来说,你干的活会的人很多,而且可替代性很强,那么你再勤劳也大概率不会富起来

如果你干的活会的人少,而且社会上需求旺盛,自然就会有人愿意给你支付高工资。

所以这就是为啥你看不到有什么人干农民工能富起来的,因为供给确实是太多了。

尾声:

可以看出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的底层规律,影响着我们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你多读了两年书读到了博士,就一定能获得高收入了么?其实也并不一定。

因为除了供给多少以外,还要看市场上的需求怎么样,事实上国内企业就没有那么多岗位需要博士。

这也是为啥我们在这篇《学历和收入成正比么》里面会说,不是想搞学术的话其实就不要读博了

在这篇《就业的事情上热搜了》里面会说,如果毕业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还是要赶紧就业占坑。

现在的情况是,总需求搜索带来岗位减少的速度远比你学历提升的速度要快得多,所以早点占坑才是王道。

等学历提升完成出来再想占坑,坑位可能早就大部分被先到的人占满没有了。

你花了那么大时间精力金钱提升自己的学历,出来却没有合适的就业岗位,那不是南辕北辙了嘛。

毕竟多数人读书不是因为真的爱读书,而是为了读完书拿个文凭跨过门槛,毕业以后找个好工作。

*文中及封面配图来源于摄图网


前瞻产业研究院

SINCE 1998

FORWARD

股票代码:839599


前瞻产业研究院于1998年在北京清华园成立。26年来,前瞻始终坚持两翼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宏观研究+技术洞察+自研大数据”为可持续发展先行之翼,以“智库专家+平台资源"为落地性发展后固之翼,致力于为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提供一体化的产业发展咨询服务。

FORWARD





更懂产业的科技型决策智库

FORWARD.





欢迎各种咨询→



产业咨询

400-639-9936

研究咨询

400-068-7188



决策·投资,一定要有前瞻的眼光

FORWORD, FOR WORLD



前瞻经济学人
关注中国城市发展战略、把握全球新兴产业趋势!这是省长书记爱看的智库号之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