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岁末,全年经济发展“怎么样”,新一年经济发展“怎样看”,又成为备受瞩目的话题。
12月23日,市委召开经济工作会议,总结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明年工作。会议充分肯定今年工作成绩,明确2025年经济工作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释放出以经济社会发展新业绩为全国大局作出新贡献的信心和决心。
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当下,为什么我们看好重庆经济发展?以下五个理由或可作答。
12月23日,市委召开经济工作会议。记者 苏思 摄/视觉重庆
一个地方的经济能不能行稳致远,关键就看基础稳不稳。
作为中西部地区首个GDP超3万亿元的城市,重庆经济“块头大”“肌肉壮”,支撑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稳固。
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农业是经济增长的基础,今年重庆农业生产保持平稳,粮食产量达1100.73万吨,创16年来新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
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工业是重庆经济的“大梁”,工业稳则经济稳。今年1—10月,重庆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特别是汽车作为支撑全市经济较快增长的核心产业,前10月增加值增长23.9%,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4.2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达53.4%。
服务业稳定恢复。今年以来,重庆服务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发展内生动力继续增强。1—9月,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753.06亿元,同比增长9.5%,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全市核算用规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722.72亿元,同比增长12.4%,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有力地拉动全市经济增长。
重庆汽车产业生产忙。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发展态势是研判一个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参考。
重庆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何以体现?
看增速,今年前三季度,重庆GDP增速一路迈开大步,分别增长6.2%、6.1%和6%,连续三个季度居于全国第二位,主要指标好于预期、西部领先、优于全国,有效提振了全市上下进击“4万亿”(到2027年,重庆GDP和工业总产值要达到4万亿元)的信心。
看效益,在“亩均论英雄”改革攻坚突破助推下,今年1—11月,全市园区开发区规模以上制造业亩均税收增长11.9%,经济效益稳步提升。
又如,1—10月,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达69.1万辆,同比增长108.9%,特别是自主品牌强势崛起,附加值大幅提升,“重庆造”20万元以上车型占比已达24.3%,较2021年翻了一番,发展势头猛。
看结构,今年以来,重庆着力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加快完善“416”科技创新布局,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经济“含金量”不断提升。
比如,1—10月,重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高于全国2.1个百分点。
家电补贴政策促进消费潜力有效释放。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往往是通过集聚要素资源,发挥优势来实现。
前不久,国家政策利好再次“花落”重庆——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复同意,重庆成为中西部首个获批开展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的城市。
国家政策红利持续叠加释放,全面深化改革红利加速释放,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积厚成势……重庆正层层放大比较优势、加快形成后发优势。
重庆作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具有多重发展优势。那么,重庆经济发展的优势具体在哪里?
如,重庆叠加了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多重国家战略,吸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华为、西门子等一大批行业“巨头”入渝,签署相关合作协议,推动相关项目落地。
又如,重庆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打通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黄金水道及空中航线联动,建成全国首个“五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当下,重庆正聚焦做实“两大定位”、发挥“三个作用”,全力打造“六个区”,推动把国家战略叠加、产业基础雄厚、交通枢纽发达等比较优势、后发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重庆造“刀片电池”,可借助西部陆海新通道销售。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观察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既要看到外在的发展势头,更要看到内在的发展潜能。
重庆经济发展的潜能在哪?
看“家底”,重庆是我国辖区面积和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拥有8.24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3200万常住人口,体量上堪称“超大”,并且可辐射周边上亿人的区域,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巨大。
同时,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城乡差距与区域差距交织叠加,全市城镇化仍在持续推进,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广阔、潜力巨大。
此外,重庆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重庆作为核心引擎,承载着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任;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位于长江上游地区的重庆,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着示范作用;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上,重庆作为通道的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带动西部和内陆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
潜能是最大的增长空间。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重庆经济发展的潜能仍将持续释放。
市级重点项目年底大冲刺。图为重庆东站装饰施工。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信心赛过黄金,自信才能自强。
那么,重庆经济发展的信心从何处来?
一方面,信心来自发展的新成效。经济发展量质双升,国家重大战略落实有力,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改革攻坚开放提升蹄疾步稳……今年以来,重庆经济交出了一份质量高、成色足的高分答卷。
比如,今年1—11月,重庆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509亿元,投资进度98.8%,超序时进度7.1个百分点;截至11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7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542.89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达102.03%;1—11月,全市各银行累计办理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金额3648亿元,同比增长40.5%,金额创历史同期新高……经济社会各领域取得的新进步、新成效,不断提振重庆经济发展信心。
另一方面,信心来自强劲的发展后劲。经济要发展,项目是支撑,招商是关键。今年以来,重庆抓项目、稳投资,持续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
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重庆新签约项目2014个,正式合同额9541.7亿元,签约项目落地转化持续向好。今年以来,全市新开工项目1437个、近三年签约项目开工率达64.6%,推进形成更多投资量、实物量,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抓经济工作,重在行动、贵在落实。看好重庆经济既是期望,更是鞭策,最终需要全市各级各部门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干字当头、争先进位,全力以赴把各项经济工作做好、做实。
大家都在看
来源:重庆瞭望
编辑:邹雨璠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平台支持: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