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重庆正式宣布“坚韧、忠勇、开放、争先”成为重庆城市精神表述语。这是直辖以来,重庆第一次动员全民提炼、发布城市精神,意义非凡。
城市精神集中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品格和集体人格,是文化软实力,更是发展内动力。重庆城市精神表述语为什么最终选择“坚韧、忠勇、开放、争先”?这八个字究竟有何精妙之处?
12月26日,市委宣传部举行重庆城市精神新闻发布会。记者 李雨恒 摄/视觉重庆
坚韧是重庆城市的意志品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重庆山脉数量众多,山地面积占76%,市域河流5300余条,长江、嘉陵江奔腾不息。重庆人生活在大山大川之间,山环水绕、江峡相拥的地形地貌,磨砺了重庆人爬坡上坎、登高涉远、负重自强、不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和气质风骨。
历史上,重庆是巴国故地。巴人凭其坚毅劲勇的精神在这片险恶的地势中繁衍生息,展现了与生俱来的韧性和勇气,《华阳国志·巴志》曾记载“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南宋末年,蒙古铁骑围攻重庆合川钓鱼城,当地军民坚韧顽强、英勇无畏,凭借钓鱼城天险,抵抗蒙古军队围攻36年,改变了欧亚战场格局。
全民族抗战时期,重庆作为抗战大后方,是“愈炸愈强”的英雄之城和战斗堡垒。面对日机长达六年多的狂轰滥炸,军民同仇敌忾,作出了巨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展现出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为当时世界各国所敬仰。
解放战争时期,众多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中国共产党人,经受住种种酷刑折磨,不折不挠、宁死不屈,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凝结成“红岩精神”,流淌着重庆“坚韧”的城市风骨。“不折不挠的凛然斗志、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是这一意志品质的集中体现。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重庆是“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和核心城市,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士兵、工人、专家隐姓埋名,在三线基地创造了不朽功勋,彰显着“奇儿女,如松柏。上参天,傲霜雪”的韧劲和斗志。
改革开放以来,从向绝壁要天路的“当代愚公”到向山火逆行的“山城骑士”,都生动体现了重庆人迎难而上、坚韧顽强的意志品质。
11月27日,重庆市社会各界纪念“11·27”烈士殉难75周年祭扫仪式在歌乐山烈士陵园举行。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忠勇是重庆城市的价值基因。
重庆是一块英雄的土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爱国是重庆的显著特征,忠勇是重庆与生俱来的价值基因。
重庆有全国至今保留唯一以“忠”字入名的县,历史上涌现了巴蔓子、严颜、秦良玉等一大批忠臣良将。战国时期,巴国将军巴蔓子“断头留城” ,忠肝义胆,成为巴渝大地传颂千古的忠勇壮歌。
进入近现代,重庆涌现了大批大义凛然、忠勇爱国的革命先辈和英雄人物,如吹响推翻清王朝号角的“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信仰坚定、不怕牺牲的赵世炎,英勇善战、屡建功绩的王良,坚贞不屈、永不叛党的江竹筠、王朴、陈然等。
全民族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革命志士在以重庆为中心的国民党统治区培育形成了伟大的红岩精神,其中“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和衷共济的爱国情怀”都诠释了忠勇爱国。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百万三峡移民以实际行动践行“国之大者”,顾全大局、舍己为公,书写了听党指挥、舍小家为国家的伟大史诗。
11月15日,“中欧班列”第10万班列车从重庆团结村站驶出。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开放是重庆城市的格局胸襟。
重庆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也是一座多民族、多文化共融共生的城市,曾经历“移秦民万家实之”“湖广填四川”“抗战内迁”“百万三峡移民”等多次大规模移民,促进了文化融通和思想交流,养成了重庆人豪爽耿直、质朴好客的性格特征,造就了重庆城包容并蓄的开放胸怀、海纳百川的城市胸襟。
作为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的港口城市,重庆商贸兴起于秦汉,在东汉时期,重庆就出现了以船舶运输为生的“水上人家”,古重庆造有朝天门等17座城门,多为水码头。唐宋时期,重庆发展成为长江、嘉陵江流域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明清时期,重庆成为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中心。
进入近代,1891年重庆正式开埠,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埠的内陆通商口岸,长江三峡段开始通航轮船,重庆逐渐成为长江上游发达城市,是全国四大洋货交易中心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西南局入驻重庆,随后成立的西南军政委员会、西南军区领导机关均驻重庆,1953年重庆成为西南大区代管的中央直辖市。改革开放后,重庆又成为内陆开放最早的城市之一。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重庆“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的新定位,从“两点”定位,到发挥“三个作用”,再到“两大定位”,重庆构建了“东南西北”四向通道的开放格局,统筹“铁公水空”四式联运,着力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
重庆夜空下绚丽的焰火表演。(资料图)李引凡 摄/视觉重庆
争先是重庆城市的奋斗姿态。
重庆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滋养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品质。纵览历史,重庆始终在重要关头敢于承担使命,勇于探索创新,勇于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勇立潮头。
重庆解放之初,中共中央西南局提出“建设人民的生产的新重庆”,重庆在这一时期发挥了西南地区政治和经济中心的作用,诞生了一个个“新中国第一”。比如,第一根自主轧制的钢轨、第一辆吉普车、第一个自己设计自己施工的全流域梯级水电开发工程、第一座甲级体育场、第一条依靠自己力量设计施工建成的电车线等。
改革开放后,1983年重庆成为全国第一个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是全国第一个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的计划单列市,首创的“工业品贸易中心”开中国批发市场改革的先河,同时在国企改革、流通改革等方面探路先行。
1997年重庆直辖前夕,重庆市委提出“建设繁荣、富裕、文明、进步的新重庆”,重庆紧紧抓住重庆直辖、三峡工程建设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等历史机遇,以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为目标,以集中力量办好中央交办的“四件大事”,发挥了特大经济中心城市的“龙头”作用、“窗口”作用、枢纽作用和辐射作用,带动了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重庆发展,多次为重庆发展把脉定向。2022年,重庆市委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的奋斗目标,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新征程上纵深推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总纲领总遵循,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大胆探索首创性、差别化改革,持续打造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改革成果,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进一步彰显了重庆人、重庆城开拓创新、敢为人先、奋勇争先的奋斗姿态。
在城市精神的鼓舞下,重庆这座英雄之城、精神高地,处处呈现着“潮涌两江、风动巴渝”的火热场景,一幅“拥抱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建设新重庆”的壮美画卷徐徐展开。
大家都在看
来源:重庆瞭望
作者:王超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重庆红岩干部学院副教授
编辑:邹雨璠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平台支持: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