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书法练习在许多人心中都留着很深的印象。回忆童年正襟危坐写毛笔字,一些简单的汉字描摹在九宫格的练习簿上。那时觉得写一手好字是很值得炫耀的事情。到底什么是书法?什么是好字呢?让我们看看下面几本书,试着找出答案。
《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
什么是书法?艺术和实用的分野何在?什么是中国传统书法的底线?如何评价“不规整、有意趣”的书写?
书的标题很怪,需要解释一下。“与古为徒”是一块篆书的额匾,是民国初吴昌硕书给美国波士顿艺术馆的(现仍悬挂于此);“娟娟发屋”则是白谦慎先生2001年6月在重庆见的一家发屋的招牌。前者是精英之书,后者是“穷乡儿女造像”;前者为古,后者为今。由这个古怪的标题,我们或可以猜到这书的内容。以“娟娟发屋”作为话头,讨论古与今的关系,名家书法与无名氏书刻的关系,财富与收藏的关系,学术与艺术的关系,艺术与社会体制的关系,平民与精英的关系,经典化与修辞策略的关系。
鱼翅和熊掌可以兼得吗?不可兼得时,两者何为上?不善书者怎么会一不留心就写出了“千古佳作”,而书法家们皓首穷书有时却落个“意趣索然”?什么是“意趣”呢?什么是“天倪”呢?什么是“自然”呢?只有“穷乡儿女造像”才最有天倪吗?为什么当代人对“趣味”格外青睐呢?当前是不是出现了一个由“意境”向“趣味”转变的场景呢?如果存在这一转变的话,它的社会文化背景又是什么呢?我们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呢?什么是古?什么是今?一个本来不是经典的东西,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转换成经典?
《米芾》
以米芾同他生前身后书法艺术史的关系来诠释了“书法”这种最具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
米芾是十一世纪一位成就斐然的书法家,也是中国艺术史上的著名人物之一。身为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或曰文人士大夫,他也对探讨书法的功能与风格这一理论议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本书中,石慢在艺术家跌宕起伏的人生框架内探索其书法艺术,并深入考察了米芾所在年代北宋的文化,以及米芾对文人艺术理论的推动作用。时过境迁,米芾在北宋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不断发生变化:作为艺术鉴赏家,作为身负重任的官吏,作为寄情山水的闲逸之人,以及作为服务于帝王又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才俊。米芾正是通过探索发展书法风格来表达其在不同社会角色下变化着的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
米芾的声名完全依赖书法、绘画和书画鉴赏的能力,个人艺术品质比丰功伟绩更有生命力,三不朽之外艺术是第四个不朽;中国书法大量与身体的联结,如肉骨筋血脉,士大夫阶层的文人最自觉追求风格,米芾书法独一无二,落笔无改,行笔构造里置入思想意识,自成一家……
《启功给你讲书法》
对书法爱好者是一本价值极高的书法指导用书,从而提高书法水平。
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以自己的实践经验为基础,从字形、选临碑帖、文房四宝、用笔、结字、执笔法、参考书等十三个方面,非常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自己对于书法艺术的体会和主张,主要目的是破除长期以来形成的对书法艺术的各种不正确的观念、认识,以及人为制造的神秘感。全书以破为主、立在其中,既是启功先生数十年习书经验的总结,也为初学者打破种种观念束缚,赢得自由、自信。
我们在写字时,第一,不要注意中宫,而要注意四个五比八的交叉点;第二,就是不要真正的横平竖直。凡是注意中宫这个观念和一定要横平竖直观念的,他再写一辈子也写不好。我敢下这个断语。我郑重地报告想练字的朋友,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
苏东坡说过一句话,说好的笔是什么?好的笔是在你写字时,手里不觉得有笔,这种笔就是最好的,就是他选笔要合他的手,合他的习惯,合他手的力量,不管是什么毛的笔。
《汉字书法之美》
东方书写的敬意与喜悦,就在你我的指间心中。
五千多年前,象征黎明曙光的第一个汉字出现了,文字在天地之间被创造出来,在动物骨骸、金属、石头、竹简、纸帛上被记录下来,在各个朝代以或沉重朴厚,或飞扬婉转,或森严宏大,或肆意狂放的书写线条,完成了每个时代美学最集中的表现。到了现代,汉字不曾消失、不肯遗忘,更将拥有悠长丰沛的活力。
作者以其独特的美学情怀,述说动人的汉字书法故事。文字编织成画面,我们走进了那古老却又现代的汉字时间光廊!
赵孟頫代表了一种心灵与外在现实两相矛盾下妥协的圆融。喜欢他的书法,称赞这“圆融”;不喜欢他的书法,也常以这“圆融”解释他一路委曲求全的“姿媚”。书法美学已无法把“字”与“人”做完全的分割。“书品”也就是“人品”。
《王羲之评传》
王羲之是我国历史上尽人皆知、唯一被誉为“书圣”的书法家。他书法艺术的极高水平和巨大贡献,后泽一千多年。
本书在叙述王羲之一生行迹之后,对其政治思想、哲学观点、美学思想等作了实事求是的评论。特别是作者在旁征他说的基础上,联系经学向玄学转变的文化背景,深入细致地分析了王羲之的书法成就和书学理论,比较了大王、小王书法的异同。对于有关的争论问题,本书汇于一章,存疑于正文之末,便于读者参与思考、讨论。
兰亭序局部(20张)为历代书法飞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
《书谱》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的一篇书学理论名作,在书法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著《书谱》2卷,已佚。今存《书谱序》,分溯源流、辨书体、评名迹、述笔法、诫学者、伤知音6部分,文思缜密,言简意深,在古代书法理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本书约请《书谱》研究名家郑晓华教授对其进行注释、译文、点评,使这篇整饬精丽的骈文书学名作易于理解,更揭示出其中蕴含的重要书学理论精髓和贡献。本书前言条分缕析,讲解精当,尤为阅读本书之关键。《书谱》本有图录,在流传中佚失,本书特请作者选取一百余帧名帖,分隶、篆、行、草、楷五体编排,并略加讲解,希望能恢复原作图文并茂的本色。
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崖,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
《被遗忘的真迹》
艺术史学者推荐的中国书画鉴定方法书。
真迹,并非如你所认识、熟悉的那样。它的真实面貌,往往会被后世与种种伪作给淹没!取而代之的,是符合与贴近你我审美观的种种新创作或想像之作!渐渐地,世人都遗忘了,也误会了,那个时代、那个人、那些事。透过《被遗忘的真迹:吴镇书画重鉴》我们试着重拾「真相」,和接近它应该有的感动。
中国书画收藏,自从一开始,赝品就多于真迹,这是因为所爱,所收藏的不是专业制作,而是文人偶尔所写所画的。因此,要研究中国书画,必须注意大多数的后人所作的所谓的“赝品” 。本书把赝品与原作之间的距离,在面貌,结构,精神面上划清,此种研究方法论,不能只用头脑和耳朵(应该是眼睛),而是:
一个全空的脑袋
一个完全张开的心灵
我们所有的触感
所以我们要回味时代不同的感觉,两只不带成“见”的眼睛,两只只“看”的眼睛。
汉字书写就像一种仪式。当笔锋触到纸,纸的纤维也被水渗透。像一片树叶,透着光,可以清楚知道养分输送到了哪里。回到我们最初写自己的名字那样,端正坐姿,慎重的对待每一个字。千百年来,被读书人奉为法典而遵循的,仍然是:“书”的品格,其最高境界还是“人”的品格。
本文来源:小鸡卡梅拉,原标题《书单 | 7本汉字书法故事,书写的敬意与喜悦,就在你我指间心中》本文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转载在于学习分享与传递更多信息。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让书香沁润心灵
让阅读点亮人生
记得点
分享
收藏
在看
点赞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