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届世界近视眼大会IMC(International Myopia Conference),是一个汇集了全球权威眼视光专家,探讨近视研究新进展,共同规划眼视光未来的重要会议。
这场盛会的规模空前,吸引了来自全球6大洲、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位国际专家来到中国三亚,这种多元化的参会群体不仅为IMC带来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思想碰撞的机会,也搭建了一个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平台,深入交流近视防控的新进展与前沿思考。
天津市眼科医院视光中心的多位视光医师、视光师参与到了本届近视眼大会。
部分同事分享了他们在参会期间获得的感悟。
河西分中心 王晶
本次IMC会议三亚主会场的议程涵盖了11个自由演讲专场,9个特邀主题论坛,80多个学术演讲,400多篇壁报展示,并且正值IMC成立60周年,“近视眼研究十大科学发现”,国际近视眼研究院(IMI)2025近视白皮书,美国国家科学院(NASEM)近视眼防控专家共识等多个重磅内容均进行了发布。
大会聚焦当下广受关注、备受争议的10大话题,领域知名专家开展学术辩论,激发与会者的思想碰撞,推动学术观点的交流与交锋。
会议中,我通过壁报的形式展示了有关角膜塑形镜对近视儿童眼轴增长的影响相关研究,并与国内外友人交流学习,在一些主题会议中,又梳理了一些思路可运用到今后的近视防控工作中:
首先,预防早发性近视仍是非常重要,进行初级预防、早期干预,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减少近处工作;
其次,识别高度近视高风险儿童,选择角膜塑形镜、软性接触镜、离焦框架镜、低浓度阿托品眼液等防控方式,及各种防控方式的联合使用具有协同增效的优势,可根据近视度数、年龄、用眼习惯等灵活调整参数,实现个性化的近视管理;
最后,筛查病理性近视,对于病理性近视的并发症进行干预。
近视防控是一个复杂且不断发展的领域,随着对近视了解的深入,我们意识到还有许多未知需要探索,让我们一起携手推进近视防控事业的发展。
南开医院分中心 陈麒文
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参加本次IMC会议,期间有十个关于近视的重大研究成果,为未来我们对近视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方向。这十个成果如下:
1.生活方式改变促使近视眼的暴发流行
2.户外活动、光照及光谱对近视防控的影响
3.视网膜、脉络膜、巩膜上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以及未来可能存在药物靶点。
4.眼部生物节律与眼球生长的相关性
5.脉络膜在眼球生长中的影响——作为眼球生长的主动调节因子或生物标志物
6.眼球生长主要由视网膜信号控制,而非大脑
7.眼球生长的闭环调节机制
8.教育程度与近视眼存在因果关系
9.病理性近视的生物标志物,相关基因及临床特征的鉴定
10.近视的高度遗传性
此外,会议期间我用壁报的形式对三类近视小朋友的管理进行说明。在天津市眼科医院视光中心5M近视管理的大框架下,用组合拳的方式进行干预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在壁报展示期间与国外的同道们一起探讨更好的近视管护模式。
本次行程收获满满,也期待更多的研究成果转化,造福更多近视群体!
教育教学部 王琦
参加第19届国际近视眼大会,让我感到非常激动和荣幸。这样的国际性会议不仅提供了与全球权威专家交流的机会,还能第一时间了解到近视眼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和科学发现。
参与本次学术会议能够聆听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经验:近视发展过程中视网膜的变化的探究、近视儿童成像的测量、多元化近视防控方式的真实效果、近视的基因组探究、双眼视功能和近视发展的相关性研究等。
通过聆听多元化的研究成果,我极大地拓宽了自己的专业视野,这对于我的学术成长和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视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会议中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提及近视的危害并分享了他们的近视防控经验。让我们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激发进一步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动力。
这样的大会对于参会者来说,不仅是一次学术上的盛宴,也是一次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宝贵机会。
最后,作为东道主国家的成员,看到中国在近视眼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被国际认可,会感到一种自豪和成就感。中心共有10位视光师/视光医师的研究成果被大会收录。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看到我们在近视防控中的努力与贡献。
主编:李丽华
责编:张 威
编审:权 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