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知乎周瑞/星球数据派,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大学数据!
来源:网络消息
相关阅读(直接点击链接即可阅读):
中国学历内卷真相:00后大学人口比例达34%,文凭加速贬值但985坚挺
中国式学历军备竞赛:1949-2022年本硕博报考与录取人数全网独家数据分析
硕士博士满街走,本科不如狗?博士培养能力清华、北大竟然不敌这所偏远名校!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县域作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纽带,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国家对城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以及高等教育资源的逐步下沉,中国县域正迎来高校强势布局的新时代。这一趋势不仅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深刻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的优化与调整。
义乌,这座素有“最强县级市”之称的城市,再次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国内顶尖学府的青睐。10月18日,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在义乌宣告正式成立,标志着义乌在高等教育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该学院总投资约100亿元,由义乌市人民政府出资,浙江大学负责办学和管理,是浙江大学的二级学院。这一合作不仅提升了义乌的教育水平,更为其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此之前,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的落地,更是为义乌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注入了新的动力。
义乌的成功并非个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将目光投向县域,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据统计,截至2022年5月,除西藏自治区外,我国其余省份都有高校在县域办学。这一趋势的背后,是县域经济从工业化向知识化时代结构转型的迫切需求。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县域经济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自然成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来源:软科
在江苏,以“县域大学群”现象闻名。一批“双一流”高校和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相继落户苏南县域,结合当地产业,开启了办学新机遇。江南大学江阴校区、宜兴校区等项目的落地,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也促进了高校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江阴校区主动契合江阴经济发展急需重点领域,重点围绕智能装备类、电子信息类、创意设计等产业进行学科及专业布局;宜兴校区则依托当地发达的环保产业,设置了材料、环境、设计等4个学科。这种紧密结合地方产业需求的办学模式,不仅提升了高校的办学水平,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河南信阳同样在高等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依托大别山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规划,信阳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在罗山县和息县分别启用了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江淮校区和信阳师范大学淮河校区。这两个校区的落地,不仅提升了信阳的教育实力,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江淮校区建在淮河南岸,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学校水利水电特色的专业人才能够更好地落地就业,同时也为淮河长江流域水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更优解。而息县则通过举全域之力、集众智之长的方式,以惊人的“息县速度”打造出了令人振奋的息县“教育航母”。
县域牵手大学,高校向县域的延伸,不仅是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推进,更是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举措。在知识化时代,高校作为资源依赖型机构,其发展和布局需要充分考虑区域经济的需求和支撑能力。而中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也要求我们在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上更加注重均衡性和协调性。因此,高校向县域延伸不仅有助于提升县域教育水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也有助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的进一步优化和调整。
然而,高校在县域的布局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县域经济相对落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原因,高校在县域办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政府需要加大对县域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投入等方式推动高校在县域的落地和发展。同时,高校也需要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紧密结合地方产业需求进行学科和专业布局,以实现高校与地方的共赢发展。
中国县域正迎来高校强势布局的新时代。这一趋势不仅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深刻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的优化与调整。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继续加大对县域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推动高校与地方的深度融合和共赢发展;同时,也需要处理好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关系,为高校在县域的落地和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高校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和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为防止走失,请关注以下公众号,并加上星标,我们持续输出更多更精彩的排名数据,敬请保持关注!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各校新闻及网络公开数据,由星球数据派(微信公众号:PlanetData118)整理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星球数据派关注一切与大学排名相关的数据,旨在促进数据和信息的互联互通,建有各类交流群,欢迎感兴趣的读者有针对性地加入各群。
首先添加下方微信,再在微信中回复数字即可加入粉丝群进行交流。
回复1,进入教育数据爱好者校友群(985、211在校生或校友社区)
回复2,进入教育数据爱好者社会群(社会各界关注教育数据的人士)
回复3,进入2025年高考家长考生群(仅限25年家长及考生)
回复4,进入2026年高考家长考生群(仅限26年家长及考生)
回复5,进入生涯规划、志愿填报从业者群(仅限业内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