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向硅钢热轧基料的生产方法

科技   2025-01-02 17:29   山东  

公司:深圳市禾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400-8828-705

官网:www.hopewind.com

含硅的质量分数3%左右的取向硅钢是一种具有特定位向超大晶粒组织的软磁合金材料,主要用于制造变压器等。由于其生产工艺复杂、控制精度要求高,成为衡量钢铁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标志之一。

取向硅钢按照生产工艺特点和电磁性能的不同,分为一般取向硅钢(CGO)和高磁感取向硅钢(Hi-B)两类。不同于早期的CGO取向硅钢采用的高温加热方法,为了推进节能环保、降低碳排放、绿色生产,近年来CGO取向硅钢以使用新型抑制剂的方,式降低了板坯加热温度,并成为主流产品.低温取向硅钢以AlN+Cu2S为主要抑制剂,降低了板坯加热温度。由于加热温度低,避免了高温加热带来的高能耗、高维护以及低成材率,也减少高温导致的表面问题,提高了表面质量。

目前,国内只有部分国有企业如宝武、首钢等能够全流程生产取向硅钢。一些生产取向硅钢的民营企业由于没有冶炼和热轧能力,需要取向硅钢热轧基料作为原料进行生产,这为取向硅钢热轧基料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市场空间。为了填补本钢取向硅钢热轧产品的空白,根据现有产线装备能力,与用户合作开发了取向硅钢热轧基料BRQ,完成了化学成分体系设计、生产路线设计、工艺方案设计,成功开发出专有成分体系的取向硅钢热轧基料产品,并形成了适合本钢产线的专有技术。

1 取向硅钢化学成分设计

取向硅钢成分设计的关键是抑制剂,对该部分产品需求较多的民营企业,绝大部分没有配置后渗氮设备,而低温取向硅钢CGO采用MnS+Cu2S+AlN等多种复合抑制剂,降低了板坯加热温度,而由于Cu2S和AlN的固溶和析出温度较低,在热轧和冷轧退火过程中可以析出细小弥散的AlN,替代固溶不充分的MnS起到抑制作用,因此低温取向硅钢CGO采用常规热轧机组加热炉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一般控制在1300℃以下。

取向硅钢是以抑制剂的控制为主的产品,成分波动对产品的最终性能有很大影响,因此设计的成分范围较窄,并需要在冶炼过程中通过严格的操作控制.影响抑制剂的元素包含C、Si、Al、N、Mn、S、Cu等。

1.1 C元素和Si元素

取向硅钢中抑制剂要先固溶再析出,而固溶的基础是γ相的比例,因此钢中C元素含量需要设计在合理的范围.当Si的质量分数达到3%及以上时,C的质量分数需控制在0.03%~0.05%之间,以保证20%~30%的γ相便于抑制剂固溶,同时控制含碳量可以防止后续脱碳退火难度的增加。

Si是取向硅钢的主要合金元素,Si含量的提高,可提高钢的电阻率,降低铁损。取向硅钢中Si的质量分数一般在3.0%左右。较高的硅元素会导致钢中无γ相,而C的作用相反,因此要增加一定的C含量,以保证抑制剂固溶需要的γ相比例.Si和C含量设计合理,会使取向硅钢经过热轧工序轧制后,提高热轧板表层{110}‹001›织构密度,降低铁损.硅含量的上限也要控制,避免由于其含量高,造成钢的脆性增大,冷轧过程中容易产生边裂和断带(见图1)。

图1取向硅钢一次冷轧中产生的边裂及断带

 1.2 Al元素

AlN是CGO取向硅钢的主要抑制剂,为了获得足够的AlN析出,成分设计中要有充足的Al。CGO取向硅钢中Al的质量分数一般控制在0.010%~0.030%,N的质量分数控制在0.007%~0.012%之间,保证AlN在1270~1280℃时完全固溶,从而生成足够的AlN抑制剂。

1.3 Mn、Cu和S元素

CGO取向硅钢中,除了AlN为主要抑制剂之外,Mn、Cu、S会形成复合型的补充抑制剂,并因其固溶温度更低,能起到降低加热温度的作用,其含量对取向硅钢的二次再结晶有很大影响,因此Mn元素和S元素的控制也非常重要.由于Cu2S更加容易析出,可增加抑制剂析出总量,有利于高斯晶粒的长大。BRQ的成分设计围绕这个目的开展,并控制Ti等有害残余元素在0.003%以下,化学成分设计范围见表1。

 

2 主要生产工艺流程设计

 设计BRQ主要工艺流程包括: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RH精炼→连铸→热送热装→加热→高压水除鳞→粗轧→精轧→层流冷却→卷取→入库。

 2.1 炼钢工艺

铁水进入转炉前,完成脱硫预处理,避免吹炼中硫的增加.硅钢对钢质纯净度要求非常高,要严格控制脱硫后的扒渣,通常采用CaO-CaF2系列脱硫剂,与铁水中的硫反应,扒渣后保证铁水硫的质量分数小于0.002%,冶炼及出钢过程中加入适量的铜、低碳硅铁和氮化硅锰,减少RH合金加入量,此外生产过程中采取必要措施,如使用带盖钢包生产,减小温降。

采用复吹转炉冶炼,前炉洗炉处理,防止Ti、Nb等有害元素含量超标.复吹转炉冶炼,终点氧的质量分数不超过800×10-6,滑板挡渣转炉冶炼,钢包带渣量不超过40×10-6.冶炼过程重要控制参数包括:出钢温度、终点成分控制等.转炉出钢时要求w(C)大于0.040%、w(P)小于0.015%。控制出钢时间和底吹的气量,避免液面波动。

RH的主要目的是调整钢水成分,提高钢水纯净度,把成分控制在很窄范围内.取向硅钢的关键成分是抑制剂中Al、N、Mn、Cu、S等元素,特别是对N的控制要求更加严格.精炼过程中元素Al、Mn、Cu以及S均可以精确调整,唯有N无法准确控制,因此采用RH二次增氮精确控制方法,精确控制钢水中氮的含量,且生产过程要求N检测快速反应,保证N调整的准确性.为保证成分氮测试稳定性,在RH处理位采用气体取样器取气体样,成分合格后方可离开RH。

采用连铸保护浇铸与恒拉速技术.全程采用保护浇铸,由于CGO取向硅钢的成分控制范围很窄,因此在连续浇铸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全程保护浇铸,保证中包密封良好,后期少量补渣,保持中包液面不裸露,防止钢水二次氧化,导致钢水中Als损失和增氮超出成分设计要求.使用取向硅钢专用保护渣,根据保护渣化渣情况,控制氩气流量.控制恒拉速,防止速度波动造成卷渣发生.由于CGO铸坯要求等轴晶40%以上,这需要通过铸机二冷段电磁搅拌来实现.本钢由于设备条件有限,铸机无二冷段电磁搅拌,因此通过设计合理的拉速、低过热度以及冷却速率,使过热度≤10℃(头炉过热度≤15℃),所生产的BRQ铸坯获得到30%左右的铸坯中心等轴晶粒(见图2)。

图2 BRQ铸坯硫印样低倍组织

2.2 热轧工艺技术

2.2.1板坯加热

取向硅钢含硅量较高,硅钢的热传导率和热膨胀系数较低,铸坯在500℃以下时的加热或冷却速度必须缓慢,否则会增加铸坯柱状晶尺寸而等轴晶数量减少;加热或冷却速度过大时,铸坯还容易产生裂纹,在后续轧制中产生孔洞、断裂等问题,因此热轧工序采用热送热装技术,且低温段要控制加热速度,升温缓慢,保证板坯内外温度均匀,减少热应力的产生。

取向硅钢BRQ设计为以Cu2S和AlN为主要抑制剂的中温取向硅钢,抑制剂构成为MnCu1.8S+AlN的复合抑制剂,其固溶温度较低,在1275℃左右就可以全部固溶,可以避免由于加热温度过高造成的板坯烧损过大、边部质量恶化等问题.BRQ热轧板坯加热工艺设计如表2。 

表2取向硅钢BRQ板坯加热工艺要求 

 板坯加热工艺执行过程中,关键控制点要求包括:严格控制各段加热时间,保证加热均匀;板坯出一加段温度要求1290℃;板坯在均热及出炉温度控制在1290~1295℃,确保析出物的完全固溶.由于本钢取向硅钢BRQ生产的板坯加热炉宽度有限,坯重小,炉长较长(见图3),热回收段无烧嘴,不利取向硅钢板坯升温.为应对这种设备情况,将板坯长度控制在8300mm,装炉期间观察装炉位置,防止高温加热板坯变形造成出炉事故;同时,严格执行在炉时间要求,保证升温段板坯在炉时间充足,厚度方向温度均匀;板坯热装温度控制在400℃以上,减小热回收段对板坯升温的影响。

图3加热炉配置情况

 2.2.2轧制工艺技术

CGO取向硅钢热轧后的均匀细小抑制剂,有利于抑制一次再结晶晶粒的长大,从而保证二次再结晶时晶粒异常长大的驱动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粗轧机区采用大压下量轧制方法,提高再结晶的驱动力,特别是第一道次,应高于40%,能够破碎铸坯的粗大柱状晶晶粒,避免瓦楞缺陷,完善粗轧阶段的再结晶过程.高温开轧、低温终轧及卷取轧制技术,为CGO取向硅钢形成热轧后细小均匀的抑制剂,是目前最优并效果显著的热轧工艺。

取向硅钢CGO中Si的质量分数通常在2.8%~3.4%,但同时含有0.035%左右的碳,因而组织为大量铁素体,同时存在一定量的奥氏体.精轧机组出口机架轧制时,极易发生两相区的变形,会造成轧制力剧烈波动,导致厚度波动大、尺寸精度差,同时轧制稳定性变差,极易发生卡钢事故.为了保证轧制稳定性、产品组织均匀性及尺寸精度,采用低终轧温度轧制,目标终轧温度控制在960℃.设计卷取温度在560℃左右,降低抑制剂析出速度,获得细小弥散析出物,在最终高温退火中实现强大的抑制作用,热轧工艺参数设计如表3。

表3取向硅钢BRQ板坯加热工艺要求

 目前,本钢的取向硅钢BRQ热轧生产采用3/4热连轧机组,产线长,温降大,具体包括:3架粗轧机配置,轧线较长;精轧机机组能力限制了轧制速度,影响终轧温度提高;输出辊道传动系统问题,带钢起套严重;层冷集管阀门故障及仪表检测受限,带钢无法出F7立即冷却等。

针对这些问题及上述工艺参数的设定,采取了以下有效措施:采用粗轧3+1+1道次设定,降低粗轧机轧制力门槛值,减少机架除鳞道次,减少温降;优化精轧机各机架负荷分配,提升机组极限轧制速度;减小或消除上述有限设备条件对温度控制造成的影响,保证取向硅钢抑制剂析出弥散和细小,为再结晶驱动力提供保障.热轧终轧和卷取温度控制情况如图4。

图4 取向硅钢 BRQ 热轧温度控制情况

3生产实践及应用

 3.1成品生产流程

热轧原料→酸洗→一次轧制→脱碳退火→二次轧制→涂氧化镁→高温退火→热拉伸平整→激光刻痕→重卷→成品。

3.2BRQ热轧基料生产实践

通过理论和基础研究,不断完善工艺设计参数,于2022年2月开始试制,试制同时开展工艺和生产方案优化,实现稳定的工业化生产,并形成了特定设备条件下取向硅钢热轧基料生产制度,截至目前,累计生产销售量1.5万t,在线工艺温度控制命中率达到92%以上.本钢BRQ热轧基料销往山西、江苏、山东等省,用户使用后对产品质量满意,综合电磁性能达到要求(见图5),27Q110以上牌号命中率达到90.77%(见表4),产品质量高于同行业的水平,客户使用后非常满意。

 表4本钢取向硅钢BRQ牌号命中率


图5成品铁损在线检测

4结论

 1)根据本钢炼钢及连铸工序设备特点,考虑到设备配置局限,设计了更加严格的成分控制范围,配置合理的拉速、过热度等参数,减小或消除无二冷段电搅导致的铸坯组织问题。

2)根据现有热轧机组加热炉设备问题,合理设计板坯加热工艺和生产方案,包括装炉温度、坯长、装炉方式、各段时长和出入口温度等,保证了板坯温度加热质量。

3)针对现有粗轧机组配置(3/4连轧),设计了特有的轧制道次和轧制力门槛值;为保证目标终轧温度控制精度,对冷却水、除鳞水及除鳞道次做了优化配置,并摸索出适合的轧制速度,保证终轧温度的同时,减小或消除输出辊道起套问题,提高轧制稳定性。

4)通过炼钢、热轧工艺的优化,在有限的设备条件下,形成对应的工艺和生产方案,实现了取向硅钢热轧基料BRQ的稳定生产,温度命中率达到92%,用户使用后成品牌号命中率达到90.77%。

作者:李德君、张冰、王飞、朱荣鑫

钢铁知识宝库#轧钢之家

2024-11-08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电工钢》2024年04期、第1硅钢,由轧钢之家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如有偏颇,敬请各位指正;如标错来源或侵权,请跟我们联系。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轧钢之家】ID:zhagangzhijia,欢迎合作:15092009951。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轧钢之家
钢铁,烧结、焦化、炼铁、炼钢、连铸、精炼、热轧、冷轧、退火、镀锌、彩涂、精整;钢板、钢管、型钢、线棒材;高炉、焦炉、转炉、电炉、 加热炉;硅钢、特钢、不锈钢;能源环保、除尘、脱硫脱硝、渣处理;钢铁冶金设备;轧钢云、技术、资讯、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