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小切口大作为 上海援青赋能玛沁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摘
2024-11-22 18:00
青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链接
对口援青是党中央着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安排部署的重大举措,15年来,上海市虹口区始终将对口支援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大力实施“智力援沁、产业富沁、民生暖沁、交融兴沁、文教润沁”五大工程,真金白银“投”、真情实意“帮”、真抓实干“扶”,累计投入项目共114个、5.4亿元,援青的一大批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特色产业、扶贫开发、生态保护等项目,有力推动了玛沁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让当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日俱增。特别是今年以来,玛沁小组聚焦关键领域,从产业发展小切口入手,以精准的规划、创新的举措和务实的作风,全力推动玛沁县在产业发展、市场活力激发、市场规范以及乡村振兴新产业新业态培育等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玛沁县是位于 “三江源”生态保护核心区的纯牧业县,作为支柱产业的生态畜牧业以简单初加工为主,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不高、类别单一,农畜产品主要在青海周边省市销售。上世纪五十年代,一批上海工人响应国家号召,带着技术和设备来到玛沁协助建设了玛沁县乳品厂,2012年企业进行改制破产,2019年重组为果洛雪山食品有限公司。在援青小组的积极协调推动下,该企业成为果洛首个“中华老字号”企业,青海省十大著名商标之一。援青团队着重引导企业深度挖掘独特的企业文化内涵,精心打造具有深厚历史传承的主打产品,合理引导企业找准自身定位,并结合对口支援的有利条件,进一步拓展产品销售渠道,积极探索玛沁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的错位发展新模式,有效规避了同质化竞争带来的资源浪费和市场混乱,助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为当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发挥了引领和带动作用,进一步优化当地产业结构的提档升级。
玛沁县国土面积达到1.34万平方公里,比两个上海市还要大,但玛沁总人口仅5.94万,不足虹口区人口的9%。在如何激发市场活力上,援青团队把目光放在市场经济中最具创新精神和活力的青年群体这个关键的突破口上。结合今年对口支援创新项目“小店计划”,援青团队与玛沁县有关部门紧密配合,为玛沁山下咖啡、来伊份果洛旗舰店等6家青年创业小店争取到玛沁县助农消费帮扶提振项目。“山下咖啡”的创业人叶西拉毛表示,起初自己选择了一间价格较低,位置稍偏的门面,每月大约有五六千元的纯收入。今年她的小店成功列入上海援青的“小店计划”,获得资金、经营技能培训等支持,咖啡馆的装修风格更显现代,营业收入也增加到了每月两万元左右,“山下咖啡”已然成为玛沁创业青年的模板。在玛沁,上海援青的政策措施不仅转化为青年人的创业优势,还间接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创业模板,进一步激发了更多青年人的创业热情和创新思维,正在为丰富当地市场经济、带动产业业态调整、形成良好创业环境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玛沁县作为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与全国一道于2020年全面完成贫困清零任务,实现了脱贫。但面对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尤其是在当农牧民就业增收这一难题上,援青团队始终坚持调研开路,坚持把农牧民当亲人,把玛沁当娘家,想方设法多办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让对口帮扶惠及更多群众。今年6月,在虹口区合作交流办的积极协调下,由上海沙涓时装科技有限公司援助的当地最大的易地搬迁安置点新型发展产业“沪沁怡”氆氇手工编织坊正式揭牌成立,久美家园居民闹增拉毛从上海学习回来后,辞去了原本月薪2000元的工作加入“沪沁怡”工坊。她说:“家里有孩子,这个比较好,家里有事可以回家,忙完再回来编。”“沪沁怡”氆氇手工编织坊的建立,不仅让“牛毛出在牛身上”的利润直接回馈给当地群众,同时也有效发挥了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进一步激励当地广大妇女的就业意愿,不断的提升了易地搬迁群众的“造血”功能,实现了搬迁群众家门口“能就业、有收入、快致富”的美好愿望。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沪青共饮一江水”,援青团队将继续把小切口大作为发展当地产业项目当作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以更加创新的举措和务实的作风,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紧盯玛沁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潜力,精准施策、持续发力,进一步拓宽工作切入口,使群众真真切切得到实惠,让这座连接东部与西部的桥梁更加坚固,为推动西部地区的全面发展和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编辑:shyqll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