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发来消息说,天下叫清溪的镇估计有一二十个之多,而唯有含山的清溪镇才是正统。同时分享了一篇图文,原标题为《历史的印记丨清溪镇溯源》,现分享给大家。
清溪名称之由来“清溪”一词,最早见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水经注》是给《水经》作注的。《水经》是一部专门记载我国江河水道的古书,所记述的河流有137条。北魏郦道元(公元?-527年)注《水经》,记述的大小河流多至1252条。《水经注》卷二十九中一段关于“清溪”的注述文字:“江水自濡须口又东,左会栅口,水导巢湖,东迳乌上城北,又东迳南谯郡城南,又东绝塘,迳附农山北,又东,左会清溪水,水出东北马子砚之清溪也,东迳清溪城南屈而西南,历山西南流注栅水,谓之清溪口。” 据《水经注》以上这段文字注释,《辞源》对“清溪”一词第二条的注释是这样写的:“水名。在安徽含山县西南 。左会清溪水,水出东北马子砚之清溪也。东迳清溪城南,屈清溪河畔新景观而西南,历山西南流注栅水,谓之清溪口。”清《直隶和州志》记载:“清溪,县西三十里,受横路山及马桥苍山三涧水,西经亚父山,入天河由裕溪出江。” 以上文字表明,清溪集镇的名称取自于清溪河水名。清溪地处含巢的中心地带,明英宗天顺年间(1457—1464年),清溪镇初步形成。那时的街市在河西,对岸及上闸沿河一带尚未有街市。当时清溪属于十二都,尚不属县镇建制。随着生产的发展和集市贸易量的扩大,到了清顺治八年(1651年),县辖镇由原来的两镇(运漕、仙踪)增加到7镇,清溪镇开始成为县辖集镇。清溪镇作为县辖镇以后,在镇上曾先后设过两个铺 。铺 ,也 叫“递铺”或“铺递”,是清代朝廷设立的国家邮驿机构,其任务就是以人力步行传递国家普通公文和信息。清初,清溪镇设有横路铺(康熙年间废)和清溪铺,其中清溪铺有司一人,兵6人,馆驿设在河西。清顺治五年(1648年),知县朱长泰在全县重建了4座粮仓,其中十二都的西仓就建在清溪镇。全县设社学5所,其中清溪镇就设一所,社学就是官民合办的学堂。从在清溪设置这些递铺和粮仓社学等来看,清溪镇于清初就在全县占有重要位置。到了清嘉庆年间,清溪镇街市贸易由河西扩迁到河东,原因之一当是有万年桥联通两岸,二是河东地势略高于河西,街面发展的空间大。到了清朝末年,上闸沿河一带仍未开发,到了民国初年,清溪镇的市面逐渐繁荣起来,每月逢集9次,即每月上中下旬的三六九日逢集,一直延续至今。
文源 百家号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