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18点,接到感染科急诊电话,需要为一名“特殊”肝衰竭患者进行人工肝治疗,肾脏病医院血液净化室一区李婷医生前往查看患者,该患者情况较特殊,无法再次置入股静脉临时导管,凝血功能太差,置入颈内静脉导管风险较高,患者家属难以接受。无法选择合适的血管通路,意味着无法进行人工肝治疗,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李婷医生和感染科宋新文医生进行了意见交流,同时与家属反复沟通,决定以新型动静脉透析用留置针“老法新用”开辟“生命通路”。
为了充分保障患者能够安全顺利地进行治疗,肾脏病医院血液净化室一区十分重视,护士长张岩及血液净化血管通路组长曹雪婷立即赶赴感染科病区,两人精诚协作成功地进行了右侧足背动静脉透析留置针穿刺。
血管通路是实施血液净化的生命线,是顺利进行人工肝治疗的保证,目前我科首选的血管通路为股静脉临时导管,它的优点是相对容易置入,风险相对较小、血流量较稳定;穿刺并发症少且轻;缺点:感染率高、患者下肢活动受限、血栓发生率高。此次安全型透析留置针的临床运用,彰显它独特的优势,为一些血管条件不好的患者,提供了治疗的保障,同时在患者制动上减少了患者的穿刺约束,降低了非计划拔针及血栓发生率,保证了治疗效果。
此次安全型透析留置针在临床成功的运用,不仅为这名双侧股静脉导管均有血栓,且凝血功能差,颈内静脉置管风险高的患者,开辟出了一条新的路径,保证了人工肝治疗的顺利进行,而且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生的希望。
人工肝是一种利用多项血液净化技术,清除各种有害物质,补充必需物质,改善内环境,暂时替代肝脏功能的治疗方法,为肝细胞再生及肝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或等待机会进行肝移植,以最终挽救病人的生命。
人工肝分为生物型人工肝装置、非生物型人工肝装置和混合型人工肝装置三类。目前在临床上广泛采用的主要是非生物型人工肝系统。非生物型人工肝系统是一台体外仪器,借助这台仪器把患者的血液引流出来,在体外进行血浆置换、胆红素吸附、血液滤过等步骤,清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补充蛋白质和凝血因子,通过暂时替代肝脏的解毒、蛋白质合成和部分代谢功能,使肝细胞得到再生的机会,肝功能得以恢复。因此,实际上人工肝是代替了肝脏的一部分功能,减轻了肝脏的负担。
人工肝技术主要应用于诊断为肝衰竭的病人,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人工肝治疗,明显提高了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存率,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医疗费用,对早中期肝衰竭进行人工肝治疗,可减少肝移植的概率。
1.肝衰竭患者,尤其是肝衰竭前期、早期、中期患者,使用人工肝治疗,使可逆性肝损伤患者得到恢复,从而避免肝移植;
2.晚期肝衰竭患者,通过人工肝治疗,为肝移植创造条件;
3.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如药物性、自身免疫性和手术后出现的高胆红素血症;
4.治疗肝衰竭的各种并发症:包括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水电解质紊乱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等;
5.治疗感染性疾病与其他疾病:任何产生细胞因子风暴的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肿瘤溶解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重症红斑狼疮、重症肌无力、格林-巴利综合征、风湿性疾病、血型不合妊娠、多发性骨髓瘤、高胆固醇血症等。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脏病医院血液净化室一区自2020年,全面开展了以治疗肝脏疾病,肾脏病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为代表的多模式血液净化治疗,其中在肝脏系统领域、神经系统领域、血液系统领域、免疫系统疾病彰显不俗疗效的人工肝技术是我科的特色诊疗技术,其中人工肝技术包括血浆置换、双重血浆分子吸附(DPMAS)及即将开展的DFPP(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新技术。治疗首在抗凝保障,科室同时多种抗凝方式,在国内人工肝抗凝方案的选择上保持前列,主要有枸橼酸钠、阿加曲班、甲磺酸萘莫司他、低分子肝素钙等抗凝方式,为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保障。在2021年肾脏病医院血液净化室一区被授予“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技术示范中心”。血液净化病区积极与各病区相互沟通精诚合作,共同为重症患者保驾护航,人工肝技术必会得到不断提升,进一步增强危急重症患者诊治水平。为构筑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作为豫北重症最后一道防线贡献力量。
文字:关林萌、宋亚娟
图片:徐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