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学“唤醒”乡村 | 一场艺术赋能乡村建设的无锡实践

时事   2024-11-05 16:50   江苏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十月底的江南已渐有寒意,但付亚涛却在自己经营的民宿里忙得热火朝天。“以前只是春夏两季才有客人,我们也都习惯了闲一阵忙一阵。”眼下,付亚涛却忙着为一群上海客人办房卡,“现在村里四季景色各有不同,一年到头都有游客光顾,‘忙’并快乐着。”

这间“四合桃舍”民宿,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桃源村山南头自然村,因盛产“阳山水蜜桃”而小有名气。但原来村里只在桃花开、桃子熟的时候才“人气兴旺”。

“桃子早就不光是农产品了!现在我们把‘桃’作为艺术元素植入乡村建设,为村里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流。”桃源村党总支书记张谷说,“你看远处竹林上那片红色绸布的装饰,就像朵朵桃花在绽放,现在我们村一年四季都有‘桃花’看了!”

如今无锡的大小村落中,被“美学赋能”的绝非山南头一个自然村。2022年9月,由无锡市农业农村局编制的《无锡市乡村建设美学导则》(简称《美学导则》)发布;作为全国首个围绕乡村美学培育、美学建设方面的实施细则,《美学导则》将美学引领乡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象化,让原本抽象的美学理念落到实处、赋能村庄发展。

“轻介入”

将美学融入乡土

走进惠山区洛社镇万马村,树木茂盛、婉转莺啼,马头墙和屋脊层层叠叠、连绵不断,尤其是白墙黛瓦的传统民居依水而建,让印象中的江南水乡活灵活现、真切可感。

“以前总觉得还少点特色!”万马村党支部副书记吕铭烨告诉记者,村子的设计是他带头做的,尽管保留了江南水乡的韵味,但他觉得还缺少能代表万马村特色的“点睛一笔”。“现在好了,有艺术学院专业的老师、同学们帮忙,村子的特点一下就凸显出来了,从没想过江南的‘柔美’还能用这种方式来表达。”

今年8月底,无锡市启动了2024年度艺术赋能乡村建设实践活动。43名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的大学生们用艺术创意为万马村在内的6个乡村提供建设指导。他们的核心思路就是:以美学理念为指导,将美学融入乡村设计,并作为艺术赋能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无锡的乡村正展现出蓬勃的发展生机和动力,需要进一步挖掘价值、参与建设、创新创造。”无锡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戴泉表示,如何将乡村美学与乡村建设融合,是各级乡村建设者们需要研究和运用的一门学问。


“既要体现万马村特色,也要展现江南本土原生美。”这是吕铭烨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杨宇初次见面就达成的共识。杨宇团队在前期调研时发现,万马村域内拥有“罕见地”广阔湿地,大小各异的荷塘交错、风光旖旎。

小组同学们便抓住这一特色,在湿地中以“雨中荷塘”为主题设计了一组展示造型——用竹子模拟荷叶形态,竹子内芯被掏空后再放入豆子,轻微摇晃后的声响就像雨声在耳边回响。

“往来游客只要轻轻拉动绳索,就能感受一场‘江南细雨’在耳畔降临,细雨、荷塘交织在一起的动人瞬间,让游客对万马村的印象更加深刻了。”清华美院的兰超英说。


△万马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组作品:《白荡听雨》

“艺术乡建不是‘改造’是‘更新’,需要保护乡村的原始纹理。”杨宇告诉记者,“我们的师生始终以尊重乡村原始生态的‘轻介入’为核心理念,把乡村变为艺术空间、将田野化为画布舞台,设计出与乡村融为一体的艺术作品。”


同参与

村民也是“艺术家”



△圩厍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组作品:《群游》

沿着鹅湖镇圩厍村白米荡前行,放眼望去,河湖相连、水天一色。白米荡畔,由竹材编织而成的17条“青鱼”组成了一幅群鱼舞动的画面。“青鱼”不远处的“渔亭”也同样以“鱼”为灵感,用尼龙绳与竹材料构建了一个可穿行的廊道空间,外层的白色织网承载着对丰收的期待。

近处青鱼“跃动”,远处芦苇旁飞鸟振翅,构成一幅鱼米之乡的富饶图景。“这些作品完美融入周围的自然环境,晚上亮灯后更好看,很多村民都会来附近散步。”村民范飞告诉记者,圩厍村自古渔业发达,作品中的“拉网捕鱼”场景,是很多村民儿时的记忆。当被问起谁是这两组作品的设计者,范飞笑说:“我们村里人都是!”

“没错!很多村民都为作品提供了参考意见,我们是共同设计者。”中央美术学院的李璐伊告诉记者,“上一次设计作品时,跟村民们接触的时间太短了,作品没能彻底融入乡村生活。”她吸取先前经验,走进圩厍村村民家中与他们交流沟通,沉浸式体验这个小渔村的文化和村民日常生活。

“在与村民的交流中,我们不断调整设计方案,将村子的设计权交回村民。”李璐伊说,自己只是村民思想的实践者和辅助建设者,村民才是村子真正的主人。经过一次次的实地考察和沟通,李璐伊小组听取范飞和其他村民的意见,就地取材,用竹子在湿地边缘搭建延伸台,上面再用渔网覆盖,模拟传统鱼篓形态搭建成“渔亭”。

村民、游客在亭中自由穿行、停留、拍照;小朋友在平台上伸出小手触摸渔网,身旁老人绘声绘色地讲述过去打渔的故事……这个小渔村再次热闹起来了。



△圩厍村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组作品:《渔亭》

戴泉表示,近年来无锡遵循《美学导则》开展实践,其关键还是用好“乡土元素”,始终把村民的需求放在首位;学生们来到乡村,就是要挖掘村民心里对村庄发展的需求,和他们共同创作完成“艺术作品”,这样才是艺术与乡建的完美结合。

共守护

传承历史更要焕发新生



△蒲市村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组作品:《星火》

在江阴市长泾镇蒲市村,村史馆、红色影院、铁军课堂、宣誓广场都在向人们诉说着这个村子的红色历史。“初次进入蒲市村,就被它背后的红色故事深深吸引。”中央美术学院的顾羽千对记者说,在参观完新四军六师师部驻地纪念馆之后,他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将村中的红色文化融入艺术设计。

最终顾羽千一组将亚克力与竹结合,在草地上搭建了形如火焰的装饰。在阳光的照耀下,红色亚克力片如同火焰般闪烁,映射出璀璨的光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象征着新四军六师革命精神的薪火相传。”顾羽千向记者解释道。

同样将红色文化融入设计的还有江南大学设计小组打造的《葭·墟》。


△蒲市村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组作品:《葭墟》  

夜幕降临,只见一个个发光的“小帐篷”星星点点地散落在蒲市村湖畔。“小帐篷”将柔美的蒲苇巧妙地安置于以竹材构筑的框架之中,外层则以层层红纱轻盈包裹。以竹为骨、红纱为衣的装置在灯光下更显朦胧之美,仿佛再现了蒲苇丛生的荆棘岁月。

“将蒲苇安置于竹材构筑的框架之中,到了晚上,柔和的灯光透过外层包裹的轻盈红纱,村民可以在其间行走,既感受乡村的宁静,也在时刻提醒大家勿忘先辈们曾走过的峥嵘岁月。”江南大学的梁敏瑶说。


“乡村的自然、社会环境形成了富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底蕴和艺术财富,通过学生们创造性的转化,让文化焕发时代光彩。”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杨冬江说,在艺术乡建的过程中,我们以《美学导则》为指引:一方面小心翼翼地守护乡村文化遗产,确保每一份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得以薪火相传;另一方面又要勇于创新,借助艺术的力量,让乡村文化在传承中焕发新生。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唐旭、见习记者 鲍捷讯

图片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规划建设处、阳宣、付亚涛等

编辑:荣琰

审核:邵芳

发布:龚克成

“蟹”逅 | 这只金黄肥美的蟹如期点亮金秋~

11月重点养殖水产品病害预测预报

【10月31日】“三秋”农业气象联合专报

扫码关注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无锡市农业农村局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努力探索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江南特质、无锡特点的乡村振兴新路子,推动无锡农业农村发展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