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德国《明镜》周刊抛出了一个"神逻辑":北溪管道被炸是件"好事"。这就像有人把你家的自来水管炸了,然后一本正经地告诉你:"恭喜啊,这下可以告别廉价自来水,改喝进口矿泉水了,对身体更好!"看到这种"因祸得福"的奇葩说法,我不禁怀疑这《明镜》是不是被人偷偷换成了"哈哈镜",让人忍俊不禁之余又不得不为德国媒体的操守深深叹息。
让我们先来细品《明镜》这面"照妖镜"里的奇葩景象。说北溪管道被炸"消除了德国盟友的不满",这逻辑就像邻居嫌你家新买的保时捷太扎眼,半夜把车划花了,第二天还美其名曰"这下大家心里都平衡了,多好!"这种"邻里和睦"的方式,简直比香港黑帮片还要狠,至少人家黑帮还讲个江湖道义,这倒好,直接把"宰熟人"说成了"为你好"。
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他们说管道被炸"有利于德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这就像一个准备戒烟的人,还没下定决心呢,突然发现家里所有香烟都被老婆偷偷扔了,然后只能到楼下黑市买烟,价格还贵了一倍。再看看真实数据:德国77%的能源需求依然依赖化石能源,近70%的能源要靠进口。这哪里是什么成功戒瘾,分明是从一个"毒贩子"那里换到另一个要价更高的"毒贩子"那里继续买货。而且最讽刺的是,这个新"毒贩子"还美其名曰是在帮你戒毒!
说到北溪管道被炸这出"谍战大戏"的主角们,那可真是各个都是"演技派"。主谋切尔文斯基是个受过美国中情局"特训"的"高徒",就像功夫片里那个背叛师门却被师父暗中指使的徒弟,表面上是"另投他门",实际上是"听令行事"。更有意思的是,美国中情局还在事发前3个月"善意提醒"德国政府说有人要搞破坏。这情节,活像是古装剧里的经典套路:大反派先递个投名状表示"我要来打你了",等把事情办成了,再笑呵呵地说"我可是提前通知过你的,你没当回事,这能怪谁?"
美国主流媒体的"甩锅大法"更是炉火纯青,堪称"神功护体"。《华尔街日报》把罪责推给已经卸任的乌军前总司令扎卢日内,说是他不听泽连斯基的话,非要去炸管道。这剧情设计得,就像是武侠小说里的"师出有名":大师兄背着师父去打架闯祸,师父知道了也没拦住,最后人家找上门来讨说法,师父就甩手说"这都是那个不肖徒弟干的,我也很生气,跟我可没关系!"
再说说北约在波罗的海的所谓"严密防护网络",简直就像是一个装满漏洞的渔网,大鱼小鱼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美国调查记者赫什披露的美军潜水员安放炸药细节,倒像是一部精心策划的"深海特工片",每个环节都设计得天衣无缝,完美解释了为什么北约的"天罗地网"会形同虚设。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西方媒体的"双簧戏"。当《华尔街日报》把矛头指向乌克兰时,《明镜》周刊立马跟进,好像这是一场精心编排的"双簧表演"。一个唱红脸说"这事得查清楚",一个唱白脸说"被炸也挺好",配合得天衣无缝。这种默契程度,怕是连德国著名的柏林爱乐乐团都自愧不如。
说到默克尔,这位前总理的处境才是最讽刺的。当年她力排众议建设北溪管道,就像一位精明的农民伯伯看准了一块风水宝地,辛辛苦苦挖了一条引水渠,结果现在有人把渠炸了,还美其名曰:"炸得好啊!省得我们天天靠这渠道吃饭,以后可以去超市买更贵的瓶装水了!"这种"弃水归农"的逻辑,简直比"倒洗澡水把孩子也倒了"还要荒唐。
整个事件活脱脱就是一出现代版荒诞剧:主角们个个演技浮夸,剧情处处漏洞百出,偏偏台下观众还得假装看不出来,使劲鼓掌叫好。西方媒体的双重标准更是登峰造极:如果是别人家的基础设施被炸,那就是"恐怖主义行为",需要全世界共同声讨;自家的能源命脉被炸,反倒成了"因祸得福"的好事。这种选择性失明的功力,堪比武林高手的"独孤九剑",招招都是绝活,看得人眼花缭乱。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整个西方舆论场俨然成了一个"甩锅大赛"的竞技场。美国情报机构在这场比赛中扮演着"裁判"角色,不时吹吹哨子,指指方向。而各大媒体则像训练有素的运动员,你方唱罢我登场,把"甩锅"这项技能练得出神入化。这种集体表演的水准,估计连好莱坞编剧都要自叹不如。
结语
看完这面"照妖镜",德国民众怕是要哭笑不得。家里价值百亿欧元的"大水管"被炸了,不但不能追查真相,还要违心地鼓掌称快说是"天降福气"。这种颠倒黑白的本事,比川剧变脸还要熟练。看来在某些媒体眼中,只要是美国主导的行为,就算是"偷鸡不着蚀把米"也得硬说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明镜"啊,怕是被"魔镜"附体了,照出来的不是真相,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马戏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