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亿美元的"巨额蛋糕"竟无人问津,这恐怕是印度始料未及的。印度雄心勃勃地启动孟新高铁项目,原本期待全球企业蜂拥而至,没想到却遭遇了"门庭冷落"的尴尬。连接孟买与新德里的1500公里高铁线,本应是一个令人垂涎的香饽饽,却生生被印度的"天方夜谭"式要求,变成了烫手山芋。一个国家想要发展高铁,光有"心比天高"可不行,还得有"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个"高铁梦"为何成了"空中楼阁"。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老话放在哪里都不过时。但印度似乎打算挑战这条经济学铁律,想要以20%的投入换取100%的收益,这种"空手套白狼"的操作,着实让人啼笑皆非。这就像是有人想花两块钱买彩票,却想中五百万大奖,这种美事,怕是连神仙也帮不上忙。
要知道修建高铁可不是在地上画几道线那么简单。1000亿美元的投资,印度政府只愿意出200亿,剩下的800亿美元要企业自己掏腰包。这就好比去餐厅吃饭,点了一桌子山珍海味,却只付了两个凉菜的钱,还理直气壮地要求老板教自己怎么做菜。这样的"好事",怕是连现实版的"愚公移山"都要摇头叹息。
印度的这种"小气"做派,让人不禁想起了某些生活中的"铁公鸡":明明是自家孩子要上学,却总指望邻居来出学费。这种"占便宜"的心态,在国际商业往来中可是要吃大亏的。果不其然,这种近乎天真的想法,立刻就遭到了现实的无情打击。
更有意思的是印度不仅要企业出大头的钱,还要求无偿获取核心技术。这就像是某人去买车,不仅要求4折优惠,还要厂家把发动机制造工艺一并奉上,甚至还得手把手教会他怎么造发动机。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怕是连做梦都不敢这么做。难怪全球各大企业都要对这个项目说声"对不起,这买卖我们不做"。
再说说那些所谓的"技术培训"要求。印度想要在短期内掌握高铁核心技术,这就好比有人想通过看几场NBA比赛就学会打篮球,这种想法未免也太天真了。高铁技术是几十年积累的结晶,岂是三两下就能学会的?这种"想要一口吃成胖子"的心态,着实让人哭笑不得。
回顾上海电气的前车之鉴,就不得不让人浮想联翩。13亿美元的项目完工后,印度方面愣是拖了5年才付款。这种"做完事再谈钱"的操作,让人不禁想起了某些"老赖"的惯用伎俩。这就好比请人装修房子,装修完了就耍赖不给钱,这样的业主,谁还敢接他的单子?难怪连日本这样的"老朋友"都要对印度的高铁项目望而却步。
有趣的是中国曾提出愿意出资80%并负责技术培训,条件是在收回成本前由中方运营。这个提议在商业逻辑上可谓相当合理,毕竟谁出钱谁说了算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印度却以"主权问题"为由予以拒绝,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典故。这种"面子大于里子"的思维方式,实在是有点不合时宜。
再看看日本在印度的"深陷泥潭"经历。2016年争下的高铁项目,至今仅完成11公里。这速度,怕是连蜗牛都要笑出声来。要知道,在同样的时间里,中国在印尼的雅万高铁已经完美收官,这对比之下,高下立判。日本这次算是碰了一鼻子灰,恐怕以后再有类似项目,也要掂量掂量了。
从成本角度来看,选择中国建设高铁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同样的项目,中国只需100万元,而日本要120万元,欧洲更是要160万元。这就好比同样是买手机,有人卖你4000,有人卖你6000,孰优孰劣,一目了然。但印度似乎总是被一些莫名其妙的"面子"问题所困扰,宁可花更多的钱,也不愿意接受最优惠的方案,这种做法着实让人费解。
土地征收问题更是印度高铁建设的一大"拦路虎"。在这个问题上,印度政府显得力不从心。这就好比办酒席却连场地都没着落,这不是南辕北辙吗?印度的土地征收效率之低,让人不禁想起了"蜗牛赛跑"的童话故事,只可惜这不是童话,而是现实。
不得不说,印度在高铁项目上展现出的种种"奇葩"操作,堪称是"如何把一个好项目办砸"的教科书级案例。从苛刻的招标条件,到拖欠工程款,再到效率低下的土地征收,处处都显示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不靠谱"本质。
看看人家中国的高铁发展史,从零起步到世界第一,靠的是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精神。不讲虚的,不摆架子,就是实打实地干。这种务实的态度,才是发展的正道。反观印度,总想着不劳而获,想着占便宜,结果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结语
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远见,但更需要务实。高铁梦很美好,但如果不能脚踏实地,不愿意付出相应的代价,那就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印度这次的高铁项目遭遇冷遇,说到底还是因为太过好高骛远,却又不愿意为之付出应有的代价。希望这次的经历能给印度一个深刻的教训,让他们明白,发展是要付出代价的,天上不会掉馅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