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连乡村赶大集,逛了两小时,花了68!很多东西城里买不到

民生   2024-05-11 15:56   辽宁  


在大连,去乡村赶大集是一种什么体验,前几天我特意去了一趟,感觉还是和想象中不太一样。
 
这个农村大集是庄河市光明山镇的大集,集市在镇政府东侧,地处热闹的镇中心地带,集市是在一条固定的街道(土路)上,呈“门”字行,这块场地平时闲置,只有农历逢五逢十的日子作为集市开放,几十年都没变过。
 


虽然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迭代,别的商业模式也是层出不穷,但乡村大集依然很好的保留了下来,而且一直沿用原有的风格。


01

庄河人特别能起早,因此赶集的人也普遍都早,七八点是最热闹的时候,到上午十点多钟,集市基本就快结束了。
 
每逢大集,十里八乡的人,有事没事的都会过来赶集,凑一凑热闹。集市上的人还真不少,不次于大连的早市。听说还有人特意从市内过来,淘一些农村的土特产,比如农村的鸡蛋、农村的猪肉,施农家肥的蔬菜,口感肯定要比批发市场买来的好得多。
 


乡村大集从穿的吃的用的,只要是能挣钱,卖什么的都有,种类丰富程度一点也不比城里的早市少。尤其是卖吃的特别多,各种水果,现熬的羊汤、现炸的油条麻花、各种点心、凉拌菜、烤鸭、鸡翅鸡柳鸡胗、肉串,还有现场加工的血肠,这个在城里都很少见。
 


大集的海鲜种类也比较丰富,虾爬子、虾、扇贝、蚬子、各种鱼,老百姓餐桌上常见的基本都有,尤其是海蛎子,是庄河的特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庄河地处黄海北岸,海域水凉,这里的海鲜特别鲜,尤其是贝类,应该是大连境内最好的。
 


02


赶乡村大集,最有意思的莫过于淘点农村土特产,这也是最让外地人惊喜的地方。

推荐几样赶大集必买的,买回家肯定不后悔,家里人吃完还都得夸你:

第一个就是土鸡蛋、鸭蛋和鹅蛋,农村的鸡鸭鹅都是散养的,吃五谷杂粮,这些都是按个卖,一枚土鸡蛋2元左右,鸭蛋和鹅蛋更贵,就这个价,听说有时候还买不到呢。



这些拿着小筐小篓来卖蛋的,基本都是自己家产的,有的是吃不了,大部分是舍不得吃,过来卖个好价钱,补贴一下家用。

第二个就是农村自家做的大豆腐,老式做法,吃起来味道特别浓厚。以前过年前家家户户都要做,提前把黄豆泡好,用机器磨碎,然后用大铁锅熬,用卤水点成豆腐脑,最后再用大石板压成豆腐。这种豆腐切成块,炖大白菜特别好吃。



由于很受欢迎,集市上有好几家卖的,基本都是专业做豆腐十几年了,赶一次集市卖个几百斤不在话下。这么厚实的大豆腐,看着就很诱人。

第三个就是自家大棚种的蔬菜了。这里卖菜不像城里早市那么多摊位,种类也没那么全,看地上摆着一小堆一小堆的,就芸豆等三两样的,那基本就是自家草莓(蓝莓)大棚里种的了。虽然不是应季蔬菜,但味道特别正。



另外还有山野菜,这个可遇不可求,需要七点来钟就到集市碰碰运气,晚了肯定不行。我去的时候是8点半,已经很难见到卖野菜的人了。




03
 
在以前,农村物资非常匮乏,离市内又比较远,所以很多东西只能在集市上买到,即使在现在物流高度发达,但很多快递只配送到镇内的快递点。



所以,在乡下要是买点吃的穿的用的,除了酱油醋这种小物品外,其它大部分东西都得到镇里买,因为大集的东西可以货比三家,更加物美价廉,所以很多人都等着赶集的时候再一起买。
 
在那个年代,农村也有很多人靠赶集为生的都发家了,也是村里跻身万元户的第一批买卖人,谁家里有这样一个做买卖的亲戚,别人家都很羡慕,孩子们都很开心,因为经常可以吃到亲戚从集市上带回来的小吃。
 


集市上吃的生意很红火,但穿着打扮的生意却大不如以前。由于网购的普及,这里服装种类的匮乏已经满足不了农村人的需求,很多人会在网上挑选自己喜欢的衣服,只有不会上网的老年人,才会在这里选衣服。



04

达叔是在农村长大的,对于每一个在农村长大的人来说,赶大集是一抹永不褪色的记忆。小时候家里比较穷,赶集都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

儿时见过的最大世面,就是乡村的大集了。

每年年底,家家户户都要赶一回大集,因为要置办年货。

我家到集市骑车大概20多分钟,我印象很深刻,赶集前母亲给我换一身只有在正式场合才穿的衣服,不一定新,但一定很干净,这是因为在集市上会遇到很多熟人。



那个时候赶集,有赶驴车马车的,我家里唯一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爸爸骑车载着我和妈妈,我坐在横梁上,妈妈等着自行车骑起来后,再跟着车跑几步,坐在后座上,有时一次不成功还得跑好几次。车把上还挂着一个只有赶集这种场合才用的,用彩色塑料条编织的筐。

还没到集市,小商小贩的吆喝声远远的就传了过来。那时候的集市,比现在要热闹多了,人挤人,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不像现在以老年人居多。



逛集市时,我就跟在爸爸后面,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心里总是幻想着家长能给我买。但幻想终归是幻想,以家里当时的条件,过年能买套新衣服就很不错了。


05

记得那时候大人们与商贩讲价,绝对是堪称一绝!几块钱的东西,能砍去一大半,尤其是衣服,一般都是“要价60,诚心买40,最后能讲到20成交。”



所以谁家里有能讲价的亲戚,也很受欢迎,有时会专门邀请过来帮着讲价,一番唇枪舌剑的较量,摊主便败下阵来。讲完价以后,亲戚脸上还会不自觉洋溢出一种那个年代少有的自豪,这也许就是真实的生活味道。


那个时候,赶集不仅仅是购物,经常会在集市上巧遇远房亲戚,或是几年未见的老邻居、老姐妹,那个年代没有手机电话,见一面不容易,大家都有说不完的话,聊聊家长里短,看看身体近况,或在集市上碰到熟人相视一笑,寒暄几句,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



有时一唠就小半天,直到集市上的人和声音一起消失在午后的阳光里,刚刚还人声鼎沸的大街上,只有残余的垃圾和几只流浪狗在溜达。

那时候虽然很穷,但每天都过的很开心,去赶集即使什么也没买,溜达溜达也算满足一个小心愿,感觉很幸福,能开心一整天。



现在普遍经济条件都好了,大家不管需不需要买的啥,都要去大集上遛一遛,但随着农村人口外流,农村也只剩一些老人了,虽说如今的农村集市上没有以前那样氛围浓烈,但好在至今依然保持着那份原汁原味。

小时候的美好太多了,满满的都是回忆,那时候虽然物质匮乏,可是快乐多多。现在的孩子什么都有,可是快乐有多少?



最近几年,我也有一个切身的体会,那就是过惯了城市快节奏生活,开始向往村庄生活,或许是更喜欢农村里那种接地气的生活韵味。

有人说:“城里只有工作,老家才有生活”,长大后才发现那个平平无奇的小村庄里,藏着最惬意的生活也藏着最踏实的幸福。

看看哪天还有农村大集,约着家人,一起去逛逛吧!


雉雊麦苗秀,

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

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

怅然吟式微。



能看到这里的读者都是缘分,感谢您对达叔的认可和支持。


码字不易,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击下方“赞赏”按钮,给我一份小小鼓励,谢谢!


我是达叔,

只要您不嫌弃,

我愿意一直写下去,

把最真实的大连献给您。


走遍大连
没事瞎溜达协会/推荐刊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