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女性遇上备孕

健康   2025-02-05 10:01   江苏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在事业稳定后再考虑生育。然而,当面临“高龄”时,很多人开始感到焦虑和迷茫:高龄备孕真的很难吗?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高龄的我顺利怀孕呢?

高龄女性遇上备孕

孟慧 助理研究员

江苏省人民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江苏省妇幼保健院)

生殖医学中心


高龄女性的备孕

    从生殖医学的角度,35岁以上的女性可以被称为“高龄”。那么,为什么这个年龄节点如此关键呢?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女性在生理上会面临以下几个挑战:

01

卵子困境

    女性卵巢储备随着年龄增长而锐减。35岁堪称一道分水岭,此后卵泡数量与卵子质量仿佛坐上了滑梯,断崖式下滑。与此同时,卵子在发育和分裂过程中出错的概率则反向上升,导致卵子非整倍体率增加,胚胎染色体异常风险随之增加。比如常见的唐氏综合征,即胎儿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在40岁孕妇群体中的发生率一下子跃升至 1/106,到了45岁,更是高达 1/30。这些高龄导致的异常不仅容易引发流产,还会致使胎儿出现各种畸形,严重威胁着每一次珍贵的生育机会。

02

妊娠风险攀升

    即使高龄女性备孕成功,孕期之路也绝非坦途。妊娠期的母体就像一台超负荷运转的机器,可能会导致原有病情加重,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也极易趁虚而入,从而引发新的病症。妊娠期并发症,如子痫前期、胎盘早剥等风险也不容小觑。从胎儿角度看,由于卵子质量欠佳,染色体异常引发出生缺陷风险随之上升,缺陷患儿的出生无疑会给期待新生命降临的家庭带来沉重打击与挑战。


高龄女性备孕策略

01

精准评估卵巢储备

    高龄备孕的女性需综合考量年龄、生殖内分泌激素(如卵泡刺激素 FSH、雌二醇 E2、抗苗勒氏管激素 AMH 等)以及卵巢窦卵泡计数(AFC)等指标,从而精准预测卵巢的功能状态,帮助医生规划下一步诊疗计划。



02

优化助孕方案

    促排卵策略:高龄女性卵巢储备各异,促排卵方案需量体裁衣。若卵巢储备尚可,初期可尝试常规控制性促排卵方案,目标在于获得质量和数量俱佳的卵子,充分发掘卵巢潜能;但对于多次促排卵未孕或卵巢功能已明显衰竭的姐妹,则不再以追求卵子数量为目标,微刺激方案则更为妥当。这种温和的刺激方式,恰似轻拂琴弦,在减少卵巢过度刺激的同时静静等待优质卵子的成熟。高龄女性采用微刺激方案,虽说每次获卵数量相对较少,但可通过多个周期积攒 “优质种子”。研究表明,累计获取约8枚卵子时,便极有可能迎来活产。而且,微刺激方案还具有经济优势,对高龄女性不失为优选。

    PGT-A 技术: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 非整倍体筛查(PGT - A),属于三代试管婴儿的技术。PGT-A能够筛选出染色体正常的胚胎,从而有效降低因为胚胎染色体异常相关的流产风险,一定程度上提升移植的成功率与效率。不过,PGT-A这把 “利刃” 也并非十全十美,它的缺点同样不容小觑,胚胎活检及后续冻融操作,如同一场小型 “手术”,对高龄女性的胚胎存在潜在损害,存在无可移植胚胎的可能,周期取消率相对较高;此外,对于PGT结果诊断为“嵌合体”的胚胎,是弃之不用继续取卵,还是承担风险尝试移植,也值得商榷;再者,PGT周期中不菲的促排卵及胚胎检测费用也让不少家庭望而却步。所以,到底要不要PGT,需要医生与患者充分权衡利弊,仔细斟酌。毕竟目前对于PGT-A是否能提升高龄女性助孕的累积活产率尚无定论。


03

多学科协同保障

    高龄女性的备孕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内科疾病如影随形。这时候,就需要多学科协作。妇产科医生、生殖内分泌专家、胚胎学家,需要与内外专科医生携手,组成超强 “联盟”。专科医生们凭借专业知识,精准评估病情,巧妙用药,把剂量控制在既能有效控制原发疾病,又对胎儿相对安全无害的微妙平衡点,以最小的有效药量控制病情,为孕期母婴保驾护航。





总结

    虽然人类的寿命不断延长,但生殖年龄并未显著增长。虽有试管婴儿等技术的辅助,但高龄女性的不孕仍是世界难题。我们提倡女性适龄生育,适应自然界生命繁衍的规律,更好的实现母儿健康。


审核丨赵涵、刁飞扬

文字&统筹丨孟慧

编辑丨鲁南


江苏省人医生殖中心
你成功才是我们成功!江苏省人医生殖中心是卫生部批准开展助孕技术的医疗机构,专业治疗各种不孕不育症,优势项目包括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微刺激和自然周期的体外受精技术等,为广大的不孕不育夫妇提供优质和便捷的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