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是一个公共健康问题,尽管也有许多肥胖的女性能够怀孕,但与体重正常甚至超重范围的女性相比,肥胖女性更难怀孕,发生流产和死胎的风险增加。
肥胖真的对生育有影响吗?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生殖中心:夏心如 主治医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5)的定义,当体重指数(BMI)大于30kg/m2时,称为肥胖。肥胖与许多健康问题相关,包括高血压、II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脑卒中、哮喘和关节炎等。
肥胖会影响身体的许多系统,包括生殖系统。据报道,肥胖女性的不孕率高出正常或超重女性3倍。肥胖与生育能力下降相关的机制是复杂的。主要是由于月经的改变和排卵障碍。
1、影响月经周期
研究人员发现,与BMI小于25 kg/m2的女性相比,BMI大于25 kg/m2的女性可能有较长的卵泡期,较短的黄体期,以及较低的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黄体酮(P)水平。这些激素变化可导致卵母细胞质量下降,子宫内膜容受性受损,月经不规律。
3、自然流产风险增加
肥胖患者可能存在性激素紊乱、代谢失调等病理变化,其中高黄体生成素(LH)、高雄激素(T)、糖耐量受损,黄体功能不全,和血栓形成倾向等,被认为是自然流产率增高的独立高危因素。
尽管肥胖会对女性的生育产生负面影响,但可以采取干预措施,减轻体重,尽量增加受孕机会。
1、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生活方式改善已成为肥胖患者干预治疗的普遍共识,是肥胖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研究人员发现,减少热量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结合体育锻炼,改善了月经周期的规律性。有研究显示,肥胖的不孕妇女在接受试管婴儿助孕前进行体育锻炼,会改善受孕结局。胚胎着床率、妊娠率、和活产率都随着体育锻炼的增加而增加。以减重为目标的饮食、运动生活方式干预应该先于药物治疗;强调从认知行为上改变肥胖的思维模式是长期体重管理的关键。
2、药物干预
二甲双胍在世界范围内被用作IVF方案的辅助用药,二甲双胍可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外周组织如脂肪、骨骼肌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研究人员发现,服用二甲双胍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女性体重明显下降。在尝试受孕前接受二甲双胍预处理3个月的肥胖女性中,妊娠率和活产率都有所提高。2018年我国PCOS诊疗指南中推荐,对PCOS伴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应用二甲双胍作为促排卵前的预治疗。
3、手术干预
对调整生活方式、辅助药物均效果欠佳的严重肥胖患者,可考虑行减重手术。适用于BMI大于40kg/m2,没有合并症,或者BMI大于35kg/m2伴合并症,如慢性高血压、II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睡眠呼吸暂停和脑卒中等。主要的手术方式为胃旁路术、胃束带术、或袖状胃切除术等。
减肥手术还可以改善肥胖妇女的妊娠结局。随着BMI的降低,排卵得到恢复或变得更有规律。
尽管手术被认为是治疗肥胖的有效方法,但应避免术后1年内以及体重快速下降期间怀孕。
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在试管婴儿助孕前12周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减重6.6kg,活产率比对照组高(44%:14%),且助孕周期短(2个周期:4个周期)。
另有研究表明,孕前5-6个月适当减重5%-10%,可能会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同时还表明在进入IVF周期前12周能减重是比较有效的。
在怀孕之前解决体重问题,将有利于提高受孕效率,改善妊娠结局。改变饮食和生活方式应该量身定制,以满足个人的偏好和体重管理的目标。不孕女性的目标不仅仅是怀孕,更是安全、足月、活产,以及远期的健康。因此,实现和保持体重指数在正常范围内就显得尤为重要。
审核 / 刁飞扬
统稿 & 编辑 / 孟慧 石榴
图片 / 摄图网
(以上为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标明出自“江苏省人医生殖中心”,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