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故事】第48期: 结构疲劳专家——高镇同

文化   2024-11-29 19:52   天津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大家好!上一期我们讲述了我国钢铁冶金专家张寿荣的故事,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结构疲劳专家高镇同院士 

高镇同1928年11月生于北京,原籍江西省都昌。历任材料力学实验室主任、固体力学研究所所长等职。我国著名结构疲劳与可靠性专家、教育家,也是我国飞机结构寿命可靠性领域的开拓者与奠基人。

NEXT

1946年,高镇同考入北洋大学航空系学习,由于当时的中国没有自己的航空工业,“毕业即失业”成了当时每个航空专业学生。在那一代人的青春年华里,高镇同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起白手起家,开始了我国飞机结构寿命可靠性领域的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十分注重飞行器的研究制造,飞机制造业刚刚起步。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制造飞机,对后续的飞机疲劳问题并没有足够意识。高镇同调任到新成立的北京航空学院担任材料力学讲师。1954年,英国《泰晤士报》的报道引起了他的关注,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称:“有两架英国彗星号,在空中凌空断裂解体,机上100多人全部死亡”。

这个报道也成为高镇同对飞机疲劳感兴趣的开始,疲劳一词为何会与飞机安全联系在一起,通俗点说,就是一根铁丝在一个点上不断折弯而折断,就是钢丝材料疲劳的表现。将这一现象放到受力复杂的飞机上,就会使机体材料产生裂纹,长此以往,就会产生断裂。疲劳被称为机械构件的致命杀手,所以摸准飞机疲劳的命脉,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架飞机的寿命。

NEXT

高镇同在1952年筹建我国第一个材料力学试验室,从最基础的试验做起,并着手翻译国外的疲劳学著作,从零开始逐步完善我国自己的疲劳学理论体系。

上世纪70年代,我国发生一起直升机高空坠毁事件,机上人员全部遇难。作为事故分析小组成员,高镇同调查发现,失事原因在于旋翼系统轴颈疲劳破坏。

“要提高飞机结构的疲劳强度、科学合理地确定飞机使用寿命!”高镇同根据多年经验,率先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飞机结构可靠性定寿延寿理论,将飞机的使用寿命从1400~1800飞行小时延长到3000飞行小时,涉及歼击机、轰炸机、客机、运输机、直升机等20多种飞机型号,数量多达数千架,经济效益达数百亿元。

1991年,高镇同当选中科院院士,他培养的6位学生后来也荣膺院士殊荣,“一门六院士”,在科研界可谓绝无仅有。    高老将一生心血洒落祖国大地,换来了蓬勃的航空航天事业。如今,我们能乘坐自主研发的飞机翱翔天际,全仰赖他这样为国攻关的巨星。正是他们,以薪火相传的精神,筑就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高镇同院士:“一门六院士”,助数千架飞机“延寿”

航空工业档案馆 航空记忆:高镇同—结构疲劳专家

文字编辑、校对:邢瀚文

审核:王静

END
往期回顾

REVIEW

【科学家故事】第47期:著名钢铁冶金专家—— 张寿荣

【科学家故事】第46期我国导弹总体设计专家——刘宝镛

【科学家故事】第45期:中国钻探之父——刘广志



天津科学技术馆
天津科学技术馆于1995年元旦正式向社会开放,其中常设展厅面积1万平方米。其建筑规模、展品数量、服务功能,具有国内先进水平,是中国大陆地区最早建成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科普设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