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个小气鬼” 这句话对孩子的杀伤力有多大?

教育   母婴育儿   2025-01-21 07:55   湖南  


文丨鱼爸     图片来源美素图库


1


有一天,在小区的篮球场陪小小鱼练拍球。
看到有几位妈妈也带着孩子在那玩耍。
有一个三岁左右的小男孩抱着篮球,另外一个孩子也想要。
“给妹妹玩一会,好不好?”一位妈妈说。

可是小男孩就是不肯。
“给妹妹玩一下,就还给你的。”他妈妈也在劝他。
他这时干脆抱着球跑开了。

“真是小气鬼,哥哥就是个小气鬼,不跟他玩”小男孩的妈妈这时跟小女孩说。
后来觉得孩子好像不在乎,又一起走了。
还跟孩子说:“不把球给妹妹玩,等会妹妹的东西你也不要玩。”

妈妈还在那强调了好几遍。
可孩子就是不愿意跟小伙伴分享。
这样的情形是不是很熟悉,孩子的表现总是差不多。
而父母的处理方式却是各不相同。
不同的处理方式,往往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收获不一样的孩子。


2


还记得有一次,带着4岁多的小小鱼在外婆那边玩。
有一个小表弟,家里有一部好玩的大挖机。
孩子们都喜欢这个。

那天我们去做客,儿子就看见了这挖机,拉着我的手想去玩。
没想到他才一碰到,那个两岁多的小表弟就过来了,大哭起来,不准他玩。
他一下子愣住了,看着我。

姨妈过来一瞧,想抱着小弟弟,跟他说:“哥哥是客人,给哥哥玩吧!”
可孩子就是不肯,哭得更大声了。
我跟儿子说,要不先不玩了,弟弟不愿意分享。
他也有点不高兴地站在那。

来了好几个亲戚哄小弟弟,都无果。
我跟他爸爸说:“没事呢,这个年龄的孩子,都是这样的情况。”
他爸爸拉着他,然后推着车。

最后小弟弟把车推到了自己房间,然后关上门,哭声才止住。
那次我真的见识到了小家伙不想分享自己的东西,做出了这么大的努力。
大人们费尽心机,可孩子没有让步。
因为这是他们成长的重要一步。

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孩子的这种“不分享”的行为,其实是很正常的。
有研究者称为“物权意识敏感期”,这样比较好理解。

但是,要明白这个物权意识的产生,我们先要去了解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建立

因为只有“我”的出现,然后开始有了“我的”这个概念。
接下来孩子就会去拼命地去证明“我”、感受“我”,开始有了我们说的物权意识。
 
一般孩子在1岁半到3岁之间会出现自我意识萌芽,他们最先发现原来自己跟妈妈不是一体的,原来妈妈是能够动的,能消失不见又会出现的,而我自己,我能摸到自己的小脚,我能吃到自己的小手。

他们开始认识自己的一切,发现自己能够控制自己的身体,也能按照需求调节自己的声音,比如不高兴,我就大哭一场。

慢慢地,孩子对自己的物品也有了感受,发现这是我的东西,跟我的身体一样,是我的。
我要保护这些东西,谁也不能动。
 
每个孩子都会有这个阶段,只是出现的时间不一样。
主要表现之一就是说“我的”、“不”、“攻击”。
所以你要这个阶段的孩子把“我的”东西给别人玩,他们会说“不”,如果你坚持,他们就会伸手打你或者要东西的那个小伙伴了。
他们会在乎“我的”跟“你的”之间的区别,开始划清界限。

在婴幼儿阶段,表现地更加直接,没有任何的掩饰,不需要看爸爸妈妈的脸色,也不会顾及其他人的想法。
他们通过最原始的哭和打闹来表达自我、还有自己的态度。
所以,你能理解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分享了吧。
还会怪他们是小气吗?
 
如果强行地去改变孩子的这种心理成长轨迹。
最后只会让孩子出现更多的问题。


3


那父母怎么陪伴孩子渡过这个心理阶段,最后能大大方方地跟好朋友分享自己的物品呢?根据不同的阶段来给一些建议。
 
第一个阶段是不分享阶段。
在最初的时候,比如孩子一两岁,甚至到了三岁的时候,他们有一段时间是拒绝分享的。

这个时候,他们一定会尽全力保护自己的物品,任何人不能拿走。
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的这种不分享——孩子这样做没关系,不强迫。
因为分享应该是自觉自愿,而不是被强迫的。
不分享也是孩子自己的权利,不应该被指责。
 
可以告诉孩子,你自己的东西可以自己保管,就是你的,你可以决定分享,也可以不分享,爸爸妈妈都支持你的决定。
 
然后不要说太多的道理了。
等待他们的变化吧。
 
孩子只有在最初的"物权意识敏感期"获得了父母足够尊重和安全感,它们今后才能更主动地去分享。
 
第二个阶段是试探阶段,孩子们会试着分享。
比如他们愿意把物品跟自己的爸爸妈妈分享。
因为他们相信爸爸妈妈会还给自己,让给自己,跟自己一起保护。
这时父母可以去鼓励孩子去分享,当然前提一定要确保孩子分享的东西能拿回来。

所以一开始可以找可以信赖的人来练习。
比如爷爷奶奶,或者哥哥姐姐(因为大孩子不一定跟宝宝抢他的挖机,不过也要提前说好。)

让孩子看到物品分享给了其他人,并不意味着失去,还会回来的。
让孩子感觉到分享其实是件快乐的事,因为可以一起玩,玩的更开心啊。
 
当孩子交流理解能力强一点之后,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去换位思考:假如我是他的话,会怎么想?是不是也一样想要呢?
同时让孩子去感受:自己的东西不给其他孩子,但是也不能去抢夺其他孩子的东西,你可以去交换,这样你能玩他的,他也能玩你的,愿不愿意呢?


一定不要催地太急,给他们准备的时间。



4


如果父母的引导到位了。
有一天,孩子终会走到乐于分享的阶段。
真正得到了满足和尊重的孩子,最后都会乐于分享。
因为你让孩子得到了足够的安全感。
他们觉得自己的玩具自己可以安排,可以做主的。
慢慢的,他们就能放心地去分享了。
 
不过就是到了这个阶段,有些东西孩子还是不会分享。
比如小小鱼的恐龙,是任何人都不能拿走的。
他可以跟你一起玩,但是不能拿走。
 
我们也会尊重他的意思,他的玩具都是他做主。
有的妈妈觉得反正孩子不知道,那就悄悄送人就好啦。
其实这是很不好的。

就算哪天家里来了客人,孩子不在家,你送点玩具给亲戚孩子。
也要好好思量一下这些东西对孩子的重要性。
有的东西,你以为孩子放在房间里或者盒子里没玩,就是不要了?或者忘记了?
不!
他们只是被孩子安置在了那里。
 
有一次,我把小小鱼的一些散装积木装了一点,送给他的一个小表弟。
小家伙也是临时玩一下。
但是恐龙玩具,我一只也没有动。

等他回家后,我告诉他,因为你上学去了,小弟弟在医院不好玩,爸爸将你的一些散装积木送了一点给弟弟,应该没关系吧,你是大方的哥哥啦!当然,你的恐龙我可是一只也没有拿走哦。

他说没关系,愿意送一点积木给弟弟,希望他早点好起来。
 
养孩子的路上,你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一面。
他们成长的路,如此不同,却有如此相同。
我们常常说爱孩子,那么,在说爱之前,一定要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尊重他们

(本文为鱼爸原创, 图来源网络,公众号转载可联系授权,欢迎个人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新书《真希望我爸爸读过这本书》热售中,点击下方小程序可参团购买,谢谢支持,一起成长。


支持原创就在文末点赞,赞赏鱼爸,欢迎留言!
所见到的,也许就是朋友需要的!分享吧


你好,我是二胎奶爸,家有“恐龙专家”小小鱼和“车车迷”小小谦,很幸运与你相遇。鱼爸曾是童书编辑,非常喜欢孩子这个神奇的群体,后来回家全职带娃。


每天用心带娃的同时,陪娃读了上千本绘本,也在公众号分享自己真实的育儿及亲子阅读的感受。平日好读书和创作,累计发布了800多篇原创分享,得到了几十万爸妈的关注。


这里没有条条框框的理论,只有真诚地分享。新书《真希望我爸爸读过这本书热售中。靠近我,用心和文字温暖你……


 长按二维码图片关注,回复下方文章前面的数字编号,即可阅读。


下面这8篇文章我猜你会喜欢

201请尊重孩子的磨蹭,大部分父母不知道的秘密

202致每个陪睡的妈妈,全世界欠你一个拥抱

203跟孩子哭穷,到底有多可怕?

205内心强大的孩子是什么样子?

206家有男孩,请好好“说话”

207好好爱那个发脾气的孩子

117养男孩,三岁时需要一个关键转变!

118千万不能错过孩子阅读的黄金十年!

120爸爸,决定一个家的温暖!

点击↓阅读原文,有精选好文,点击右下方“在看"打卡分享给朋友们,谢谢

养育男孩
资深童书编辑鱼爸,每天为您原创分享亲子养育常识、亲子阅读推广,已经有700多篇原创干货文章等你。著有畅销书《和孩子一起成长,是最好的教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