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谈养生】全国名中医贾英杰谈节气养生——冬至

健康   2024-12-21 17:01   天津  


日照数九冬至天


清霜风高未辞岁


节气诗词

二十四节气——冬至













《小至》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

吹葭六管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

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

教儿且覆掌中杯。

《至节即事》元·马臻

天街晓色瑞烟浓,

名纸相传尽贺冬。

绣幕家家浑不卷,

呼卢笑语自从容。














节气由来

二十四节气——冬至







冬至,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古称“日短”或“日南至”,是中华民族最早确立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民谚云:“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

冬至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在古代,冬至被视为一年中阴阳转换的关键时刻,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的日子。《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古人认为,冬至之后,白昼渐长,黑夜渐短,象征着阳气回升,万物开始复苏,因此冬至被视为大吉之日,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节气习俗

二十四节气——冬至














祭祀

冬至是祭天的重要日子,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拜天神,表达对自然的尊敬和对未来的祈愿。接着祭拜祖先,以此缅怀先辈,感念他们的恩泽。

饮食

冬至的饮食习俗因地域差异而异,但普遍认为冬至是一年中进补的好时机。俗语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北方地区的人们习惯在这一天吃饺子,认为这样可以避免冬天受到风寒的影响。而在南方,尤其是广东地区,人们则会吃冬至团,这是一种糯米制成的甜点,象征着团圆和圆满。此外,冬至还与多种食物相关联,如馄饨、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这些都是节日期间常见的食品。

穿新衣

在中国古代,人们在冬至时会穿上特定的服装,这些衣服往往具有辟邪或象征吉祥的意义。例如,在冬至这一天,人们可能会穿着黑色的祭服,这与古代五行学说中对季节颜色的搭配有关。

消寒活动

冬至前后,民间还有一些消寒的活动,如绘制九九消寒图,明代《帝京景物略》载:“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记录时间并消磨时光,等待春天的到来。















养生指导

二十四节气——冬至













指导之一:御寒

冬至是“数九”的开始,冬至养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做好防寒保暖。饮食上是进补的好时节,可以温热性质的食物为主,如食用糯米、羊肉、大枣、桂圆、芝麻、韭菜、木耳等,少吃冷饮、海鲜等寒性食物。起居上注意添衣保暖,早晚气温较低或外出时,可戴围巾、帽子来保护头部和颈部,避免寒气入侵。

指导之二:宁神

冬天草木凋零,老年人、久病之人、多情伤感的人,往往触景生情,产生悲伤抑郁的情绪。《黄帝内经》载:“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在冬至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应保持精神愉悦,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要学会调控不良情绪,对于抑郁心中的不良情绪,可通过适当方式发泄出来,以保持豁达乐观、平和心态。

冬至

指导之三:养阴

《内经》有“秋冬养阴”之说,而北方冬季气候一般比较干燥,常有大风天气,因此,滋益阴精也是冬至养生的重要内容。辛辣厚味、烧烤油炸食物少吃为妙,平时多喝水、多吃水果,卧室内要适当通风并注意保持一定的湿度,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百合莲子粥

食材:大米100克、干百合30克、莲子30克,冰糖适量

做法:大米淘净,百合、莲子提前浸泡半小时,同放锅中,加入适量清水,中小火熬煮成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冰糖调味

功效:百合莲子粥能润肺止咳、安神助眠,尤其适合于干咳少痰、心烦失眠者

银耳雪梨汤

食材:银耳20克(泡发后)、雪梨2个,冰糖适量

做法:银耳泡发撕成小朵,加适量清水一起煮,先大火煮开再改小火煲1小时左右,加入雪梨(削皮去核切块),最后根据个人口味添加冰糖调味

功效:润燥养阴的效果


节气养生

二十四节气——冬至













足浴

大家都知道“寒从脚下生”,冬至节气气候寒冷,足底穴位和经络比较多,可以在冬季采用中药足浴的方法起到很好的养生保健作用。足浴时可加入生姜片、艾草等疏通温润的药物,有助于促进气血运行,舒筋活络,颐养五脏六腑,达到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功效。

灸疗

中医讲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属阴,人的身体受到天气的影响也会出现阴盛阳衰状态,各个脏器的生理功能也随之变化,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艾灸选择具有强壮作用的俞穴进行艾灸,利用燃烧着的艾绒产生的热刺激和艾叶的温经止痛作用以温壮元阳,激发经气,调动机体潜能,从而治愈疾病、提高机体抗病与应变能力。建议选择穴位:神阙、命门、阳池、大椎、三阴交。

推拿

揉按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是肾经的起始穴位。将拇指或食指的指端放于足心涌泉穴处,来回按揉,力度适中,以产生酸胀感为度。经常按摩涌泉穴有助于补肾填精、聪耳明目、改善睡眠、增强体质的作用。

三九贴

三九贴,源自中医“冬病夏治、夏病冬防”的治未病理念。古人认为,冬季是自然界阳气最弱、阴气最盛之时,也是人体阳气易于受损、寒邪易于侵袭的时期。因此,在冬至后的三个九天(即一九、二九、三九),以精选中药配方针对人体特定穴位进行敷贴,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增强免疫力之功效。此外,三九贴还能巩固夏季三伏贴的疗效,达到冬夏共治的效果,从而纠正脏腑偏盛或偏衰的状态,使疗效相得益彰。当然,即使夏季错过“三伏贴”,冬天仍然可以贴“三九贴”。

















请为天津中医一附院点个“”,再点个“在看


编辑 | 袁雅楠
校对 | 郭宇
审核 | 东梅 苏玉珂

★ 往期精彩内容★

【建院70周年】守正创新 凝心聚力 砥砺奋进 继往开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办新质生产力赋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大会
【建院70周年】古韵今风 岐黄新篇——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院70周年发展纪实
【重磅】“一附院精神”正式发布
【重磅动态】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士成就展示馆”开馆 云展馆同步上线!





西青院区

南开院区

天津中医一附院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始建于1954年,是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天津市中医医学中心。本订阅号发布医院党建动态、医疗新闻、公益活动、健康科普,致力于提高百姓健康素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