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的首席经济学家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形势将走弱,只有17%的受访者认为经济前景会改善。
对债务和通胀水平上升的担忧削弱了人们对美国短期增长前景的乐观情绪。
欧洲已经接近连续三年呈现最弱的增长前景,74%的受访者预计2025年欧洲经济走势疲弱或非常疲弱。
48%的首席经济学家认为,虽然人们愈发担忧会出现报复性保护主义周期,但全球贸易量仍然会增加。
阅读报告全文,请点击阅读原文。关注2025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请访问世界经济论坛官网。欢迎使用话题标签#2025冬季达沃斯#,在社交媒体上关注和分享年会动态。
世界经济论坛最新发布的《首席经济学家展望》报告显示,全球经济将在2025年面临重大挑战,56%的受访首席经济学家预计经济形势会走弱。只有17%的受访者认为经济形势会改善,但也指出关键地区的不确定性会增加,并认为需要在全球范围内采取谨慎的政策措施。
美国经济似乎会在短期内得以提振——44%的首席经济学家预测美国经济将在2025年实现强劲增长,这一比例远高于去年8月受访之时的15%——但未来一年其他大型经济体的前景仍然没那么乐观。欧洲将连续第三年成为增长最乏力的地区,近四分之三(74%)的受访者预计欧洲增长疲弱或非常疲弱。与此同时,随着消费需求放缓和生产效率走低,中国的经济发展势头预计会减弱,进一步体现了全球复苏的不平衡性和不确定性。
“最新发布的《首席经济学家展望》揭示全球经济正承受巨大压力,”世界经济论坛经济增长与转型总负责人Aengus Collins说。“增长前景正处于几十年来的最低谷,而国内国际政治动态表明经济政策已经变得充满争议。在此背景下,要想激发合作精神,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更多的承诺和创造力。”
美国经济:短期有动力,长期需谨慎
这份新发布的报告强调了近期美国总统大选的重要性,61%的首席经济学家认为大选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不是一次短期的干扰,而是代表着一种长期的转变。贸易、移民、放松监管、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等领域预计会迎来重大变革。首席经济学家对2025年美国增长前景的乐观看法符合其对于近期激励措施和工资上涨的期待。但是,这些经济学家对风险依然保持清醒,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预计公共债务(97%)和通胀(94%)水平会上升。
全球一体化面临更大压力
除了全球增长前景趋缓外,《首席经济学家展望》报告还揭示了世界经济的相互关联性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绝大多数受访者(94%)预计未来三年商品贸易会进一步分化,59%的受访者认为服务贸易也会出现类似的趋势。超过四分之三的受访者相信劳动力流动性会面临更大障碍,而近三分之二的受访者指出技术转让和数据传输将面临更多限制。金融行业将成为一个显著的例外,仅不到一半的受访者(48%)预计分化会加剧,这可能体现了跨境资金流动在现代经济中的关键作用。但是,国内和国际政治动态、供应链重组和安全问题正日益凸显。这些变化可能会在未来三年推高企业经营和消费成本。为了应对日益分化的全球经济,企业采取的对策可能包括重组供应链(91%)、实施区域化运营(90%)和聚焦核心市场(79%)。
贸易展望:应对上升的压力
近半数(48%)的首席经济学家预计2025年全球贸易量会增加,凸显了全球商业的韧性。但是,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大国之间和全球范围的贸易冲突会加剧。保护主义成为推动全球贸易格局持续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他重要因素包括冲突、制裁和对国家安全的担忧等。约82%的受访者认为未来三年贸易区域化会进一步增强,并会逐渐从商品贸易影响到服务贸易。
关于《首席经济学家展望》报告
《首席经济学家展望》报告由世界经济论坛新经济与社会中心组织编制,主要依据最新的政策动态研究以及论坛对公共和私营部门一流首席经济学家的咨询和意见调查。报告旨在总结当前经济形势的新特征,确定决策者和商业领袖的下一步重点行动,助力应对全球经济面临的多重冲击。最新版报告采用的意见调查于2024年11月底完成。
《首席经济学家展望》为世界经济论坛“未来增长”倡议提供支持,倡议将主导开展为期两年的工作,旨在激发讨论和行动,探寻经济增长的新路径,支持决策者平衡增长、创新、包容、韧性和可持续发展目标。详细了解“未来增长”倡议,请访问
https://initiatives.weforum.org/future-of-growth-initiative/home。
关于2025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
2025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将于1月20-24日在瑞士达沃斯-克洛斯特斯举行,届时将召集全球领袖探讨“智能时代的合作”这一主题。年会将致力于促进新合作和催生新洞察,在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塑造一个更可持续、更包容的未来,并重点关注五大领域:重新构想增长、智能时代的产业、投资于人、保卫地球和重建信任。访问世界经济论坛官网,了解更多年会信息。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申请转载请在文末或公众号留言。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旨在集合各方观点讨论全球、区域及行业性重要话题。
欢迎在微博、微信视频号、抖音和小红书关注
“世界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