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两代愚公人,换得一片绿

文化   文化   2024-11-03 10:04   北京  

“带领家人进沙滩,住进了沙窝旋。治住了沙坡头,不让黄沙走。绝不让黄沙上墙头,后代们有盼头。”这是甘肃武威市凉州区长城镇红水村村民王天昌自创的《治沙歌》片段。20余年来,他与儿子王银吉坚守在这里,压沙植树,诠释着现代愚公精神,让不毛之地成为生机盎然的绿洲。


两代愚公人,换得一片绿

编绘 / 周松林


1. 甘肃武威古称凉州,我国四大沙漠之一的腾格里沙漠横亘其中,土地荒漠化严重。在这片沙漠腹地,有一片花棒、梭梭、榆树、沙枣树等耐旱植物组成的绿色海洋,阻断了沙漠前进的“脚步”,守护着农田和家园。让这片沙漠变成绿洲的正是“治沙英雄”王天昌、王银吉父子。


2. 20世纪80年代,王天昌一家到腾格里沙漠边缘的红水村定居。红水村四季风沙肆虐,头天种的庄稼一个晚上就被风沙掩埋。“大风一起不见天,沙骑墙头驴上房;一茬庄稼种三遍,大风绝收小风歉”是当地形容沙尘天气的顺口溜,可见生态的恶化。“我的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土地要是没了,就没活路了。”在一场沙尘暴过后,王银吉看着被沙打得七零八落的庄稼,坐在地埂上反复想:人活着,总要有个盼头,是该做点什么了。1999年正值国家大力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借着这股政策的东风,王天昌、王银吉父子横下心,决定挑战沙漠,誓将沙漠变绿洲。


3. 他们最初在一个叫“庙儿墩”的沙窝区开始种树。“这么大的沙漠一两个人还想治沙,简直是天方夜谭!”当时村民冷嘲热讽。“拿钱去种树,家里吃什么?”王银吉的母亲也极力反对。父子俩就当什么也没听见,带上帐篷和锅碗瓢盆,拉着压沙用的麦草,来到距离村庄三公里外的沙漠腹地,开始了之后持续20年的治沙之路。


4. 种树治沙并没有那么容易。因为环境恶劣,头一天挖好的树坑,一夜间就被风沙填满,前一天刚种好的树,第二天不是树苗根部祼露就是被风沙连根拔起枯死。父子二人种下去的2000多棵树苗,只存活了100多棵。5%的树苗成活率让二人的付出几乎付诸东流。“沙漠种树难,难于上青天,心里确实有点低落。”王银吉回忆说,“但是没法子也要找法子,我就不信在沙漠不能种起树来。”他们在请教专家后,潜心观察流沙和风向,寻找适宜种植的坡面,一遍遍实践、找问题。第二年,植被成活率提高到70%以上,父子二人成功治理了四五十亩沙地。


5. 王银吉的母亲和妻子虽然一开始都不支持父子二人的做法,可是真正开始种树的时候却用实际行动支持着他们。她们是家里的后勤保障,一日三餐和琐碎家务全得靠她们。20多年以来,为方便治沙,王天昌和王银吉一家四季风餐露宿。被子和枕头上全是厚厚的沙尘,碗底也有一层沙。条件虽然艰难困苦,但一家人相互扶持鼓励,一步一个脚印地坚守在广袤无垠的沙海之中。


6. 最开始治沙的时候,没有交通工具,王银吉父子凑够8000元钱,购买了两峰大骆驼,每头骆驼身上捆上两个大桶来回驮水和麦草。后来随着条件的改善,一家人才用上机动三轮和卡车。正是在“决不让黄沙上墙头,誓要将黄沙变绿洲”愚公精神的引领下,他们躬身铺草、挥锹填沙······从早到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脸庞晒得黝黑,皮肤变得粗糙。


7. 遭受风沙侵害的乡亲们被王银吉一家的付出和坚持所感动,从那一片片越来越多的绿色中,看到了改善生活环境的希望,坚定了与流沙做斗争的信心,他们也开始投入到压沙植树中。昔日风沙肆虐之地,而今成了林草丰茂的绿地。沙少了,风小了,地下水位上升了,时不时也有野生动物出没了。


8. 根据多年的种植经验,王银吉还发明了“沙木枪”:一头像锄头,用于刨开表面的干沙;另一头像长矛,可以在沙地钻出一个小洞,把水倒入洞里,再迅速把干沙埋上。这一发明极大地提升了植被成活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只想多栽些树,在改变家乡的面貌中尽一点力,为子孙后代的生存留一点东西。我有个小目标,就是再奋斗几年,争取绿化1万亩沙地。”王银吉动情地说道。他们一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望着一片绿色,改造着家乡的生态,践行着中国梦的理念。



更多精彩详见《连环画报》

欢迎订购《连环画报》!

订阅方式

1 官方微店购买:点击图片进入“人美商城”购买

2 邮局订购:可在当地邮局订购,邮发代号:2-146



人美邀您加入读者交流群


读者交流群

福利发不停

有机会获得书刊等礼品。


活动优先选

有机会参与人美举办的各项活动。

扫码添加人小美进群



人美融媒体编辑平台

责任编辑:江冉



- END -




 商业合作或投稿

联系电话 010-67517860

 邮箱:rm_rmt@163.com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人美
汇集人民美术出版社“人美书城”“人美教育”“人美艺术”三大平台信息,讲述艺术故事、艺术创造者以及爱艺术的人的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