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钢股份鲅鱼圈钢铁分公司总经理 王若钢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是培育绿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要求。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关于碳业务的系列部署不仅体现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决心,也为我国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转型指明了方向。鲅鱼圈分公司在鞍钢集团、鞍山钢铁的有力指导下,积极探索、努力实践,紧扣目标要求,坚持科学谋划,以“双碳”工作为总牵引,以“钢铁行业能效标杆三年行动方案”为目标,从组织架构、任务分配、过程监督等方面进行再部署、再落实。全面推进“极致能效”工程。2023年,鲅鱼圈分公司炼焦工序降低能耗11.33kgce/t,高炉工序降低能耗1.04kgce/t,转炉工序降低能耗约7.08kgce/t,均达到标杆值,吨钢动力成本降低10.3元,实现了企业经济利益与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
鲅鱼圈分公司作为行业首批“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厂培育企业”进行公示,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对鲅鱼圈分公司极致能效工作的高度肯定,展现了鲅鱼圈分公司在持续推动绿色制造,建立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绿色制造体系等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鲅鱼圈分公司将以此为契机,把绿色低碳发展这张蓝图一绘到底,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现代化沿海绿色钢铁样板工厂。
鲅鱼圈分公司建设之初摒弃了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的“三高一低”的发展模式,秉承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绿色的“3R+G”原则,采用紧凑型、台阶式“L”型工艺布局,厂区吨钢用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立铁素资源、能源循环、水资源循环、固体次生物资源化的综合利用体系,水资源循环率达到98.3%;CCPP燃气发电、转炉饱和蒸汽发电、CDQ发电、TRT和烧结余热发电等构成的余能余热发电系统,实现了生产过程余能高效回收;通过中钢协组织的“压缩空气高能效专题技术对接会”“副产煤气高效利用技术对接会”,改造高效空压机和零气耗干燥器5台,压缩空气系统实现了铁前和钢轧两个系统联网,降低管网压力60kPa,停运2台900kW空压机,年节电创效800多万元。新建设135MW超超临界煤气发电机组,淘汰两台次高温次高压煤气发电机组,效率提升18%,能效得到了再提升;不断强化绿色清洁能源使用,风能、太阳能在分公司得到深度利用,清洁能源累计发电11612kW·h,减少标煤消耗3.62万吨。
敢于出招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在能效标杆示范厂培育、评估、验收的整个过程中,鲅鱼圈分公司以“三清单、两标准、一数据填报系统”为指引,通过能效评估、能效对标、节能诊断和技术创新等手段,深入推进单体设备节能、系统节能、物质流和能量流智能协同节能,促进节能降耗达到标杆水平。期间,重点对焦化、高炉、转炉、能源计量、化检验等21项指标进行监督管理,统一核算口径41处,完善了新的深层次能源管理指标要素18项。编制分公司16种能源介质计量网络图,规范能源计量一、二级台账共438台套、三级计量台账514台套。应用精准计量技术,对在线工艺的输入输出逻辑的合理性和根元素平衡分析两个维度与计量数据进行验证,保证了能量回收的准确性。深入推进“智慧能效”新模式,以大数据、5G、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支撑,制定“6431”智慧透明工厂规划,开发能耗分析模型,运用智能管理平台对各能源机组相关数据、风电运行状态进行动态分析,进一步提高能源数据治理能力,将能源管理由被动变主动,实现能源管理最佳化。建成5500线虚拟仿真工厂,使基于数据驱动的生产运行、物料跟踪、设备运行和能源消耗等管理“可视化”。构建能源产业循环经济链,既形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参与的多能互补用能结构,又以钢化联产、钢电协同为抓手,推动以化固碳,协同降碳。
在中钢协精准把脉、悉心指导下,2022年12月9日,鲅鱼圈分公司成为全国首批“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厂培育企业”,标志着分公司极致能效工程正式迈入“快车道”。坚持高位推进、精准施策,鲅鱼圈分公司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组建极致能效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制定《极致能效工作规划》,明确“作战图”、踏准“路线图”,对能源管理制度体系进行了全面梳理和修改完善。同时,以能源动力部16名管理人员为班底,抽调公司内部生产、设备、精益等部门核心人员,组建一支45人的极致能效工作推进工作组,形成能源管理一张网,全面推进极致能效创建工作,为极致能效全员攻坚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全力打通能效标杆验收“最后一公里”。验收期间,中钢协专家组对鲅鱼圈分公司极致能效工程推进效果、精细管理水平给予高度评价,同时对能源管理水平、能源计量、能源检化验、能源统计、能源计算、节能措施及装备等6个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为鲅鱼圈分公司构建能源产业循环经济链、优化能源管理、提高能源数据治理指明了方向,对鲅鱼圈分公司持续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来源 |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编辑 | 燕卫平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