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国家乡村振兴局主管的国家级刊物
《中国乡村振兴》(第20期)
以《从“草”变“宝”产业兴》为题
报道烈山区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
全文如 下
▼▼▼
艾草新生
走进烈山区古饶镇草庙村“艾乡工坊”种植基地,一株株艾草长势喜人,迎面扑来阵阵清香。
“今年春天虽然少雨,我们及时进行浇灌,艾草长得并不差。”看着齐腰深的艾草在风中摇曳,种植基地负责人孙伟一脸满足,伸出手来比划着,“你看这一茬刚刚开镰收割完,那一块地又长出新的一茬,亩产1000多斤稳妥妥的,卖3000块钱不成问题。”
孙伟是一名退役军人,2019年返乡后,盘活闲置场地并创办公司,开始与农民合作种艾草,在他看来,自己能够顺利走上发展艾草产业的路,与镇党委和镇政府对该产业的支持密不可分。
草庙村种植艾草历史悠久,但多年来都是以村民自发分散种植为主,在当地村民看来,艾草与野草无异,收效完全是“看天吃饭”。为增强村民发展艾草产业的信心,烈山区委、区政府坚持一手抓科研、一手聚人才的战略。一方面,与淮北师范大学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古饶镇科技小院,成立“艾草研究中心”,开设试验田,合作研发具有本地特色、亩产高、质量优的“大白艾”品种进行试种。另一方面,结合“人才烈山行”专项行动,从各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等人群中选拔人才,将其纳入乡村振兴人才库,通过人才振兴推动艾草产业发展。
每年端午节前夕是古饶镇草庙村村民最忙碌的时候,大家聚集在“艾乡工坊”里按订单需求捆扎艾草花束。
孙伟就是参与艾草产业的13名乡村振兴人才之一。当一批像孙伟一样的乡村振兴“领头雁”投身于艾草产业时,当地政府更聚焦于为产业服务,出台了《烈山区党建引领“一村一工坊”建设实施方案(试行)》,从减免租金、技能培训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并且实施由“一名镇领导班子成员、一名村(社区)‘两委’干部、一名企业负责人”组成的“三个一”包保联坊制度,定期到种植大户、企业开展生产经营调研活动。
“我们实地查看企业发展状况,向其了解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供‘保姆式’‘一站式’服务,对一些刚起步、经营有一定困难的企业分别给与一定数额的奖补资金,帮助企业做大做强,走好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烈山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丁晓莉说。
古饶镇对于艾草企业的资金扶持不止于此,为助力企业纾困解难,还积极对接濉溪农商银行,开发“艾草贷”特色金融产品,为艾草种植、加工企业授信200万元。
如今,孙伟有了足够的资金扩大生产,经营着近万亩艾草种植基地,种“艾”的劲头越来越足。
“三年之内,我要把艾草企业做成全国三个第一:种植面积第一,艾草储存量第一,日产初加工量第一,再就是利用艾草药用价值打造古饶镇康养基地,让村民也享受到城里人的生活。”孙伟说。
目前,古饶镇艾草种植规模达1万亩,参与农户200余户,全镇已培养艾草龙头企业1家,年产值达3000万元,可带动季节性村民就业400余人次。
“致富草” 助农增收
走进烈山区古饶镇草庙村的“艾乡共富工坊”,机器轰鸣,厂房内加工、包装工人忙碌有序。古饶镇镇长王春梅介绍:“我们镇22个村(社区),其中张庄村、王寨村等12个村(社区)建立了艾草微工坊,创办了艾草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艾草产业,已经带动周边30多个村(社区)的近百余脱贫户种植艾草600亩。”
据了解,古饶镇以“艾乡工坊”基地为依托,规划“一基地三车间”产业布局,打造古饶艾草小镇,建设卷艾条无尘车间,购置艾条机、艾油、艾露提取机等生产设备80台(套),完成从“田间到车间到市场”的“种、储、产、销”一条龙产业模式,为周边村民提供了300多个就业岗位,方便当地群众,尤其是妇女、老人在家门口就业。
草庙村“艾乡工坊”里的务工群众正在摆放艾灸灸具。
我们种植的艾草由公司负责包收,按市场价收购,村民一亩地的年收益在3000元左右,一年的工资收入平均也在2万元左右。”烈山区古饶镇张庄村中虹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培说。
47岁的草庙村后李庄村民秦秋芬是村里的脱贫户,因为家里有两个老人以及正在上学的孩子,不能外出务工,在到艾草工厂上班之前,家里的收入也只是种地和打零工。如今,在社区艾草工厂务工后,她每月有3000多元的稳定收入。“日子比以前好了很多,起码家里的零花钱不愁了。”秦秋芬说。
今年以来,古饶镇共收获艾草7500余吨,价值1500余万元,带领村民增收600余万元。针对市场多元化需求,孙伟创立的安徽艾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注册了古饶艾业商标,推动艾草产业向初加工、精深加工发展。目前,该公司已发展艾草制品品类 70余种、代加工产品50余种,生产的艾绒、艾条、艾枕、艾露等艾制品畅销省内外。
随着艾草产业的发展,烈山区、古饶镇两级政府针对农村居家就业人群,成立家庭手工车间,建立“上门回收”机制,实现“分发—加工—回收”一条龙服务,畅通“微工坊”供需链、加工链。针对低保户、残疾户等特殊群体,“艾乡工坊”免费提供艾根给村民种植,并上门收购村民加工的艾制品,现已帮助20余户村民实现家门口务工。
古饶镇党委书记陈平生介绍,为了破解农村空闲劳动力增收渠道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少等难题。近年来,古饶镇在全区先试先行,大力推进“一村一工坊”建设,目前,全镇有微工坊16家,平均带动农村空闲劳动力每月增收3000元,打通了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最后一公里”。
塑品牌 “土特产”加速跑
“我们镇生产的艾条、艾露等产品大多通过电商进行售卖,线下主要是发往上海、南京、合肥等地。”古饶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王子阳说。
在古饶镇,艾产品销售渠道采用“线上+线下”模式。当地政府建立古饶镇兴农电商直播基地,免费为全镇农户进行电商培训,目前已开展线上直播带货培训50余场次。线下积极鼓励引导村企与市人民医院、中医院等医疗机构和养生馆、美容院等场所加强合作,与30余家企业签订了企业订单。
在古饶镇兴农电商直播基地,主播正在推介艾草产品。
为进一步放大品牌效应,古饶镇依托“艾乡驿站”打造艾草研学基地,联合安徽医科大学、淮北师范大学等省内高校及域内中小学,开展艾草研学游、暑期社会实践活动200余人次。
“艾草科技实验园、艾草中草药研学基地、烈山软籽石榴采摘、龙脊天路、云端露营等为一体的健康主题旅游,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游玩观赏,既宣传了品牌又拉动经济和产业发展。”烈山区委副书记李响说。
艾草产业不仅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在送医下乡活动中宣传了中医养生知识。当地医疗专家团队在送医下乡过程中除了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和疾病诊疗服务,还为民众免费发放特色艾灸和热敷包。
“我身体湿气重,医疗团队的医生帮我用艾灸调理治疗后,口苦口干以及头晕等不适的症状都基本消失了,专家的宣讲让我们懂得了关于艾草的更多药理知识,我们一定支持家乡的艾产业,也要向更多人宣传这么好的产品。”一位体验完艾灸的女教师说。
近年来,为塑造品牌形象效应,烈山区组织相关企业积极参加上海、郑州、滁州、合肥等地的农产品展销活动,着力打造烈山艾草品牌特色,大力宣传艾露、艾条、艾草包等20余种优质艾制品,其中“手工艾条”蝉联“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参展产品金奖。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
烈山先锋
烈山先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