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半镜先生。以下的文章内容,节选自我的课程《扒桥段—故事情节设计的终极方法论》。
真理只有一个,而哲人以不同的名字说出。
——印度《吠陀经》
有的观点说,自13世纪以来,故事的所有情节,就已经被写尽了。以后出现的小说电影漫画动画,评书等等各种形式的故事,只不过是已经出现的情节,重新的组织和翻新而已。
也许很多人不愿意相信这个说法。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这是事实。
从根本上说,情节是人类行为的一个蓝图,是人类心理模型图式的外现。
人类的历史,已经有5000多年。
在宇宙层面上, 5000年,可能犹如白驹过隙。但在人类历史上,这却是很长的一段时间。
自人类诞生以来,人类身上呈现出来的基本思维行为模式,和情感模式,一直都是恒定而稳固的,这些模式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原则,这些模式就是“人”这个物种的本质。只要你是“人”,你就会被锁定在这个模式之中。
这些行为模式,有些甚至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时代,到人类诞生之初,甚至之前。
我们可以将这些模式,称为人类本能。
所谓人类本能,就是: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何人身上,在行为和心理层面上,都存在着的,那些最基本的,共通的的,固定的反应模式。
在过去5000年中一直如此,在未来5000年中,也许也不会变化。除非在遥远的未来,人类这个物种发生了巨大的进化,进化成了另外的生命。否则,永远不可能从这个被从内部基因中锁定的模式里挣脱。
每一个故事情节都是基于人性,人的心理运作机制和人的行为模式。
无论古今,人性人心的心理运作机制和人的行为模式,都是一致的,而且是有限的。所以,从这个根源上延伸出的,故事的情节原型的数量。也是有限的。
人类一直在不断地在探索和摸索,一直这样持续下去,这些典型的内在模式和外化成的原型情节,就总会有被搜捕穷尽的一天。
其实,这一天,很早就降临了。
在原始民族的神话时代,那一天已经来到了。只不过,我们没有觉察。
人类那些典型的心灵模式和外化成的情节原型,都已经被记录在了神话里。
随着人类叙事艺术的发展,戏剧,小说等复杂叙事开始诞生。这些复杂叙事的内部,隐藏的依然是那些情节原型。后来,这些复杂叙事变得异常发达。
从一开始故事发源到,13世纪小说发达起来为止,这些有限的情节原型,一直在被反复包装和反复重述,一直再被包装成不同的新方式,再重述出来。但人类的叙事,无论如何变化,被叙述的那个东西,一直都是它们。
印度《吠陀经》上说:真理只有一个,而哲人以不同的名字说出。
而我要说:故事只有一个,而作家以不同的形式演绎。
我还要说:情节只有一套,而被反复解构和组合。
自古到今,人类的一切叙事作品,翻来覆去,在讲述的都是那些经典的情节原型,他们只不过被备变换成了不同的面目,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形态。
虽然它们的面目变化的越来越复杂,变化的越来精密,隐藏的越来越深入。很多时候,会变的面目全非,难以辨认。甚至一些隐藏的比较深,已经顶着不同的面孔,在你面前来回跑过了多少次,如果没有对某个原型的透彻了解,你都无法把他们给辨认不出来。
所以我要说——
所有新故事都是情节原型的重新演绎。
所有新故事都只不过是旧桥段的重新排列组合罢了。
自古以来,一直如此。即使到遥远的未来,还会是如此。
所有的作家,不管你身处什么时代,什么地狱,不管你以什么形式,写作什么类型的作品,只要你是在讲述故事,那你就都是在“重述”那些远古流传下来的,已经经过时间选择和检验验证后,在时间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最符合人类人心规律的——情节原型。
故事,看似一直在进化与演化,但变化的永远是表象,内在的,深层机理和里面的骨头,里面的灵魂,从来都没有变过。你只要是在创造故事,不关你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你实际上,都是在这么做,而且自古到今,所有的作家,都是在这么做。而且,你也必须得这么做。
这些古老的故事情节,故事模式,都存在已久,这不等于说它们不再有效,恰恰相反,是时间证明了他们对我们的价值和重要性,我们今天使用的情节,依然是那些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学作品,曾经使用过的情节。
在所有艺术艺术形式中,不受时尚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因素不多,情节就是其中之一,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我们或许会更喜欢某种情节类型,但是情节本身并没有任何改变。
那么,如果一个作家,非要在情节上追求创意和创新,那会意味着什么呢?
那是不是意味着他需要去找到一个从未没有人使用过的新情节?
显然不是。
因为情节,是基于人类共同的经历,沉淀下来的行为模式,如果你找到一个从未有人用过的情节,那么你就超出了人类共有行为的范畴,你找到的这个情节,不会在引发人类的共鸣,对人来来说,将会是无效的。
在故事情节方面,追求创意和创新,不适用于创新故事情节本身,但是可以适用于我们展现故事情节组织和架构的方式。适用于用不同的外衣和情感来重新演绎他们。适用于用不同的风格和感觉来再现他们。
要想学会使用和重新演绎这些情节原型,首先,你的熟悉和了解这些原型。
每一个情节原型,似乎都有自己的特点,自己的味道,如果你真的打算成为一个编故事高手,你必须向前辈学习,必须去拆解大量的前人作品,去寻找大量讲述某个经典情节或情节原型的例子,你找到的越多,你拆解的越多,你就越能理解某个情节模式的本质,你就会明白什么时候可以对这个情节进行加工改造,什么时候不可以?你会明白读者想看到什么,不想看到什么,你会知道这个情节模式的规则和效果,然后,你会知道如何打破这些规则,赋予这个情节原型以新的特色。
其次,你要熟悉和习惯,使用这些情节原型来组织和搭建你的作品。
纵观人类历史,我相信,无论哪个作家,不管他是多么伟大,他都不敢说自己从来不曾借鉴过别人的想法。古往今来,每个编故事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偷窃行为,如果莎士比亚,狄更斯和托尔斯泰,尚在人世的话,他们恐怕都得花一半的时间,在法庭上解释他们故事的来源和出处。那个时候偷别人的故事还是可以的,只要你能够做的更好。
毕加索说:优秀的艺术家模仿,天才的艺术家抄袭。
唯有"偷"来各个大家的神和形,会于一炉,才可能真正产生顶级的东西,才可能源源不断的大量的产生高品质的作品。
这也是更可靠更有效的创新方法。
所有从零开始的创新,几乎都是死路一条,失败率会在90%以上。
完全凭空靠自己的脑子想,是死路一条。
所有的新故事,都不过是旧桥段的重新排列组合而已。
在创作故事的过程中,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的故事来源,而且都严重依赖于这些来源。
学会使用情节的秘诀不是照抄,而是根据自己故事的需要改写。在这方面,你大胆往前走吧,情节原型和元情节,都属于公众领域,只管随心所欲,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找到最适合自己故事的情节,尽管改动情节,其实用自己的具体想法来改造它们,把他们塑造成新的形态,带上你的风格,带上你的感觉,变成你自己的情节。
真正的创造就是把天下的好材料都融合在自己的东西里。
创造的真正起点是:借鉴和模仿。
顶级的艺术家都是超级神偷,无一例外。
只有偷取多个经典的神髓,融合进自己的作品里,才可能诞生神作。
天下从来没有凭空的创造。一切创造都是需要有原料的。艺术领域的创造原料,就是前人的作品和艺术品。
融汇百家,青出于蓝,你就是新的大神。
好作家都是顶级神偷
偷神,不偷形。
偷形,是抄袭。
偷神,是创造。
天底下没有新鲜的事情,所有的新东西,无非都是旧东西的重组、再重组。所有新故事,也都不过是旧桥段的重新排列组合而已。
这个基本的观点,是在19年前,我的老师告诉我的。我那个老师是一个作家,他大学一年级就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到大学毕业,已经出版了3本书。我遇到他的时候,他已经过了而立之年,是某大学的老师和某报纸的主编。那时候他已经出版了12本实体书。
我一开始,根本不相信他告诉我的这个观点。我认为,如果事实真的是那样的话,那么,文学创作,也变得太没意思了把。我追究原创,纯原创,我不屑模仿,借鉴和利用前人的东西。我觉得利用已有的情节来做故事,那是抄袭,那不能凸显自己的价值。我需要新鲜的刺激。我认为我脑子里想出来的,就都是新鲜的。
到后来,我才慢慢意识到我的这种想法,是多么的幼稚可笑,甚至是无知,愚蠢。
先说说我是怎么开始印证和相信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吧。
在很多年前,我最初到北京北漂的时候,我曾经有一段儿做自由撰稿人的生涯。那段时间以给杂志,和报纸副刊投稿为主。一开始是写一些美文,散文,随笔之类的东西,一篇几十块钱,而且稿费发的很慢,通常上稿之后,两三个月才给,再通过邮局的邮递,到自己手里,一般又半月之后了。也就是说,做这个,根本就难以为生。后来跟文友交流发现写故事比写美文随便更赚钱。我就开始写故事,写的大多是通俗故事。那时候,国内还有几份专门刊载通俗故事的刊物。主要就是给他们写故事。
刚开始的时候,所有的故事,都用自己的脑子去想。但慢慢的,脑子里的想法就枯竭了。有过写作经验的人应该都有这种体验,就是你持续写一段儿时间之后,你脑子里出来的故事就会开始出现趋同,点子和情节都会开始趋同,这种状况,实际上是你的储备被用干了。一般来说,如果你是天天写,那么,这种状况到来的时间绝对不会太长,你发现你很快就吐干了。
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两条途径:一是去生活里搜集,去听别人说故事,跟蒲松龄一样。我老舅会讲故事,从小就听他讲。我就去找他,让他讲。他那些故事,小时候听着新鲜,长大了再听,发现不好听,而且都是老掉牙的故事,没有多少新意。又找了几个别的人讲,大体也是如此。他们讲的东西,并不具有多少价值。
另一条途径,就是去图书馆里翻各种书。我当时叫去找灵感。当时我还是灵感派,相信写出来好故事,是依靠灵感的。但很快就证明,这个方法也不可靠。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对所谓的灵感开始质疑,开始转向技术。再到后来,多年之后,我发展成了彻底的技术派。写故事,完全依靠技术,而不再靠灵感了。
也就是在这时候,我有幸遇到了民间故事研究的一些书籍。一开始,我是看民间故事,从里面找灵感,再写自己的故事。后来发现明见故事挺有意思,就开始顺藤摸瓜,去翻民间故事的理论书籍,研究书籍。
就在这时候,我接触到了民间故事的类型研究。
民间故事类型研究,主要是把民间故事进行分类梳理,提取出来故事主干,然后研究这些情节的演化和演变。
民间故事的类型研究,是对我在故事研究方面,第一个,对我影响非常大的东西。
当我接触到某些民间故事类型研究的书籍时,我就知道,以后我就不用再愁故事灵感了。而且我的通俗故事创作,从此以后可以随心所欲,源源不断的写下去。
为什么呢?我给你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等你看完我给你举得这个例子,你就也会了。如果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你就饿也能够随心所欲,源源不断地写作通俗故事,或短篇故事了。
下面的例子,选自一个德国人,叫艾伯华的,所写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一书。该书是艾伯华博士于1937年用德语写成的。这是一部近百年来有西方学者撰写的,在中国民间故事研究方面,最具有价值的力作。这本书,一直在反复再版。
这本书里抽取出来了将近250个中国民间故事的类型。基本上涵盖了中国几千年来一直在流传的,所有类型的民间故事。换句话说,这个外国人,把中国的民间故事进行分类归纳后,然后,他抽取出来了几乎所有中国民间故事的“元情节”。
元情节,这个次我反复用了好几次了。这里插一句,解释一下。我说的元情节这个词,跟前面所说的情节原型的区别。情节原型和元情节,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不过情节原型是更根本,概括性更强的归纳,数量较少,而元情节所概括的没有情节原型程度高,数量也比较多。你可以这么理解,元情节是情节原型的下一层,下一层细分,把有限的情节原型,细分的更小,更多了。
下面。我要给你举的这个例子是——傻女婿的故事。
在艾伯华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一书里。傻女婿故事这个条目,下共有11个变种。但这写变种,都纯属一个模型,一个元情节。
但这一个傻女婿的元情节,变化起来,流传到了中国的全国各地,几乎各个时代,各个地区,各个民族里,都有这个元情节变化出来的不同版本。
傻女婿故事,不仅是在中国各地流行甚广,流长时间也比较长,具有典型性。而且在全球也流行甚广。
我敢保证。其中的有些版本,你小时候你就听过。
……
……
……
……
……
……
(提示:例子略。这里有6个例子,篇幅太长了。暂时省略。可以去“扒桥段”课程里,看这些例子。请点击这里—》扒桥段—故事情节设计的终极方法论)
类似上面那样的,在傻女婿这个元情节下面,有11个变种,每个变种里面具体的元素还会再发生变换,又演化出来很多具体的不同故事。
我把其中——傻女婿:祝寿2,的条目原文,拍照,贴在了该节ppt的最后面。通过原文条目你会看到,这一个变种的众多出处,流行地区,和其中其他具体元素的变化。
由傻女婿故事的“元情节”,又延伸出来,许多傻媳妇等傻子故事。
通过上面的6个例子,你是否发现了?里面藏着一个共同的情节模型。虽然故事的背景,时间,地点和人物都有所改变,每一个都不一样,这些就是我前面所说的故事的表象层,这些元素可以随心所欲的,变来变去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区域,在国内,在国外的傻女婿故事,其表象层,都不一样,但是里面的这种情节主干,几乎是完全一样的,或者是在这个主干上,稍有不同变化的变种。这个通行全国,通行全世界的,藏在傻女婿故事里面,一直不变化的东西,就是傻女婿故事的“骨骼层”。
通过上面的例子,你应该已经知道,其实你只要掌握了傻女婿故事的,这个元情节,你就可以随心所以变换这个元情节的表层元素,来写任何关于傻子的民间故事了。
你所要做的,只不过依旧用这个核心,把它外面的情节外衣,进行改变而已,把里面的具体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和道具等元素,进行改变而已。把里面具体的小细节,进行改变而已。
自古到今,全世界所有民间故事的演变和演化,都是在利用这些基本的情节模块,这些模块随着时间和地域的变化,在进行适合本地的各种变种和变异。这种连续不断的变种和变异,让故事看上去形态各异,变化万千,但隐藏在其中的这些情节内核,基本上还都是一致的,不管时间过去了多久,基本上都没有再变化过。
全世界的所有傻女婿的民间故事,都是在以这一种基本内核和基本的情节结构为主干,一直在进行着这种连续不断的变种和变异。
世界的,每一个民间故事都是如此。没有例外。
看上去,浩如烟海的民间故事,再被归类合并之后,就变成了有限的数量,和有限的情节模型。这些有限的类型和有限的元情节,就是民间故事的内核。
讲到这里,我还没有给你点破,但是,你已经应该明白,我要教给你的,那个通俗故事的超级创作方法是什么了吧?其实,我讲到这里,你就应该已经学会了。
到现在为止,前人在民间故事的研究方面,已经几乎把全世界所有的民间故事进行类似的研究,并且已经总结和抽取出来了,几乎所有民间故事的这种内核,还探索明白了这些内核变化的规律。这些成果,一直都躺在书本里,躺在图书馆中。
如果你能够明白了这些,如果你现在知道了这些。
那么,如果是写通俗故事的话,你就该改换一条全新的路径了。你从此就可以从依赖灵感,变成依赖技术了。
对于一个通俗故事的作者来说,他就应该有更好的选择,他就应该明白:靠自己的脑袋凭空想象出来的故事,第一是非常有限的,你的任何想想,也根本出不了这些已有的情节。第二,你想出来的情节,不管任何情节,不见得真正的切合读者的接受心理,能达到如此的戏剧效果。而使用一个前人已经验证有效的内核来写一个新故事的话,读者接受的效果,是完全可以保证的。
另外,你也会知道,即使你像蒲松龄那样去收集故事,花大量的时间精力,你收集到的东西,也不过如此,也不会超过一本民间故事研究书籍里所总结的那些故事情节模式。
如果你是个聪明人的话,你就应该采取最有效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把国内外关于民间故事研究的书都找过来,——说实话,不用都找来,用3-5本,甚至只用1本最棒的,就够了——因为一本这样的书里,就把全中国或者全球,所有民间故事的情节内核,都像刚才我举的傻女婿的例子一样,对他们进行了提炼,全部给你集合在一本书里面了!
只需要依据某个类型的情节模式,你就能变换和写出来无数个该类型的故事。
你依据里面其他的故事模式,你能几乎写出所有的经典民间故事。你几乎能把全世界所有的民间故事都演绎出来一个属于你的个人版本!
如果真的做起来,你会发现,你写起来,会毫不费力!
另外,你也会发现,前人研究的这些成果,他们提取的所有的情节模式,都是经过广地域流传和长时间流传,被大众筛选过出来的最有效的情节主杆,而那些无效和低效的情节模式,在流传过程中,早就已经自己消失掉了。
我要告诉你的这个通俗故事的超级创作方法,就是,依据前人的研究成果,把他们从全国,全世界的民间故事里,抽取出来的情节内核,用他们抽取出来的这些元情节,把他们进行表象层层面的变换,给他们换上新的外形,把他们变成你的个人的专属版本!
类似的操作方法,不仅适用于民间故事,通俗故事领域,还适用在写美文,尤其哲理美文领域,也可以同样操作。另外,童话,寓言,小小说,和短篇故事领域,也都同样适用。
以上领域,我都已经亲自实操,验证过了!
还记得,我开始跟你提过的吗?这套操作,要结合换元法。
换元法,我会在操作篇的第一节里给你讲。
上面那些都是简单形态的故事。
至于像影视,动漫,长篇小说,网络小说,这样复杂形态的叙事里,是不是也可以这样操作呢?当然是可以的!我这个扒桥段的课程,给你讲的不就是这个吗?
这些复杂形态的现代故事,他们也是故事,他们的根源都是诞生于神话和民间故事,神话和民间故事,只不过是故事的初级形态,简单形态,朴素形态,就像是小木舟或者小帆船。而现代的长篇小说,电影电视剧,动漫这些复杂故事,都是在神话和民间故事基础上进化而来的,他们的形态,看上去更复杂,结构更精密,但其本源和本质,跟神话和民间故事是一脉相通的。
我们拨开其复杂的外形,看清其内部的结构,你会发现他们跟最初的神话和民间故事,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复杂变化了的,只是故事的外姓。而故事的灵魂和骨骼,从来都没有变化过。
我们完全可以用上面写民间故事的技巧和方法,把现代精密故事里面的情节主干抽出来,用类似的方法进行创作。但其中的规律和变化,比民间故事复杂了许多。毕竟现代的复杂叙事,已经从远古的小木舟,进化成了现代的,复杂精密的,巨大的钢铁巨轮,甚至航空母舰。
以上内容,节选自半镜先生《扒桥段》课程
想学习更多,请报名订阅《扒桥段》
↓↓↓↓
这是一套故事情节设计的终极方法论
简洁实效,直指本质
美人在骨,不在皮。故事也是如此。
故事的骨相决定故事的皮相。
故事“骨相”是有桥段组成的。
每个真正的编故事高手,都是精通“桥段”的高手。
所有新故事,都不过是旧桥段的重新排列组合而已
桥段就是剧情的“基本粒子”
学会抽取,变换,重组桥段,你就能随心所欲设计故事情节了
一套你闻所未闻的故事创作方法论
直指故事创作本质,直指故事创作根源
简洁,实效,颠覆,震撼
直接拨开一直困扰你的故事创作迷雾
颠覆你的故事认知,震撼你的创作三观
让你的故事创作系统立马升级
你听完就会发现:你以前所有的东西,都是白学了
一套让你相见恨晚的故事创作课程
故事设计终极方法论
扒桥段
故事的情节原型与千变情节
专为职业故事人量身打造的课程
主讲:半镜先生
目前国内最专业,最系统,最实用的“故事创作”课程
最新课程 干货密集
更简洁,更系统,更实用
主讲介绍
半镜先生,故事创作实战派和故事研究者。写作”半镜奇谈“系列故事。前出版人,和图书作者。曾写作出版实体图书100多本。现居石家庄,带领团队在做原创故事和漫画。业余从事故事研究,举办故事创作培训。其人具有一眼洞穿事物本质的智慧,其课程简洁实效,直指本质,极具穿透力和震撼性。讲授有《拉故事》《扒桥段》《冲突线》《故事原理》等课程。“半镜奇谈”系列漫画,院线电影等已启动。
适用对象
1.想提高编故事能力的人
2.想提升故事鉴别力的人
适用范围
长篇小说,短篇小说,网络小说,通俗故事
电影剧本,电视剧本,动画剧本,漫画脚本
课程介绍
这个课程讲的是“换元法”在故事情节方面的具体运用。同时,这也是一套与众不同的故事原创认知论,会刷新你故事创作的视野和三观;这也是一套另辟蹊径的故事创作方法,让你在编故事和设计情节方面,实现简洁,实用,高效,发挥出非同寻常的威力。这堂课,也是带你进入故事殿堂的一条奇特门径,让你直接窥见故事创作的本质。从而转换你的思维模式和创作观念,帮你发现故事创作的崭新洞天。
本课程是半镜先生亲身故事创作实战经验和长期故事研究成果相结合而开发的一门实用型“故事创作”课程。该课程的重点讲解“故事情节”,给你详细解析故事/情节的“基本粒子”——桥段,教你正确认识桥段,学会抽取和变换桥段,学会重组桥段,以及建立属于你个人的“桥段库”,教会你高效的故事情节设计方法,从而令你的故事创作水平,直接跃迁到一个新境界。
本堂课成里,半镜先生会告诉你:所有新故事,都不过是旧桥段的重新排列组合而已——这不仅是创作的真相,更是一种接近本源的,高效的创作方法。不仅可以用来写短篇小说等小故事,用来写电视剧,长篇小说,网络小说等大故事,则会更加高效。
课程大纲
学员反馈
来看看学过的人对课程的评价
点击下标题方即可阅读
↓↓↓↓↓↓
课程方式
在线课程(音频为主+ppt+图文视频资料)
+学员交流和老师指导微信群
+作业和练习
即刻买,即刻听
不用等待,不用安装APP
一次购买,长期复听
在线平台,简单方便
拿着手机,就能随时随地听
课程价格
原价698元
现在立马购买,享受折扣特惠
仅需398元
优惠随时会截止
请抓住最后机会
请长按下方二维码
马上抢占“扒桥段”名额
该课程已经上线
即刻买,即可听
下面是半镜先生写的故事
你看看就能判断他的故事创作水平了
只有真正会编故事的人
才能真正教会你编故事
想看爆爽,超屌的奇闻怪谈吗
想要颠覆三观,炸裂脑洞的惊异体验吗
==半镜先生脑洞故事集==
惊奇 脑洞 悬疑 反转
让你一读上瘾,欲罢不能
呼唤声
文/半镜先生
1.
一天上午,风和日丽,我正在家中看书,突然接到好友梁凯元医生的电话,他说一会儿要来找我。
半小时后,梁医生来到我家。
梁医生还带了一个陌生人来。
那是一个中年男人,大约40多岁。戴着墨镜。身材魁梧,体态发福。浓眉大眼,两腮略有赘肉,但脸皮又白又细。
一看就是个养尊处优的人。
虽然戴着墨镜,但也掩饰不住他脸上的憔悴和疲惫。
我一眼就认出他是谁来。因为昨天我还从电视中看到关于他的报道。
我多打量了他几眼。感觉真人跟电视上,有点不太一样。
提起他的名字,绝大部分中国人应该都知道。他是知名的企业家,是某个领域的超级霸主,掌握了无数的科技专利,在那个领域,他的企业应当属全球前三之列。
同时,他也是个非常低调的慈善家,他已经捐出一百多亿做慈善公益事业。在国内具有良好的口碑,深得人心。
世人都知道,他不仅是一名超级富豪,拥有巨额财富,他还拥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有一个出身名门,美丽而聪慧的妻子,和一双可爱的儿女。
他是许多人羡慕的对象,和人生的榜样。
因不方便提他真名的缘故,在这里,我们不妨称他为“罗先生”。
虽然素未谋面,但我对罗先生是印象颇好。
我让两人坐下,给他们倒上茶水。
梁医生直接开门见山说:
“半镜,罗先生是我的朋友,他最近遇上了一件古怪的事情,被困扰的寝食难安。想跟你见面聊聊,听听你的意见。”
然后,他把目光投向罗先生说:
“你给半镜说一下你遇到的怪事。”
罗先生点点头。他又喝了口茶,才清清嗓子,用浑厚低沉的男音说:
“困扰我的,是一个声音……”
2.
据罗先生说——
那个声音,第一次出现,是在6天前的夜里。
罗先生有早睡早起的习惯。
不管白天的事务多忙,他到晚上10点都会准时睡觉。
而且罗先生的睡眠质量一向很好,几乎都是一觉睡到第2天早上5点。
每天早上5点钟,罗先生都会准时起床。
那天晚上,罗先生像往常一样,10点就上床睡觉了。
不知睡了多久,突然听到耳畔传来一声清晰而洪亮的呼唤声。
“喂,岳鲲鹏,醒醒!”
罗先生瞬间从沉睡中醒了过来,睡意顿时全无。
他看了看表,是夜里一点半。
一开始罗先生以为是妻子在喊自己。
但随即他发现,事情好像有哪里不对劲。
首先,喊自己的并不是妻子的声音,而是一个陌生男人的声音。
而且身旁妻子,好像还在熟睡中。
还有,那个声音喊的名字是“岳鲲鹏”,并不是自己的名字。
可是,从自己的感觉中,认定那个声音是在喊自己,一切都自然而然,并无半分违和的感觉。
但是,自己也是刚刚知道这个名字。他认识的人里面也没有叫“岳鲲鹏”的。
他想喊醒身边的妻子,跟她说说话。
可手刚刚伸出去,就立马又缩了回来。
他不想让妻子担心。
他在被窝里碾转反侧,百思不得其解。
最终他认为:自己刚才是在做梦。
不久,困意袭来,他就睡着了。
3.
第二天,罗先生照旧是5点起床。
起床之后便开始忙事务,一直忙到上午9点。
期间,他也没有时间想昨晚的事。
上午他去了银行,中午到了公司。
午饭是在公司吃的。
然后,开始处理公司的事情。
一直到下午3点半,他才开始清闲下来。
这段时间,他一般会读上一会儿书。
他翻开读了一半的《资治通鉴》。
刚读了半页,突然耳畔又传来一声清晰而洪亮的呼唤声。
“岳鲲鹏,醒醒!”
他惊的一下子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他瞪大眼睛,张目环顾。
他的四周并没有人。
这时,那声音又在他耳边响起,似乎比以前更加焦急。
“醒醒,醒醒!岳鲲鹏,赶紧醒醒!”
4.
说到这里,罗先生的脸转向我,他长长吸了口气,接着说:
“从那一次开始,这个喊我的声音,就开始时不时的出现,没有规律,也没有固定时间,不管我是睡着还是醒着,都会突然响起。而且,出现的越来越频繁。后来,观察的多了,我发现……”
我忍不住问:
“你发现什么?”
罗先生叹了口气:
“我发现,并不是有人在喊我。而是那个声音,直接源自我的脑海深处。”
“源自你的脑海?”
“对。那个声音,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的内部,就是我的脑海深处,有一个声音,在不断的喊我岳鲲鹏,在不断的喊我醒来。”
罗先生点着头。
“你怎么确定他喊的岳鲲鹏,就是在喊你呢?”
罗先生皱了皱眉,思索片刻,接着说:
“怎么说呢?就是感觉。虽然我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岳鲲鹏这个名字,我认识的人里也没有叫这个名字的。我姓罗,不姓岳。我也不叫岳鲲鹏。但是听到那个声音,在喊岳鲲鹏的时候,我就知道是在喊我,就好像我从生下来就叫岳鲲鹏一样,就好像我一直叫岳鲲鹏一样。”
罗先生描述的事情确实比较怪异:一个脑海深处发出的声音,叫着一个陌生的名字,他却觉得是在叫自己。
我的目光投向梁医生。
梁医生立即会意。
他连忙摆摆手,说:
“老罗被这个莫名其妙的声音,折腾的寝食难安。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冷不丁的喊他一声。他也怀疑可能是自己的大脑出了问题,而造成的幻觉。所以,第一时间就来医院做了检查。给他做检查的,都是国内顶尖的脑科医生。检查的结果表明:他一切正常。而且,他已经从多家医院做了复查,所有的结果都表明他大脑正常。所以,可以完全排除他大脑病变的可能。”
顿了一顿,梁医生接着说:
“我也带老罗,去看了心理医生。而且反复看了多个。检查的结果表明:老罗心理健康,心理素质过硬。也可以完全排除他有心理疾病的可能性。”
沉默了一会儿,罗先生才抬头问:
“半镜先生,我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我的脑海里会响起一个莫名其妙的声音?这个声音究竟是谁?他为什么一直不停的在喊我?我不是岳鲲鹏,为什么会觉得他喊岳鲲鹏是在喊我?为什么一直在让我醒醒?我并没有睡觉啊,我不一直都在醒着吗?”
说完,他眼巴巴地望着我,渴望得到我的解答。
5.
我没有回答他。
我的脑海里在思索——
梁医生原本就是顶尖的医生,他又找多个顶尖的脑科医生对罗先生做了反复检查。检查的结果显示罗先生脑部正常。
对这个结论,基本可以放心。
虽然,梁医生也带罗先生去看了心理医生。那些心理医生,也都是一流的,而且是经过反复检查。
他们也认为,罗先生的心理没有问题。
但对他们这个结论,我是有保留意见的。
因为,人的生理是摸得着,看得见的。有没有病变,通过现代的医学检查,基本上都能够搞得明白。
但是人的心理,摸不着也看不见,状况就复杂多了。
因此我认为,罗先生有可能是心理问题。甚至,我怀疑他是得了人格分裂。
有可能他的问题比较复杂,也有可能他的问题比较隐蔽,也有可能他的问题超出常规。
所以,应该找更高明的心理医生来给他看看。
恰好,我就认识这样的一位。
6.
那位是个老先生。
他是国内心理学界的泰斗。
许多顶尖的心理医生,都是他的学生。
他对心理学的研究,已达到登峰造极的状态。他提出的诸多理论,和发现的心理学技术,早已驰名全球。
他50多岁了,基本处于归隐状态。
他已经极少接待病人。
他的大部分时间,不是在书斋里著书立说,就是在学校里给学子们上课。
他姓秦,我们不妨称他为“秦教授”。
我和秦教授虽然只有几面之缘,但却是生死之交。彼此都把对方列为重要的朋友。
所以,我找上秦教授时,他立即就答应了。
秦教授在北京。
第二天下午,罗先生,梁医生和我,我们一行三人,就赶到了秦教授的家里。
秦教授家里有一间专门接待病人的心理诊疗室。
他在诊室里,和罗先生进行了很长时间的交谈。
等两人出来的时候,秦教授对我们宣布:
“罗先生的心理完全正常,没有人格分裂,也没有其他的心理疾病。”
这个结果,确实有点儿出乎我的意外。
我原以为,秦教授能够查出罗先生是人格分裂,或者其他心理问题。
既然,已经可以完全排除心理问题,那么发生在罗先生身上的古怪事情,该怎么解释呢?
我不由得陷入深思。
大约是看出来我的困惑,秦教授在一旁提醒说:
“要不要试试催眠?”
我这时候才想起来,秦教授也是催眠高手。
让罗先生休息了一阵后,他们再次进入了那间心理诊疗室。
这次,我和梁医生也跟了进来。
罗先生闭着眼睛,舒服地躺在躺椅上。
秦教授对他开始实施催眠。
谁知,这一催眠,竟然催出一个石破天惊,震碎三观的真相来。
7.
秦教授的催眠技术非常高超,他在罗先生耳畔喃喃细语了一会儿,罗先生就进入了催眠状态。
忽然,罗先生睁开了眼,双眼瞪的老大,嘴角还挂着一个诡异的笑容。
他从躺椅上站起来,先是好奇的四下打量了一番,然后又望定我们三人,发出一阵哈哈大笑。
最后,他似乎是在自言自语,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
“你给自己准备的这一切,好像跟真的一样啊!”
此时此刻,他的语调,神态和举止,都变了,和平时判若两人。
梁医生在我耳边轻声说:
“人格分裂,果然是人格分裂!”
我望向秦教授。
秦教授点了点头,表示他也承认这是人格分裂。
我们说话的声音虽然小,但“罗先生”却似乎听到了。
他摆摆手说:
“什么人格分裂?根本不是!”
他指着自己的鼻子,继续说:
“我,不是从他的精神里分裂出来的人格!而是专门进入他的精神里,来唤醒他的!”
在我们听来,他说的话颠三倒四,莫名其妙。
沉默了片刻,我问他:
“你不是罗先生,也不是他分裂的人格,对不对?”
他点头。
“那你是谁?”
我继续问。
他没有回答我,而是又一指自己的鼻子,反问:
“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我们明白他指的是“罗先生”。
梁医生回答:
“他是我的朋友罗先生,一个超级富豪,一个大企业家。”
他摇摇头,说:
“不是。他不是罗先生,他是……”
不等他说完,我抢过话茬:
“他是岳鲲鹏!”
他的目光转向我。
“对,你说的对,他是岳鲲鹏。”
我问他:
“可是,罗先生从来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过去,也没有隐瞒身份,他自己绝不是什么岳鲲鹏,也根本不认识岳鲲鹏。罗先生为什么会是岳鲲鹏呢?”
他依旧没有回答我,再次反问:
“你们知道岳鲲鹏是什么人吗?”
我们一起摇头。
他咬牙切齿说:
“一个罪大恶极的罪犯!”
顿了一顿,他又补充:
“简直是十恶不赦,应该活剐他一万次!”
8.
对于他说出的这些看上去尽是胡言乱语的话,我们三个人都听的有点懵了。
他看明白了我们的状态,又摆摆手说:
“这样吧,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给你们说一说,要不然你们也搞不明白是什么状况。”
说着,他坐下,给自己倒了一杯水。
喝了一口水,他又问我们:
“你们知道,岳鲲鹏在什么地方吗?”
我们一起摇头。
他笑笑接着说:
“你们就是想破脑袋,都不可能知道岳鲲鹏在什么地方。”
我问:
“岳鲲鹏在哪里?”
他给出一个超乎我们所有人意料之外的答案。
他说:
“岳鲲鹏不在你们的世界,而在……”
他用手指向上一指。
“而在,你们的世界之外的,另一个世界里!”
对于他的这个答案,我们不知道怎么反应才好。
过了半晌,我忍不住又问:
“既然岳鲲鹏不在我们的世界,是在另一个世界里,那他跟罗先生有什么关系呢?”
他回答:
“关系可大了。岳鲲鹏就是他,他就是岳鲲鹏。”
顿了一下,他又问:
“你们知道,此时此刻,在另一个世界里的岳鲲鹏,正处在什么境况吗?”
我们摇摇头。
他一字一顿说:
“另一个世界里的岳鲲鹏,刚刚被斩首!”
“啊!”
我惊的不由失声叫了出来。
他笑笑,继续说:
“准确来说,岳鲲鹏的脑袋,半秒前刚刚被砍掉,刚从脖子上飞出来,还没有落地呢!”
9.
又过了许久,我才又喃喃问:
“那,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另外一个世界的岳鲲鹏会是这个世界的罗先生?为什么岳鲲鹏已经死了,而罗先生还活着?你又是谁?你为什么一直在喊着让罗先生醒来?……”
不等我问完,他挥手打断我的话茬,说:
“你不要着急,听我说完事情的胧去脉,你的这些问题,自然就有答案了。”
他又顿了一下,接着说:
“岳鲲鹏和我所在的世界,在你们的世界之外。或许是在你们遥远的未来,也或许是在你们的宇宙之外。我们那里也是一个人类的世界,但我们的科技水平,要比你们远远高得多。我们那里的文明,也比你们这里高得多。我们早已经废除了死刑600多年。但却突然冒出来这样一个罪大恶极的罪人,使我们不得不讲捡起在远古就已经废除的,最野蛮的死刑——砍头,来惩罚这个罪人!”
我问:
“他犯了什么滔天大罪?”
“他谋杀了十万人!”
我又问:
“不管他犯了什么罪,你们已经处死他了。他已经受到该有的惩罚了。我谁不知道他是怎么来到我们的世界上的,不管是投胎转世都轮回也好,还是用什么其他方法也好。为什么还要揪住他不放?”
他摇摇头说:
“事情不是你们所想象的样子。”
他长长叹了口气,接着说:
“我们世界的科技非常发达。在岳鲲鹏被砍头之前,他的家人给他的脑袋上植入了一种科技设备。这种设备,可以大大激活他的脑力潜能!”
“这有什么用?”
他有点生气了。
“这有什么用?这套设备可以增强他的脑力,让他掌控主观时间!”
“主观时间?”
我疑惑地看着他。
他指指诊疗室墙上挂着的钟表,解释说:
“钟表上显示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客观世界里的时间,是客观时间。客观时间不以人的意志而变化。”
他长长吸了一口气。
“而主观时间,则是指在人的自我感觉和感知里的时间。”
我接过话头:
“客观时间不以人的意志而变化,但主观时间,是人可以掌控的,可以以自己的意志和心愿而非心所欲变化,对不对?”
他一排桌子。
“对!”
停了几秒钟,他继续说:
“那套设备增强的不仅仅是他的主观时间,最关键的是他的脑力增强后,他可以在他的主观世界里构想他想要的任何生活!只要他能想到的,就都能在他的脑海里实现!”
我接着推论:
“按照你所说,在你们的世界里,岳鲲鹏刚刚被砍头,被砍的头飞出去,都还没有落地。可能他的头颅再活,也不过是几秒钟时间。但在他的脑海里,他拥有无限的时间,和可以按照他自己的心意和想法,随心所欲地永远活下去!对不对?”
“对!”
10.
他所说的事情,实在是匪夷所思之极,也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认知之外。我们一时真假难辨,不知道该如何反应才好,所以,我们三人一起僵住了。
半晌,我才忍不住问:
“如果你所说的,是事实。那么,我们的这个世界,就应该是罗先生,不,准确来说,就是在你的世界里,被砍掉的,那颗岳鲲鹏的脑袋,所幻想出来的了?”
他点点头。
我继续问:
“那么,按照这个推论,我们这个世界里的罗先生,是那颗脑袋都自我化身,而其他的一切,应该都是那颗脑袋,所幻想出来的了?”
他认真地点点头。
“按道理,应该是如此。”
这一瞬间,我突然觉得有点滑稽。
我指指自己,问他:
“那我也是那颗脑袋想象出来的?”
我又指指秦教授,和梁医生。
“他们也是?”
他认真地回答:
“确实应该如此。”
按照他的逻辑推论,我堂堂的半镜先生,上天入地,擒龙缚虎,搞了半天,居然根本不存在!而是被一颗被砍掉的,将死的脑袋,所想出来的幻想人物!
我摇摇头,指着他说:
“我很确定,我不是被‘你’幻想出来的人物。我是确确实实的存在!”
我转向秦教授和梁医生。
“你们呢?你们感觉自己是被幻想出来的吗?”
他们两人一起摇头。
我们三人一起望向他。
他长长叹了口气说:
“关于‘世界’的问题,很复杂。我也说不好。不过,绝大多数时候,世界的真相,并不是我们想象和认为的那种样子。我的世界,还是你们的世界,都是如此。”
顿了片刻,他话锋一转:
“但是,我可以肯定,你们这个世界,就是岳鲲鹏的脑袋想象出来的,因为——”
“因为什么?”
“因为我是跟着‘他’来的!”
“额?”
11.
他解释说:
“在岳鲲鹏被行刑之前,我们世界的管理者,检查了那套要给他戴在头上的设备。在检查的时候,顺便植入了一段木马程序。”
“木马程序?”
“对。就是我。”
“你是一段程序?”
“是的。”
“为什么要这么做?”
“为了不让这个恶人逍遥法外,那怕是躲进这个幻想的世界,也不行!”
“噢。”
“我的任务就是监控那颗脑袋里的想法,如果他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过上了称心如意的生活,我就会激活。然后,负责把他唤醒,让他面对真实的世界!”
“哦。”
“果然,他在自己的脑袋中为自己构建了理想都生活,不仅是超级巨富,还是个大善人,拥有美妻娇子,被世人爱戴和称赞!这样一个罪大恶极的人,我怎么能让他躲在这里享福呢?”
“为什么你以前没出现,而现在出来了呢?”
“我以前一直被他都潜意识压制着,不过,现在……”
“现在怎么了?”
他狡猾一笑,说:
“不过,你们现在通过催眠,彻底激活了我!”
我们三人不由得吸了口冷气。
秦教授嗫嚅问:
“那,那会怎样?”
他说:
“这还不简单吗?他应该从这个幻想的世界里醒来,去面对他的现实世界了!”
12.
罗先生催眠醒来之后,秦教授告诉他一切健康,并没有什么心理疾病。
因为,我们三个人商量后,一致决定:不告诉他催眠后发生的事情。
我们认为:一来是事情荒诞不经,无法求证。二来是怕给他增加心理负担,令他情况更加严重。
但几天后,罗先生就出了意外事故。
而且事故发生的有些离奇。
13.
据警方调查显示——
那天罗先生和他的妻子,从公司驾车回家。
当车行驶到一个十字路口的时候,车子突然失控,离开道路,一头撞到了路旁的墙上。
车头都被撞瘪了。
可当人们去抢救时,车里只发现了罗先生的妻子,并没有罗先生。
而罗先生的妻子,只受了轻伤,但她对于事发现场所陈述的话,因大悖常理,所以不被警方所采信。
警方认为,那是她被惊吓之后的胡言乱语。
据相关人员作证,和路旁监控摄像头的证据,罗先生是一直坐在驾驶座上开车的。
但不知道为什么,车祸发生时,在那撞击之间,罗先生竟不翼而飞了。
这件诡异的事情,被警方列为了悬案。
14.
后来,梁医生,秦教授,和我,一起去看望罗先生的遗孀。
从她嘴里得到了如下情况——
“你确定当时罗先生在车上?”
“当然了!当时我丈夫在开车,我就坐在副驾驶座上。”
“你怎么发现罗先生异常的?”
“我是突然发现他脖子上出现了一道裂口,而且裂口越来越大,鲜血直流,我本能地伸手去给他擦血,谁知……”
“什么?”
“谁知,我一碰他,他的脑袋居然掉了下来!就像被一把无形的大砍刀,给砍下来了一样!掉下来的脑袋直飞出去,先撞上了前面的挡风玻璃,又被弹回来,落在了我怀里!”
“嗯。”
“我当时被吓坏了。这时,他的脑袋在我怀里突然睁开了眼,又说了一句奇怪话。”
“什么话?”
“他说,醒了,醒了,确实该醒了!”
罗先生的遗孀问我们:
“他最后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我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答她才好。
接着,她又说:
“然后,他的脑袋,连同他的身躯,还有飞溅出来的那些血,就都渐渐隐去,消失在空气里。我是眼睁睁地,看着他在我面前消失的,但是我给警察们说,那些警察都不相信。”
15.
离开罗先生家后,我们三人一起到附近一个茶馆小坐。一边喝茶,一边讨论。
秦教授最先发言:
“你们认为那个罗先生精神里的人格,不,是那段程序,所说的事情,是真的吗?”
梁医生也提出自己的疑问:
“如果他说的是真的,那么,就可以解释罗先生为什么会离奇消失。但是,如果他说的是真的,那么我们这个世界,就可能是那颗脑袋所幻想出来的。既然幻想是主体,罗先生已经回去了,那我们这个世界,为什么能够依然存在?”
我沉默了良久,才清清嗓子说:
“也许,我们的世界,就像那段程序所说的一样,我们都世界,很复杂,复杂之极,复杂到了远远超出我们的认知和理解之外——”
顿了顿,我接着说:
“我倾向于‘程序’所说的是事实。”
“为什么?”
他们两人一起望向我。
我问他们:
“你们听说过梵天吗?”
“梵天?那个印度神?”
我点点头。
“对,梵天是印度婆罗门教的创造之神,与毗湿奴、湿婆并称三主神。我们俗称他为‘四面佛’。”
顿了顿,我接着说:
“据印度教的神话所说,我们的整个世界,只是梵天的一场梦。当梵天醒来的时候,就是世界末日,他梦境中的一切,就是我们都世界,包括这个世界里的一切,包括我们,就都会消失。”
他们两人面面相觑。
我继续说:
“据说,梵天的一日一夜,为三亿五千四十亿年。约略计算,梵天的一觉之中,太阳的诞生与毁灭,可以重复3050次。所以,即使是真的,我们也不必担心梵天会随时醒来。”
过了良久,梁医生才清清嗓子说:
“半镜,梵天一梦,只不过是个神话传说,也不能被当成证据,是不是?再说了,这虽然和‘程序’所说的有点相似,但也无法解释他话里的矛盾啊?”
这时,我又补充说:
“梵天一梦的神话,还有其他内容。据说,我们活在梵天的梦里,而梵天,又活在帝释天的梦里。”
他们两人不由得吸了口凉气。
秦教授瞪大眼睛说:
“你的意思是说,如果‘程序’说的是对的,那么,我们这个世界,不仅是那颗脑袋的梦,而是梦中梦,又或者梦中梦的梦中梦?”
我点头。
秦教授追问:
“那我们不是在那颗脑袋的梦里,又是在谁的梦里呢?”
我和梁医生不约而同向上一指,齐声说:
“梵天!”
这次,我们三人一起倒吸了一口冷气。
过了半晌,我又说:
“我还有个证据。”
“什么证据?”
“《心经》。”
“《心经》?”
“对。《心经》,全名为《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共54句,260字。属于《大品般若经》中600卷中的一节。被认为是般若经类的提要。《心经》宣扬空性和般若,被认为是大乘佛教第一经典和核心,是世界上最被人广知、最流行的佛教经典。你们知道‘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吗?”
“什么意思?”
“‘摩诃’,指无边无际的大、心量广大。‘般若’,指通达妙智慧。‘波罗’,指到彼岸,即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有彻底解脱的意思。‘蜜多’,意为无极,归一。‘心’,指根本、核心、精髓。‘经’,指路径,途径。联起来的意思,就是‘透过心量广大的通达智慧,而超脱世俗困苦的根本途径’。”
吸了一口气,我继续说:
“《心经》的最后一句话,为梵语的密咒,即: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你们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他们一起摇头。
我说:
“‘揭谛揭谛’,意思是‘醒来吧,醒来吧’。‘波罗揭谛’,意思是‘赶紧醒来吧’。‘波罗僧揭谛’,意思是‘醒来就能获得证悟’。‘菩提娑婆诃’意思是‘就是这么简单’。联起来,就是——醒来吧,醒来吧,赶紧醒来吧,醒来就能获得证悟,就是这么简单!”
听完,他俩目瞪口呆。我继续说:
“这句话,是《心经》的精髓,据说,这句话也是佛教所有经典的精髓,也可以理解为整个佛教的精髓。这句话,是在呼唤众生‘醒来’。据说,‘醒来的人’就会成为‘佛’。可是,我们为什么要‘醒来’?‘醒来’后,又能怎样?……”
说到这里,我猛然停住口了。
我不敢再往下想象了。
我不由得浑身打了个冷颤!
16.
人生如梦,梦如人生。
我们在谁的梦里?谁又在我们的梦中?
谁在我们的梦外?我们的梦中,是否还有谁的梦?
听课方法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订购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