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策划 | 如何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政务   2024-10-12 18:34   内蒙古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这体现了党对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为办好新时代思政课提供了科学指引和路径指向。


一、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战略意义


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关键在于把思政课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落实落细,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贯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关键举措。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把学校思政课建设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全面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更加鲜明,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办好教育,关键在党。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要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


践行教育强国战略任务的题中之义。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二、打造“金课”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希望人民大学为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提供更多“金课”。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守正创新打造思政“金课”体系是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应然之举。


加强思政“金课”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加强顶层设计,切实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到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政课建设中,使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都具备整体性思维、全局性观念,做到一体化部署、系统性行动。通过提升思政“金课”的吸引力和有效性,达到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真正把道理讲准、讲深、讲透、讲活。


以全链条、高质量、内涵式思政“金课”体系提升思政课建设效果。遵循“金课”理念、严格“金课”标准、打造示范“金课”是确保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根据大中小学课程难度高低,基于学生成长认知的连续性,在纵向衔接和横向联动中构建课内课外相衔接、线上线下相补充、学段学科相融通的思政课教学新生态,形成一条循序渐进、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课程发展链条,以内容的含“金”量、方法的“金”钥匙,成就学生成长的黄金期,实现不同学段之间课程资源要素、学生信息要素等的充分共享,形成促进思政课教学各学段耦合重组的育人价值链,实现教学效果的层层递进和螺旋上升。


发挥思政课教师在打造思政“金课”体系中的关键作用。广大思政课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话语体系和方法体系。首先,通过健全知识体系,既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又善于用学术讲政治,在循循善诱中将教与学、学与思、学与研深度结合,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深度、广度和效度。其次,根据网络时代青少年话语模式的变化不断更新话语体系,善于用学生喜爱的话语风格去阐释深刻理论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去回应现实当中青年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提升话语吸引力和价值引领力。再次,思政课教师要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从而增强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三、拓展思政课建设新格局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立足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以“大思政课”理念与实践进一步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是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以“大思政课”建设拓展思政课建设格局。“大思政课”是基于思政课内在属性与目标要求的课程形态拓展,善用“大思政课”为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提供了理论指引和实践支撑,其过程旨在将静态的教材文本转化为动态的教学实践,其“大”主要聚焦于思政课作为“大课”属性的内涵式回归。新起点新要求,要坚持开门办思政理念,打破传统课堂界限,把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网络云课堂有效融合,将触角延伸到广阔的社会空间和网络空间,拓展课堂教学新领域、新空间,形成课堂教学新模式、新生态,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思政课建设新格局。


搭建课程资源共享平台促进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当前思政课教学面临着信息渠道更加多元、课堂场域不断更迭、授课方法不断创新等教育教学环境,适应新环境新要求,要持续优化共建共享的“大思政课”教学资源库,在纵向上兼顾各学段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和层次性,在横向上打好资源、课程、师资、管理、评价等方面的组合拳。要推动多学科跨界融合,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有机结合,打破传统思政教育的思维局限,充分发挥多平台育人实效,绘制思政育人“同心圆”,推动育人目标落实落细。


推动数字化赋能展现新气象新作为。首先,推出研讨式教室、沉浸式教室和全景式教室等,打造智慧教学环境平台,在此基础上,思政课教师可依托虚拟现实技术,充分运用探究式、案例式、体验式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集智慧互动、情景体验于一体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的沉浸感、体验感,促进思政课教学模式从传统单向传授式向现代双向互动式转变,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其次,以智慧课堂为抓手,实施个性化教学方案。思政课教师通过收集、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成绩变化和兴趣爱好等多维度数据,精准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教学内容“按需供给”和“有效推送”,最终实现思想理论与教学艺术、现代技术的有机结合,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再次,基于智能算法和元宇宙技术,通过靶向定位,推出沉浸式、研讨式、全景式智慧课堂,打造虚实结合的育人场景,让学生从“指尖”触动到“心尖”感悟再到“脚尖”行动,从而真正提升立德树人实效。



来源:党建参阅微信公众平台




赛罕先锋
中共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委员会组织部官方微信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