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氏家族,一代名门,演绎四代传奇——一段尘封的家谱

文摘   2024-11-15 06:00   广东  


重庆“九宫八卦”的城门布局

长江三峡,巴渝夔州,2000年来,一直为川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才济济。近代夔州府(重庆奉节)茅田的邓氏家族,以一代名门,演绎着四代传奇。


西南地区第一家现代工厂“森昌泰”火柴厂创办人邓命辰

邓徽绩(邓命辰),男,奉节县茅田乡人。早年在家乡夔州府从事采矿业。1891年,重庆开埠通商,“为挽回中国利源”,他把和另一位四川同乡在日本经营的森昌火柴厂迁回重庆,创立了四川历史上第一家近代工厂——“森昌泰”火柴厂。

▲森昌泰厂房 | 图片来源于上游新闻

邓孝可(1869—1949),男,字守源,号慕鲁。奉节县茅田乡人。邓徽绩(邓命辰)之长子。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中举,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赴日本留学,与梁启超过往甚密。回奉节后力主改革体制,创办实业。以三万两银子创办“夔府宝华煤炭公司”,宣统元年,担任川汉铁路法务部主事,宣统二年成立《蜀报》,任主编。宣统三年参加四川保路同志会,任文牍部长,是四川保路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民国二年(1913年)四川民主党改为中国进步党后,任常务委员。1949年在上海病逝。

邓孝然(邓孝可之弟、吴敬琏外公),男,奉节茅田乡人,邓徽绩(邓命辰)之次子。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邓孝然曾创办过煤矿开采、织布、造纸等实业,任职成都中国银行行长,邓孝然也是1909年“川汉铁路公司”董事,参加了四川“保路运动”,现在看,邓家算是中国最早的民族资产阶级。

吴婉(邓孝然之妻),女,就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后在重庆创办女子学堂。育了8个孩子,女儿邓友兰(邓季惺)是《新民晚报》的创始人之一,儿子邓友德,解放前曾任国民政府新闻局长,另有三个儿子(邓友民、邓友辛、邓友理)赴延安参加革命。


邓友兰(邓季惺)(1907—1995),女。奉节茅田乡人。邓孝然之女,吴敬琏生母,中国著名报人。14岁考入重庆省立第二女子师范,1933年毕业于北平朝阳大学法律系。先在南京司法部工作,后辞职做律师。全身心地投入“女权运动”,创办了“南京第一托儿所”,后出任《新民报》经理。建国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北京日报社顾问,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顾问,民建北京市委副主任委员、中央常委,北京市第六届政协副 。是第二、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95年8月在北京逝世。


吴竹似(吴卓士),男,邓季惺前夫,吴敬琏生父,《新民报》创始人之一。祖上江苏武进,192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南京中央通讯社记者,同年与邓季惺在上海闸北结婚。1926年,全家回到重庆。吴竹似任《大中华日报》编辑。1931年英年早逝。

陈铭德,男,重庆长寿人。《新民晚报》创始人之一,吴敬琏的继父。毕业于北京政法大学,曾任北京《国民日报》编辑。1931吴敬琏生父去世,1933年1月,邓季惺改嫁陈铭德。

吴敬琏,男,中国著名经济学家。1930年1月生于江苏南京市,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1984年以来,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办公室副主任、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兼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改革》、《比较》杂志主编。在耶鲁大学、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任客座研究员或客座教授。

邓友德,男,奉节茅田乡人,邓孝然之子,早年加入过共青团,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抗战时,在上海任国民政府潜伏人员,后回重庆,进入国民政府中宣部。抗战胜利后,邓友德任国民政府新闻局副局长,他和邓季惺姐弟感情很深,只是立场不同。1944年政府组织一个中外记者代表团访问延安,副团长就是邓友德,还和在延安的另外三个弟弟合影,留下一段统战佳话。邓友德解放后去了香港,后又辗转巴西、日本等地,最终落在台湾。解放初,周总理跟邓季惺说:“你要动员友德回来!”邓季惺亲自到广播电台对台节目里广播。1993年吴敬琏到台湾访问,才得以一家团圆。

邓友民,男,奉节茅田乡人,邓友德之弟。1933年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与谭林共同领导重庆云阳工农武装起义,1937年与艾长青等人赴延安。任军需处长。解放后历任中南区交通部办公室主任、内务部优抚司司长、中波贸易公司中方经理、广东暨南大学系主任兼党支部书记、校党委委员等职。


邓友辛,男,奉节茅田乡人,邓友民之弟,1938年3月赴延安参加革命工作。

邓友理,男,奉节茅田乡人,邓友民之弟,1938年3月赴延安参加革命工作。

邓启明,男,1937年7月毕业于省立奉节中学,1938年3月赴延安参加革命工作。

邓传汉,男,1937年7月毕业于省立奉节中学,1938年3月赴延安参加革命工作。

邓传理,女,重庆奉节人。父亲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母亲毕业于上海音专,姑父陈铭德姑妈邓季惺是新民晚报的创办人。邓传理曾留学美国,与上海留美教授黄自强结婚。现为上海新民晚报社的编辑。

黄自强(邓传理之夫),男,上海川沙县黄楼镇人,留美归国教授,和黄炎培是同宗同族,是上海川沙县黄楼镇黄氏家族的后裔。

黄圣依(黄自强和邓传理的女儿),女,中国著名女演员。1983年2月生于上海,北京电影学院毕业,主演周星驰《功夫》、《天下第一》《九品芝麻官》以及偶像电视剧《美丽人生》和《红苹果乐园》等影剧。


曾经的洪崖门

邓季惺、陈铭德这对重庆夫妻在中国报业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他们创立的《新民报》,辉煌时期形成的“五社八版”,堪称跨地域的“大报业集团”,形成了当时中国最著名的“新民报系”,这样的报系在以后很长的时间内成为绝版,直至今天也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办报经历和兴衰成败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有着不可忽视的经典意义,对于我们研究那个年代的新闻环境、新闻政策、新闻报道都是不可多得的素材。目前,上海《新民晚报》是中国出版时间最长的晚报,是前新民报社五个分社、八个地方版中的一个。

1929年9月9日,陈铭德、吴竹似等在南京发起创办《新民报》,受到重庆军阀刘湘经济资助。报名取“作育新民”之意。陈铭德从中央社辞职出任社长,张友鸾任总编辑,邓季惺后出任经理。“九一八”之后,报纸抗日救国立场鲜明,产生很大影响,1936年报纸发行量达2万多份。1937年11月7日停刊西迁。1938年1月15日在重庆复刊。1941年11月1日增出重庆版晚刊。1943年6月18日出版成都版晚刊。同年9月在重庆成立新民报总管理处,陈铭德任总经理,邓季惺、罗承烈、张恨水为协理。重庆、成都两社总主笔罗承烈,主笔有赵超构、张恨水、张友鸾等。成渝两地总发行量达十万份,居大后方各报之首。


抗日战争胜利后,总管理处迁返南京。1946年1月1日出南京版晚刊。同年4月4日,创办北平版日刊,张恨水负责主持。5月1日再增办上海版晚刊,赵超构任主笔,程大千任总编辑。至此,该报在全国拥有5社8版。郭沫若、巴金、老舍、夏衍、田汉、聂绀弩、吴祖光、马彦祥等先后撰稿或主编副刊。

新中国成立后,南京版复刊,成渝两地分别于1950年4月和1952年1月终刊。北平版于1952年底终刊。上海版继续出版。1958年4月改名《新民晚报》。1996年,在美国设立驻美记者站,同年创办《新民晚报·美国版》,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张在海外发行的晚报。1997年,《新民晚报》在香港发行,1998年在澳门发行。2002年创办《新民晚报·澳洲专版》,2004年创办《新民晚报·加拿大版》。

点亮“赞+在看”
家人们留下你的小爱心再走!

邓姓邓氏
天下邓氏一家亲!寻踪先祖血脉,汇聚邓氏儿女,传播邓氏文化,共建繁荣邓氏!商务合作请+vx:wdef132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