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所缺”的那块往往会吞噬心里的“所有”(罗西)

文化   文学   2024-09-15 00:05   福建  

“对自己温柔一点,你只不过是宇宙的孩子,与植物、星辰没什么两样。”可以缺这个缺那个,不能缺自己的温柔、安抚和爱,这样才会发光。

心里“所缺”的那块往往会吞噬心里的“所有”

文摄:罗西


总有人好奇地问,你的诗句里怎么总有一个“你”,是谁啊?

这个“你”也叫“没有”。

这一世,你缺的那块、那个,往往照亮、关乎你一生的拥有、所有。

所“缺”的反而成为一生的主题主角,而你所“有”的,则可能黯然失色。

心里“所缺”的那块往往会吞噬心里的“所有”。


所谓成熟,在我看来,应该就是认命了,从“爱我所爱”到“爱我所有”,从理想到现实,诚实面对。

朋友的一张全家福,我为它配了一句话——这就是全家福:爱我所爱,爱我所有。我们在一起,是缘分,是幸运的样子;我们爱着,是富足,是幸福的样子。


“所缺”稀释了“所有”?

这是很亏的一种心理,可是我们常常都有这样的人性弱点。

内心缺什么,一般会从外表上去刻意打扮、表现什么。

比如一个笑容特别多的人是因为心里有太多的眼泪。

再幸福的人,也会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感慨。

叔本华所也说:“我们对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很难得去想它,但对所缺乏的东西却总是念念不忘。”

心里缺失一块,结果,它或深或浅影响了你现有生命的品质。


有一女孩2岁时被父母遗弃,在福利院呆了4年后,被好心人跨国领养。

长大后很幸福,有一份喜欢的工作,有个热爱她的先生……但是,她仍然要回国寻根,经过多方的努力,终于与生父母一家重聚。

有人含蓄问她:你不介意知道自己不是“走丢的”的真相?

她仰起头,泪花还没闪过,立即笑着说:“我相信他们是爱我的。”

其实寻求的就是一种自我治愈。

小时候遭受的那份伤害,那些失去,是抹不去,她拼命想找回曾经的那些,包括那些问号。

心里失却的那块,她或许终于找回来了。


一个独眼的朋友说,和完全的盲人比起来,“我的缺点更显著,因为我知道我看见缺什么。

一个哲学家说:人生两大悲剧,一是得不到一生中最想得到的,二是得到了一生中最想得到的。

这两样东西,偏于精神性的,常常是自己给的,或许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大智慧之人才可以有那块福田与安宁。

凡夫俗子的你我,都很难。


小时候,我们更多地说“我有”,后来,才学会了说“我没有”

女儿两三岁的时候,有次无意里听到她与小伙伴对话,互相炫耀,小伙伴说:“我有……我还有两个爸爸!”

我心里咯噔下,傻女儿会不会也被带进沟里显摆:“我有三个爸爸。”

结果不是,她兴奋地说:“我有好多妈妈,看,有妈妈有姨妈有姑妈……”

人到中年后,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就常常掂量手里有的,而不必老惦记着那些失去的或者一直就没有的。


研究心理学的朋友还有更实操的方法,运用反向力来丰富自己:如果你需要朋友,就成为别人的朋友;如果你孤单,就去让某个人不孤单;当你需要爱,就先爱自己,以及无条件地爱别人……

当你向外给出,宇宙能量自然会补充进来。

也就是说,当你觉得匮乏,正是因为你没给出去,内部已经没有空间,所以能量流不进来。这是反向操作,让自己从匮乏到富足的好方法。忙起来你觉得什么都不缺,空下来才知道你什么都没有。

有时,“有”与“没有”,只是一颗心的正反两面。

上帝关了我热闹的那扇门,却是我自己推开了一扇安静的窗。

上帝左右了我“有”与“没有”,却不管我“要”与“不要”,也算是仁慈。


没有马没有草原,那就看鸟看天空,要不,你能怎样?

对了,还可以“脚边有狗心里有鹿”。

“有一天,你不再寻找爱情,只是去爱;你不再渴望成功,只是去做;你不再追求成长,只是去修……那么,一切才真正开始。”这杯心灵鸡汤,我自己先干了。

不求什么山高水长的永恒,只求此刻一花一草的喜悦。

心里有“你”,就没有分离;“你”在万水千山外,我就有这万水千山。

“对自己温柔一点,你只不过是宇宙的孩子,与植物、星辰没什么两样。”可以缺这个缺那个,不能缺自己的温柔、安抚和爱,这样才会发光。

罗西简介:

专栏作家,传统媒体人。

在《新民晚报》等全国50多家报刊写过专栏。

出版专著有《性感是另一种高贵》《你生命中的贵人往往是异性》等30多部。

微信:928588220

(点击下面红色框,即可打赏支持我!)

罗西有意思
罗西诚恳地说,尽量有意思。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