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厂点评”频道致力于点评粮厂的季度财报、产品发布会、市场表现或其他重大事件,不追求信息即时性和效率性,主要为读者提供粮厂研究员的观点。
“这次SU7成功之后,小米有了明确区别于苹果的投资亮点,我最近正在和老板力推小米。” 小米发布财报的前两周,我约了外资基金研究员Andrew在香港中环一家咖啡店里见面,他跟我说。
记得去年这个时候,他的观点还是:“坦白说,投资小米的opportunity cost(机会成本)太高。如果单看手机,无论是出货量、客单价、毛利率,还是硬件衍生出来的软件/服务业务,苹果都是更好的选择。”
比起Andrew,对于电动汽车赛道更为熟悉的内资股票研究员,对小米SU7的观点已经体现在仓位上。
从3月小米SU7发布会后,私募基金经理Ricky就提醒我关注小米的港股通持股比例,因为这是内资对小米最好的情绪风向标。
“我近期加仓的逻辑很简单,就是小米的港股通比例已经重新回到入选港股通以来的最高点,特别是在过去一个月股价回调的过程里,港股通的持股比例依然是在不断攀升的。”
I. 加入汽车的小米集团该如何估值?
8月21日,小米集团发布2024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业绩。收盘后,市场比往常多了一分期待,因为这是小米第一次正式披露汽车业务。
2024年二季度,小米集团营收8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连续四个季度同比增长;经调整净利润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1%。小米集团整体毛利率20.7%,现金储备达到1410亿元,为历史同期最高。
其中,二季度智能电动汽车业务营收64亿元,小米SU7上市后首个季度交付27307台,预计全年交付超过12万台;汽车业务毛利率达到惊人的15.4%,净利润整体亏损约18亿元。
自3月28日小米SU7发布大获成功,到大定锁单突破10万台,再到7月单月交付13120台,超越特斯拉Model 3成为20万以上价格段纯电轿车的榜首,小米很明确地告诉所有人自己已经坐上了新能源汽车的牌桌,即便是那些对小米存在偏见的研究员们,也不得不正视这个玩家的入场。
- 对于处于盈利早期、规模效应未完全体现的高成长期公司,更适用于P/S (市销率) 和ORPS (每股营业收入);
- 而对于转型期的车企,短期新能源转型带来盈利阵痛,长期以电动化水平为衡量标准,可以采用SOTP(分部估值法):传统部分 P/E (市盈率)和EPS(每股收益),而新能源部分 P/S (市销率)估值。
*注:主要经营决策者(CODM),即Chief Operating Decision Maker,这是国际财报准则(IFRS)下的一个管理会计概念,是识别经营业务分部的主要机构(并非指代某个个人),其会根据业务活动的性质、管理人员和向董事会提交的信息来统筹考虑。
II. 小米造车究竟是赚钱还是亏钱?
小米财报发布后有一条热搜冲上了微博榜单,是:“#小米卖一辆车亏6万多”。针对舆论的发酵,雷军还亲自回应说:“造车很苦,但成功一定很酷!小米汽车还在投入期,希望大家理解。”
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小米造车是赚钱还是亏钱?汽车业务和智能手机业务又有什么区别?
通过拆解汽车业务的营收或者利润,不难发现汽车业务和智能手机业务的相似性,核心指标又回到了熟悉的出货量、客单价(ASP)和利润率。
但不同的是,当考虑智能手机业务的成本时,大家天然地只考虑物料成本(BOM);而对于汽车,大家会把成本进一步追问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其中:
- 可变成本(variable cost)包括物料、直接人工和运输,这个可以模糊的等同于BOM,都是和生产一台小米SU7直接相关的成本;
- 固定成本(fixed cost)包括员工薪酬、研发成本、工厂和设备折旧摊销,这些成本是前期SU7的研发投入,以及无论生产线是否开工都会发生的成本。
简单来看,汽车业务营收减去可变成本就是毛利(Gross Profit),再减去固定成本才是净利(Net Profit)。因此,本季小米的汽车业务虽然取得了15.4%的毛利率水平,但整体汽车业务仍然有18亿元的亏损。
和智能手机业务相比,二者背后本质区别是,智能汽车是前期研发投入和固定资产投入巨大,但成功概率极低的业务。
这就意味着前期的所有投入很有可能成为沉没成本,并不能转化为未来的有效营收和利润。很多机构研究员会持续跟踪“研发开支/矩阵车型数”或者“单车研发开支(研发开支/销量)”等指标,以此来评估车企的研发强度和效率。
无效研发投入在前几年扎堆下场的新势力车厂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例如法拉第未来(FFIE)烧了65亿美金(不完全统计),也只交付了13台车;而拜腾(Byton)烧掉了84亿人民币也都没有能真正交付一台M-Byte。
类似的,我在2021年小米刚刚宣布下场造车时,曾请教过一个机构大佬说:“为什么恒大和小米前后脚宣布造车,但资本市场给出的反应差这么多?”大佬想了想,一本正经地告诉我说:“可能是因为雷军真的想把车造出来。”
基于上述原因,小米集团才会在每一季的财报里反复强调自己的现金储备(本季度已经达到了1400亿元人民币);同时单独披露造车和创新业务费用,帮助机构投资者加回计算可比的核心业务利润水平。
III.超过特斯拉的汽车毛利率背后是什么?
8月22日,小米集团股价大涨9.02%,当日成交额82亿元港币。基金经理和研究员们交流得最多的是小米汽车业务的毛利率达到了15.4%,而同期特斯拉的毛利率仅有13.9%,成为了本季财报最大的超预期亮点。
卢伟冰在二季度业绩问答会上更是指出,未来数个季度的汽车业务毛利率会更好。原因在于二季度交付的2.7万台SU7都是在3月发布会当晚完成锁单预订的,享受到了最大程度的促销权益;之后的每一个月小米都在减少促销权益,这会进一步提升汽车业务的毛利。
SU7成功带来的规模效应,也将形成对汽车业务毛利率的双击。
今年一季度时候,小米对于SU7的年度交付预测只有7万台,而现在年度交付目标已经提升至12万,我听说有好几家供应商的态度“从前期质疑,到发布会松动,现在已经主动迎(gui)合(xia)”。
不过,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既然汽车业务采用P/S(市销率)估值,理论上营收和P/S倍数是唯二的变量,为什么市场和机构投资者仍然在交易汽车业务毛利率超预期?
背后的逻辑在于,当前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和2011年的智能手机行业是截然不同的。
小米集团在手机业务初期,只需要通过性价比保证出货量,就可以获得资本市场青睐。小米手机1代发布时,市场上普遍“智能手机”的价格段在4000-6000元区间,所以当1999元价格标签砸下来时,大家已然顾不上潜在的供应链和交付问题,就不自觉地起立鼓掌。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内卷,已经远超当年的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在今年Q1的加权平均售价几乎和传统燃油车持平,市场上2/3的新能源汽车定价已经低于同品类燃油车。这场从2023年1月特斯拉开始的价格战,已经把所有新势力车厂被动拉下了水,已经很少有玩家能通过价格获得显著的市场份额。
过去的18个月里,一大批新能源车厂以各种姿势掉队,而剩下的都在检查自己的泳裤是不是落在了大海里。
当2023年底小米SU7技术发布会召开时,面对如此惨烈的竞争格局,小米发现自己并没有像智能手机时代,以一个获胜者的姿态在收割及洗牌,而是以一个新入局的外来者刚刚敲门。
资本市场同样深刻地认识到新能源汽车赛道已经步入了下半场,通过性价比获取市场份额的玩家已经不能拿到高估值,只有能打阵地战和持久战的巨头才能活下去,而毛利率是这场战争最重要的补给。
2022年,一位参与汽车业务的小米高管层就告诉我说:“小米经历过智能手机时代,很清楚毛利率对于行业竞争意味着什么,我们觉得只有理想(当时的)和特斯拉的毛利率才代表了可持续发展的水平。”
在踩遍了手机行业的所有坑之后,小米集团业务上全力推进“全品类高端战略”,财务上也提出了“规模-利润并重”的财报要求,这背后都是小米对于毛利率的重视。
值得庆幸的是,经历过智能手机战役洗礼的小米,已经有实力在全球范围内和三星苹果竞争,而这些经验和资源都将收益于汽车版块。
雷军在多个场合都分享过,他认为无论智能手机还是新能源汽车,都是以消费电子的行业规律在演进。其核心商业模式都是对复杂体系的管理,背后是产品定义、研发、供应链管理、渠道管理、制造和宣发的全方位竞争。
有一个坊间八卦说的是小米采购汽车芯片的故事,汽车行业的常见芯片单价是300美金,小米汽车谈到了200美金。本以为已经是行业最优惠价格,但手机部看了看这个芯片也就是骁龙888的性能,最后谈下来只有80美金。
渠道管理也是类似,卢伟冰在今年的投资者日中讲过,小米在线下建小米汽车门店时,曾有商场愿意把租金降到原价的十分之一来吸引小米汽车进驻,看小米汽车接下来的建店策略,也是优先进驻商场。
大多数商场在运营时只看两个指标核心指标,租金规模与空置率,招商时会优先考虑品牌的流量,对于流量高且有特定价值属性的品牌(如星巴克、西西弗书店等),商场是愿意给出低价租金来做置换条件的。事实上,小米之家在线下天然具备这种基因,在二线城市的核心商场,多数小米之家的租金成本只有相邻门店的三分之一左右。
当然,提升汽车毛利率不完全是简单的压低成本,小米作为“人-车-家”的全生态玩家,背后还有更多的思考。
小米如果希望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实现“软硬结合,AI赋能”的消费电子终局,只抢占硬件市场份额是意义有限的,而需要硬件和软件/服务收入互为放大器。
以本季度的核心业务毛利率为例,虽然智能手机业务和IoT业务的毛利率分部只有12.1%和19.7%,但是互联网业务的毛利率高达78.3%,整体拉平后的毛利率超过了20%。
小米SU7在进行产品定义和选择价格区间时,也充分考虑了汽车硬件和后端软件/服务(例如智能驾驶)之间的关联。本季度披露的小米SU7客单价是22.9万元,反算13%的增值税点,实际销售价格接近26万元。
这个价格区间正是和智能驾驶强绑定的核心消费价格段,绝大多数这个价位的产品都装配了智能驾驶方案。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的数据,2023年度1-10月,25-30 万和 30 万以上价格带自主汽车品牌 L3 方案装配率分别为42.6%和75.0%,智能驾驶的领先已经成为带动份额提升的关键因素。
通过本次财报可以看到,小米正在走向一个更成熟的阶段,愿意短期放弃部分市场份额和规模,转而追求更有质量的营收规模和商业模式的真正闭环。
这一点在近期的小米电视业务上也有体现。小米IoT业务的朋友告诉我说:“电视业务正在进一步优化产品线,战略性地放弃一些低价型号,因为这些低ASP的产品没有带来匹配的后端互联网收入。单纯卖出硬件已经不是我们的战略目标了,要形成业务闭环。”
总结来看,二季度财报既为小米SU7首秀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为小米集团未来的估值打开了想象空间。
以上,作为本季度的财报点评。
粮厂研究员Will
2024年8月23日 于香港
P.S:最近非常多朋友在雪球留言关注「小米粥」微信群,但受限于雪球不允许直接或者间接引流的要求,我很抱歉无法回复。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公众号私信留言「加群」获取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