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增值” 企业发展“提质” | 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全力打造为企服务新生态

文摘   2024-12-13 17:07   浙江  

一方沃土能不能“热”,靠纷至沓来的客商;能不能一直“热”,要靠亲商安商的环境。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开辟新赛道——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

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旨在推动政务服务,从传统的便捷服务向增值服务全面升级。如果说,传统的便捷服务是做“减法”,以简材料、减环节提升服务效率,那么增值服务就是做“乘法”,通过集成提供人才、金融、科创等服务,为企业提供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精准化、专业化等全周期衍生服务机制。

聚焦发展所向、企业所需,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充分发挥改革能动性,勇当增值化改革探路先锋,系统打造立体化线下阵地、集成式线上平台、多元型服务场景,全方位构筑增值服务矩阵,着力绘制“政府有为、社会有力、市场有效、企业有感”的为企服务新图景。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经开区已为企业提供各类增值服务2000余家次,其中,解决用地需求1760余亩、用工需求11000余个,破解疑难问题500余个,推动降本减负30.2亿元。




围绕企业需求 升级“亲商服务”


围绕企业需求做好服务,贯穿于经开区整个发展历程。

作为政务服务改革先行地,上虞率先打出了改革“组合拳”,上虞便民服务中心成为全国第一个县级政府集中式办事场所,也让最早落户杭州湾上虞经开区的企业有感地区优越的营商环境,为之后的企业集聚夯实了基础。

“国邦药业是第一批入驻经开区的企业。2000年前后,我在上虞便民中心办理新项目审批事宜,消防、安监、经贸等各个部门的驻点人员告知我们所需资料,再统一收集处理。在这过程中,经开区安排了专人陪同指导我们。”说起第一次接触到这一便民利企模式时感受到的温暖和震撼,浙江国邦药业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王益锋至今记忆犹新。

如今,随着平台能级持续提升,审批管理权限不断下放,服务水平的提质升级,杭州湾上虞经开区的企业基本上能不出园区办完所有业务,甚至享受政府上门办理的便利服务。今年2月,在接到浙江凯瑞供应链有限公司因开票限额问题无法升级为限上企业的诉求后,经开区主动介入、上门了解情况,会同属地税务所及时与区税务局进行联动协调,在极短时间顺利帮助企业及时解决难题。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2023年的春风里,位于杭州湾经开区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的上虞护企优商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公安、司法、法院、检察院、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等多个社会组织集中入驻办公,整合为企服务“一门进一窗办”业务27项,同步建立“常、点、随”入驻机制,提供“6+1”融合服务,上线政务服务六天就近办、涉企紧急事项“一件事”立即办等服务,其中危化品使用审批时间从3小时缩短到15分钟。截至目前,已上门服务卧龙、闰土等上市公司、规上企业20余家,辐射员工及家属8万余人,办理新居民人才引进、企业保安员考试报名等业务1400余件。

“优”无止境百业兴。今年11月底,杭州湾上虞经开区企业综合服务分中心正式启用。中心聚焦企业需求痛点、难点、堵点,积极打造集政企交流、行政审批、各项增值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目前,企服分中心梳理55项涉企服务事项清单,着重构建“企呼我应”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构建多元协同、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涉企服务“朋友圈”。

“如今办事真是方便快捷,材料简化、跑腿减少,很多都只要线上提交、线上办理,时间成本一下就压缩了。”前来办理营业执照的浙江凯汇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利宇,快捷地办完事后,还欣喜地收到了服务中心精心制作的涉企服务事项“政策大礼包”,包含了《项目服务小管家》《经开区涉企稳进提质政策摘要》《投资指南》《产业链供需关系参考手册》等。

“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是以往历次政务改革基础上的升级版,锚定的是‘高效办成一件事’,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杭州湾上虞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物理整合到系统集成,再到数据赋能,杭州湾上虞经开区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紧贴企业需求,推动实现从政府“有什么、给什么”逐步向企业“要什么、给什么”的升级。




推动关口前移 展现“经开速度”


行棋观大势,落子谋全局。如何让企业在经开区落得快、留得住?构筑企业投资项目落地达产全链条全周期服务体系,是经开区助企纾困的“强心剂”。

在杭州湾上虞经开区东二区M1/M2地块的工地上,打桩机轰隆响个不停,现场一片火热。这块土地的“主人”,正是福建省华科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11亿元的现代模具创新一体化制造基地项目。

据介绍,该项目于今年9月26日上午拿地,随即递交了各项审批资料,用地批复、项目投资备案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施工图审合格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下午就出。27日,质量受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办理完毕,大型机械车辆开始进场,项目正式破土动工。整个过程仅用时两个工作日。

“每个环节都很‘丝滑’。我们原来预计这一过程怎么着也要两三个月,在经开区及属地单位、各区级部门的辅导和帮助下,没想到月变成了天。”项目具体负责人韩照洋开玩笑说,送审批,现在成了项目组最轻松的工作。

“拿地即开工”的审批效率背后,有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的一份牵引之力。

“现代模具创新一体化制造基地项目能有起步即奔跑的速度,是因为我们在服务理念、模式、方式与内容等方面均融入了‘增值’概念。”杭州湾上虞经开区相关负责人点出了其中的门道:构建全链条式的线上线下服务。

经开区通过提前制定开工攻坚图,明确从拿地到施工许可证办理时间、注意事项、责任主体等,把每项细化的前期工作事项作为必须攻克的关卡;开展复杂事项模拟办理,主动对接区资规分局、司法局(公证处)、便民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局(建管中心)等相关区级部门,对土地拿地后的监管协议和出让合同签订,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办理相关重点办理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形成《工业用地摘地后办理流程表》并告知企业,提前进行线上线下的全面模拟办理,确保线上线下资料齐全,全程不掉链;全过程帮办代办,派专人全程陪同服务,确保企业无缝衔接各部门进行各项手续办理,对办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迅速落实解决。在各部门单位的全力配合和悉心指导下,项目才能如愿从开局就“跑”起来。

企业需求在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这些天,在位于杭州湾上虞经开区的晶盛半导体关键耗材项目建设现场,工人正忙碌地调试新设备,这个总投资13.35亿元的新材料项目,即将实现从建设到试投产的突破。“多亏了政府的精准助力,项目建设一遇困难,就有部门主动介入解决。”企业负责人感慨,这让原计划18个月的建设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一。 

直面诉求,让企业更有感受度。在2024年第十期“政企服务直通车”杭州湾上虞经开区项目专场活动现场,绍兴兴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负责人详细介绍企业和所在行业现状,对加强指标保障、增强通信讯号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他们希望,政府进一步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帮助企业降低生产管理成本,助力企业发展。有关部门针对企业提出的问题建议,认真梳理汇总,现场一一作出细致的解答和回应。

“企业有什么问题提出来,我们能解决的马上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列入问题清单,进行持续跟踪服务。”杭州湾上虞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企业提供“上门服务”只是政务服务“增值化”的一个缩影。

政府的担当作为,才能换来企业的底气和信心。




科技创新为要 强化品牌建设


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重点在增值。那么,增值服务都增什么呢?最核心的是帮助企业办成一直想办却办不成的事。

走进杭州湾上虞经开区企服分中心,最特殊的莫过于中试服务区。这一个小小窗口背后,擘画着经开区特色产业先进材料和生命健康“一类事”服务场景,链接着辖区146家新材料企业对于中试的强烈需求。

中试,是指新产品大规模量产前的小规模试产,是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一道关键环节。长期以来,由于成本大、风险高、周期长等痛点,科技成果转化对于中试创新的需求迫切,而针对新材料产业的大规模中试基地的建设,此前在国内更是尚无先例。

基于此,经开区积极对接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新材料中试基地,以共享平台方式满足企业共性需求、降低科技成果转化门槛,提供增值化政务服务。

“项目进度大大提速,预计年底前就能完成设备安装。”这段时间,浙江中欣氟材股份有限公司安环总监陈新华忙并快乐着。他和国科新材料中试基地的专业团队通力协作,全速推进企业“高纯树脂项目”的中试环节,为企业进军新材料领域装上了加速器。

“中试对场地要求很高,但基地完全可以满足。”浙江湃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健在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工作多年,完成了聚醚酮酮材料研发,这款新材料,可以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基板制造、宽体客机复合材料等新领域,目前国内只能靠高价进口。但由于缺少中试,新技术一直被吴健放在身边的小瓶子里,无法转化。

去年,吴健开启了创业之路,但寻找合适的试验场地成了一大难题。国科新材料中试基地实行要素指标备案统配直达,由基地统一申报能耗、排污权等相关要素指标,企业只需备案、租赁即可分配使用,让吴健的难题迎刃而解。入驻国科新材料中试基地后,项目仅用了3个月时间就顺利落户。

据介绍,中试项目环评审批往往参照生产性项目审批,需要经园区审查、区级审查、市级审批,一般企业落地中试项目需要15至18个月时间。国科中试基地变“审批制”为“备案制”,由基地统一评审、区级环评备案,传统19项审批流程减为8项,一改以前需要创业者一家家部门跑的难题。照这个进度,吴健的湃氪新材料公司年内就可以完成10吨级中试装置建设。

用改革之力,打通技术转化的堵点。在基地大屏幕上,17款正在进行的中试项目中,除了“中字头”的科研院所核心团队,还有来自中化蓝天、传化化学等行业龙头,包括新型催化剂、高纯树脂、新型抗菌剂等新材料,有近三分之一的项目面向解决国家“卡脖子”技术。

提供中试项目全周期服务,明确中试项目入驻流程,出台全国首个《中试项目全周期管理办法》,创新实施中试项目审批流程,采取“一站式会审”,精简中试项目审批时限;提供标准化服务清单,包括工艺优化、工程化开发、中试装置运行与管理等14项标准化管理服务,全要素赋能中试创新;提供中试保险增值服务,协同多方力量在全国首创得“新材料中试风险减量解决方案”,为企业中试项目提供兜底保障;提供反应风险评估测试,包括风险诊断与优化、化学品热稳定性检测、电池及电池材料的热安全性测试等专业服务,助力创新项目有效提升工艺本质安全;做好中试项目成果转化后招商承接工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中试项目加速落地……《创新新材料中试项目全周期管理,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断链”难题》的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做法成功入选2024年度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百佳案例。



政务服务有“增”有“值”,不负“企”望!

只有优质的政务服务环境,才能提供适宜的生存“气候”,从而吸引成群的企业“候鸟”,让资本、人才、技术不断涌入。未来,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将继续鼓足干劲,向着改革新蓝海,奋楫扬帆再出发!


来源:上虞日报

编辑:单雯瑶

一审:陆鉴

二审:袁俞

三审:钟元

杭州湾上虞经开区
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官方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