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健康职业学院:以“三聚”开启梵净山民族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新篇章

学术   2024-11-22 21:54   贵州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近年来,贵州健康职业学院民族医药研究与应用中心(简称“药研中心”),立足梵净山民族医药非遗技艺文化传承发展,以“三聚”即“聚焦发展、聚力创新、聚合资源”助力梵净山民族医药非遗技艺文化传承基地建设。基地于2023年获批贵州省科普教育基地,其建设案例荣获2024年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美育优秀改革创新案例)二等奖。

基地建设案例获奖证书



聚焦发展,在服务专业建设上“见效”
药研中心立足工作实际,聚焦民族医药传承发展,积极发挥基地育人功能,在基地建设和服务专业建设上取得较好成效。一是社团建在专业上,助力学生成才成长。药研中心按照专业社团成立的相关要求,成立了民族医药研学社,通过研制民族医药文创产品、接待讲解、科普宣传等活动,提高专业学习兴趣,助力学生成长。二是基地服务教学,将民族医药文化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每年新生进入基地参观学习已成为新生入学教育的必备课,在参观学习中让学生切实感受民族医药文化的神奇魅力,进一步提升学生专业认同和文化自信。

学生参观基地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第一课”

2024年,面向30余个教学班2000余人,开展了新生入学教育,同时为中医药相关专业学生开展中药学、中药鉴定技术、中药炮制技术、中药加工技术等多门课程实训教学达1500人次。

开展药用植物学课程实训教学

三是协同举办竞赛活动,活动育人成效凸显。基地举办“了不起的中药”科普视频竞赛,与玉屏侗族自治县卫生健康局合作开展“体验本草之旅,感悟中药文明”上山采药活动,制作科普宣传视频50余项,采集制作侗药标本50余份,进一步丰富民族医药科普资源库。同时指导学生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贵州省赛”获铜奖,组织团队代表铜仁参加2024年贵州省全民科学素质大赛总决赛并荣获优秀奖。

指导学生制作药用植物标本



聚力创新,在科研项目建设上“出新”
一是强化科研项目管理,科研成果显著。依托梵净山特色民族医药资源,开展民族医药文化教学科学研究,年内申报省级科研项目2项,市级科研项目1项,院级课题3项,指导学生申报立项院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2篇,授权专利3项。二是强化基地运行管理,积极开展平台项目申报。年内积极申报铜仁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贵州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和贵州省中小学生科学教育实践基地,进一步擦亮梵净山民族医药非遗技艺文化传承基地品牌。



聚合资源,在民族医药文化科普上“添彩”
基地依托民族医药研究与应用中心,立足地方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民族医药文化科学教育,拓宽科普育人途径,取得较好成效。一是强化科普资源库建设。年内编撰了梵净山珍系列的科普宣传手册和健康科普系列宣传单,共计发放2000余册;二是常态化开展民族医药文化科普活动。基地被列为铜仁市第一批科普研学资源名单,大力开展研学活动,承办了2024年“知行贵州”丝绸之路青年交流计划活动,向美国、韩国、日本、菲律宾、巴基斯坦等多国留学生展示了梵净山地民族医药非遗技艺文化之美,实现了民族医药文化的对外输出。

国际留学生参观民族医药展览馆

三是围绕“引进来、走出去”两条主线深入开展民族医药文化科普教育“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年内吸引了省内外高校、企业、大中小学生等各级群体到馆开展科普教育100余次共计 5000余人次。依托《铜仁市社区居民民族医药素养提升项目》《梵净山民族医药文化传承与科学普及项目》实施,先后赴碧江区、松桃苗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等铜仁市管辖范围内 10 余个区县中小学、社区、乡村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活动20 余次,科学普及覆盖8000余人次,进一步加大民族医药文化的科学普及与推广应用。

幼儿师专附属幼儿园学生到基地参观学习

赴铜仁市各区县中小学开展“民族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

图文:杨超

编辑:中医药系传媒中心 吴登敏 吴倩倩

一审一校:刘萍

二审二校:刘盼盼

三审终校:田松明

贵健院微药学
贵州健康职业学院—中医药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