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背后:是父亲的姨太太们争风吃醋的结果

文摘   2025-01-19 16:01   北京  
国际视野  人文情怀  自由精神

教育就是生长,生长就是目的,

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马来西亚著名大学春季班开始招生啦

国才领军计划——国际本科世界名校直通车

北语NCUK国际大学预科招生简章(免雅思直升国际名校本科)

意想不到,2025年高考,这些大学超过多数985大学,不参加高考也能上。

来源:学者荟

朱家在苏北是名门,父亲朱鸿钧对朱自清要求特别严,朱自清从小被送进私塾,无论刮风下雨,雷打不动必须早起背书,公务忙的时候顾不上亲自监管朱自清,但只要有时间,朱自清的功课他是要逐字查看的,如果功课都是优,当然极为宠爱朱自清了,一旦看到有老师的写的不好批语,或者删划过多的文章,朱鸿钧会怒火冲天,撕了作业扔进火炉,一烧化为灰烬,任凭朱自清在旁抽噎哭泣,父亲这些举动都给朱自清幼小的心灵带来了很深的阴影。

《背影》的背后,是父亲不为人知的风流韵事

当时朱鸿钧在宝应厘捐局长这个肥差上油水颇多,加上祖产,家里越加富有,父亲朱鸿钧官运亨通,一连娶了好几房姨太太,朱自清的母亲虽为正房大太太,却被父亲的宠妾潘氏欺压,朱自清非常气恼父亲对母亲的薄情,加上从小对父亲的苛责管教的惧怕,现在逐渐长大了,新文学新思想的影响,让他对旧封建的专制家长尤为痛恨。

父亲去徐州走马上任了,在当地又娶了几房姨太太,先前家里的宠妾潘氏知道了,跑到徐州官衙大闹一通,撒泼打滚,说朱鸿钧贪污公款娶的姨太太,影响恶劣,让正值中年的朱鸿钧丢了官,离职前还变卖了祖产填补他当官时的亏空,朱自清的奶奶经受不起这样的打击,一病身亡了。这也是《背影》里开头所说的“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这是有原因的。朱鸿钧人到中年失业失母,多年经营的功业尽毁于潘氏之手。

值冬天,枯叶满地,典卖了家里一些家当,为祖母办完了丧事,父子二人都要出门了,父亲要去南京找工作,朱自清前往南京中转北京大学求学,所以父子俩一同前往南京,各自打拼。到了南京后,朱自清还在南京找同学逗留了一日,父亲却四处在找工作,本来说好不送儿子到车站,可父亲交代了茶房后,还是在朱自清走的那天送20岁的朱自清到车站,蹒跚走过铁道,攀上月台给儿子买橘子的背影深深刻在了朱自清的脑海里。


那是一个黑色的背影,一个老境颓唐的背影,一个为家庭生计四处奔波的背影,朱自清原先对父亲的怨恨就被这个背影感动了,留下了泪水,然后看着父亲为他铺好了座椅,把橘子一股脑放在座椅上,很轻松似的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看着父亲的背影混在来来往往的人群里,再也找不到了,朱自清的泪水又流了下来。

我们在《背影》中读到的是父子情深,父爱子,子怜父,实际上父子之间的感情绝不这么简单,朱自清当时的心里还没有放下对父亲的积怨:从小受到的严苛责罚,母亲的委屈隐忍,父亲的贪图享乐给家庭带来的困窘境遇等等。南京一别,朱自清留下了伤感惆怅的泪水,然而父子之间又出现了新的矛盾。

朱自清的教书薪水被父亲私自领走

朱鸿钧此后,四处奔走,借钱花钱打点,官位仍然未能复职,连一介小官也没有捞到,找工作也四处碰壁,回到扬州后,家里生活十分穷困,朱鸿钧性格日渐沉郁,有时又暴躁不已。终于熬到儿子朱自清从北大毕业了,回到扬州教学,一个月后,到了朱自清领薪水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薪水居然被人领走了,原来父亲和中学的校长有交情,通过校长就私自支取了儿子的薪水。

朱自清彻底被父亲的行为激怒了,他离开了扬州,领着妻子和儿子辗转跑到宁波教书,在当时的封建社会,这无疑是大不孝的举动,等于和父亲脱离了关系,这也让朱鸿钧气到内伤,父子二人就此决绝了。

一年后,1921年,朱自清还是惦念父亲和母亲,虽然父亲从来不曾低头,但朱自清还是想家,带着妻子和儿子回到了扬州,父亲朱鸿钧居然执拗不让儿子一家进门,街坊邻居都来劝说了,母亲也苦苦哀求朱鸿钧和儿子言和,朱鸿钧拂袖而去,朱自清一家才得以进家门。即便这样父亲仍旧对朱自清冷脸相待,平时都不正眼看朱自清,视若空气,朱自清那里受得了父亲这般冷遇,没过多久,朱自清携妻儿离开扬州,父子之间裂痕愈深了。

两年后,朱自清工作和生活稳定后,他后来又把母亲和妹妹接到自己身边,父亲就独自一人生活在老家,即使这样性格倔强的朱鸿钧从不向儿子服软,哪怕有多想念自己的孙儿,朱鸿钧都是默默承受老来孤独的生活。

父子终于和解

1925年,朱自清已经是北京大学的教授了,有一天收到了父亲朱鸿钧的来信,也就是《背影》结尾所说的那些内容,大意就是身体越加不好,恐大限将至,惦念着朱自清的儿子等等,看到这些话,朱自清忽然后悔了,这是垂暮之年的老人以别样的方式向儿子服软了!想到这些年与父亲的较劲,眼前又浮现了父亲月台送别的背影,提笔写下了传世之作《背影》。

朱自清在《背影》开头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这里的“不相见”值得推味一下,是为什么?是“不想见”,还是互相不“见面”,亦或是其他。真的很有深意。《背影》结尾写道:“父亲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但最近两年,他终于忘却了我的不好。”这时候朱自清分明已经读懂了父亲与他的恩怨,也放下了心结,理解了父亲的往日对他的所做的一切。

三年后,朱自清三弟收到了出版社邮寄的散文集《背影》,拿到书后,赶到父亲床前,朱鸿钧此时病重,已经不能说话了,他摩挲着书,老眼含泪看完了《背影》,久久不愿放下这本书,嘴里不知道念叨些什么,但家人都懂了。

朱鸿钧临终原谅了儿子,这是中国式的原谅,当父亲给儿子写信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在向儿子道歉了,执拗一生的父亲最终与儿子和解了,父子二人二十多年的心结终于解开了。

《背影》不能单单停留父子情深这一浅层表象,我们要理解经典之作背后的故事和作者真正要传达的情感,那种深刻的内涵不是庸俗的表面所能替代的,少年读不懂《背影》,读懂《背影》时已不是年少时。

【全文完】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不代表本号观点。感谢原创作者和原发布平台的辛勤付出。版权属原拥有方。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由于版权不明,若涉侵权,指正立删


联系方式

1、联系电话:13520941690(同微信),
                     13121518517

2、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北京语言大学

3、联系邮箱:396819354@qq.com



荐读




往期精彩文章延伸阅读

孩子出不出色,与母亲的性格关系太大了!

莫言:世界变成这样,哪些人是有罪的?(深度)

未来8大“困难户”,千万别让你的孩子变成这样的人

金庸北大演讲:中国最大的历史教训是什么?

致敬10大五四人物,重温101句经典言论

意想不到,2025年高考,这些大学超过多数985大学,不参加高考也能上。

李玫瑾:我用40年的上千例罪案,回溯亲子关系对人格的影响

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真正的人才都是自学成材的

陈丹青:除了两件事,我对女儿什么都不管

BBC纪录片揭秘精英教育:富人家孩子凭什么能赢?

北大医生:空心病正在摧毁优秀的孩子

全球主流教育方向已变,我们还在纠缠起跑线

14年前,这张父子照火遍全国,如今他们怎么样了?

胡适在蒋介石面前的二郎腿、陈寅恪跪拜王国维……那个时代书生的姿势

哈佛大学惊人发现:小孩做不做家务对人生影响巨大

亲历 中美教育差距:我们真的不如美国人勤奋

科技不是第一生产力,自由才是。

北京三甲医生:我辞职了!中国医生的真实现状

他12岁入清华,终身未娶培养79名院士,晚年精神失常成乞丐!

20多年前的 “清华夜话” ,某985同宿舍6位女生毕业15年后现状!

再见《南方周末》:一张报纸,一个时代

教育路上,最大的不幸是:家长越位,老师让位,学生错位

真正决定孩子成绩的不是智商,而是时间管理

民国这些母亲,大字不识,却用母爱滋养出一代大师!

难得一见的老照片

柴静:不能再对不起农民

张维迎:中国教育的最大失败——说假话不脸红

100幅可爱漫画让你思考:教育是什么?

教师内部“潜规则”曝光,比送礼管用的,是父母和老师说的三句话

好的父母,心都有点硬


不卷高考独木桥,许孩子一个美好未来

青藤园留学:世界名校直通车



        欢迎关注青藤学苑TsingTengAcademy



教育的美好,需要我们一起创造;
我们在一起,成为改变的力量!


青藤学苑TsingTengAcademy
30多年从教生涯,近20年国际教育的工作经历,受学生喜爱的班主任。主张:教育就是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致力于构建“全人教育”体系,培养兼具东方伦理智慧、西方科学精神,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对自我和社会有责任感的未来人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