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39 期
作者简介:赵祥新,江苏射阳人,本科学历,中国散文学会、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儿童慈善“爱心传递大使”;闲暇之余,热爱文学创作,用文字记录生活,感悟人生。多年来,笔耕不辍,作品散见诸多报刊和网络平台。出版了《抗日烽火中的合德镇》《短笛无腔》等专著。
彭雪枫的笔墨烽火情(散文)
2024 年 12 月 12 日至 14 日这段时间,“纪念陈发鸿烈士殉国 80 周年座谈会”系列活动在射阳县的星禾湾大酒店盛大举行。在此期间,笔者对前来参与座谈会的江苏省新四军研究会第 3 师分会副会长张矛进行了采访,张矛向笔者讲述了其父亲张克辛“两封信父亲铭记了一生”的故事,着实令人心生触动。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有一些璀璨的片段,恰似熠熠生辉的星辰,穿透岁月的重重帷幕,为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抗日名将彭雪枫亲笔书写的两封信,便是这般光芒耀眼的存在,它们承载着深厚的情谊与坚定的信仰,在时光的洗礼下,愈发显得珍贵且动人。
1938 年的河南竹沟镇,被抗日的烽火硝烟所笼罩。那是一个充满激情与热血的时代,无数有志青年投身于抗日的洪流之中。在中共河南省委举办的第一期青年军政干部训练班中,有一位来自沭阳县汤涧乡富裕私塾教师家庭的青年,他叫张克辛。在训练班中,他担任学员分队长兼宣传干事,满怀热忱地汲取着知识与力量。
彭雪枫将军关于游击战的授课,宛如激昂的战歌,在张克辛的心中奏响。那铿锵有力的话语,深刻且精准的战略分析,如同燃烧的火把,瞬间点燃了他内心深处的抗日烈焰,令他热血沸腾,信念愈发坚定。
2015年,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入藏了一份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1938年5月底,时任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长的彭雪枫,在确山竹沟为抗日军政教导大队第一期学员张克辛,赴洛阳《行都日报》任职开具的介绍信。该信由张克辛之子张矛捐赠,长29厘米,宽19厘米,为毛笔竖排书写于大八行信笺纸上,文字不分行,不断句,落款处加盖“雪枫之印”钤记。字迹端庄遒劲,一气呵成,是传世不多的彭雪枫将军手迹:
之超、石果先生惠鉴:
张克辛先生为弟好友,现经雷君介绍到《行都日报》馆任职,请就近予以协助。弟等近况,统嘱张先生代陈,兹不赘述。端此敬颂撰祺。
弟 彭雪枫 拜启
五月二十五日
结业之时,胸怀壮志的张克辛主动提出要去办报纸,这个满怀激情与理想的想法,获得了彭雪枫将军的大力支持。很快,彭将军挥笔写下了两封介绍信,一封写给梓年同志,他是我国著名的政治家、出版家、新闻评论家邹韬奋先生的堂兄弟,即将前往武汉,奔赴《新华日报》;另一封则写给“行都日报”之超、石果 二位先生。这两封介绍信,仿若神奇的钥匙,为张克辛开启了通往抗日宣传阵地的大门。彭雪枫将军向来注重政治宣传工作,第4 师创办的《拂晓报》便是他精心培育的成果,这两封介绍信正是他重视宣传的有力佐证。
怀揣着这两封珍贵的介绍信,张克辛勇敢地踏上了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征程。他先是被组织派往国民党第69 军从事统战工作,在那里,他全力以赴,为抗日统一战线的巩固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1939 年,中共山东分局又将重任交予他,派他回到家乡东灌沭地区建立海属中心县委,他担任了中心县委书记。在此,他将汤曙红烈士创立的民间抗日武装进行改编,使之成为八路军陇海南进游击支队第 3 团,汤曙红担任团长,而张克辛兼任副团长。在那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岁月里,他们并肩作战,用青春和热血谱写着一首首抗日的壮丽颂歌。
张克辛的一生,都对彭雪枫将军怀着深深的崇敬之情。无论是在枪林弹雨、生死一瞬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动荡不安、是非颠倒的文革时期,他始终小心翼翼地保存着彭将军的两封介绍信。于他而言,这两封信的意义早已超越了纸张与文字本身,它们是信仰的灯塔,是革命情谊的温暖港湾。彭雪枫将军那刚劲有力、潇洒大气的书法,仿佛每一笔每一划都蕴含着无尽的力量与深情。而将军的英年早逝,更让这两封信成为了不可多得的红色书法珍品。
2024年12月14日,作者与江苏省新四军研究会第3师分会副会长张矛(右一)在临海镇合影
当我们在今日回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那两封信仿佛跨越时空的桥梁,引领我们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热血沸腾的岁月。在那个艰难的时期,无数如张克辛、彭雪枫般的英雄豪杰挺身而出,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尊严,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决心,用自己的生命和行动,诠释了何为爱国主义,何为革命精神。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永不停息。但那些英雄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却如同璀璨的明珠,永远镶嵌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永不褪色。这两封介绍信,如同历史的珍贵宝藏,时刻提醒着我们,今日的和平与安宁是何等来之不易。它们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奋勇前行。让我们永远铭记那段历史,深切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让这两封信所承载的革命情谊与坚定信仰,在新时代绽放出更为绚烂夺目的光彩,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引领我们走向更为美好的未来。
文中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我们只提供分享和交流,不作商业用途,如若侵权,敬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陈家声(阳光灿烂),江苏泗洪人,为中国酒业协会酒文化委员会副秘书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80年代末学习诗歌创作,出版有诗集《爱的旋流》、散文集《杯中日月》、文集《宿迁酒歌》。
顾问:凌 峰
编委:杨增勤 徐永群 颜玉华 邱玲娜 闻 雪
总编:严 伍
主编:许尚明
投稿须知
本刊是综合性文学读物,常年面向文学爱好者征稿。
1、作品须原创首发,拒绝同时投送其他公众号。来稿7日后没有刊发的,作者可另投他处。
2、诗词不少于10行;幽默笑话不少于500字;小说、散文、评论、杂谈2000 字内,特优秀的作品可适当放宽。
3、来稿附百字作者简介和作者生活照,与作品一起发表。
4、文稿须遵循法律法规,弘扬正能量;段落清晰,标点符号准确,无错别字;避免生冷怪癖的字词,便于朗读。本刊对来稿有修改权,若作者不同意修改的,须在文末注明。
5、作品赞赏金的70%发放稿费 ,30%用于平台维护,在平台发布15日后以微信红包发放;无赞赏无稿酬,赞赏金10元以下免发稿费。如单独赞赏朗读者的,请微信私聊告知主编或在文末留言处留言。
6、作者须加主编微信15305115699;投稿邮箱1114250342@qq.com,或发送到主编微信。
7、作品只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刊观点。
8、严禁抄袭,作者文责自负,本刊概不负责版权纠纷。
沿海文学微刊
2022年4月19日
点击二维码,阅读更多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