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襄阳建设·印记丨丹渠精神永不灭,光辉映照“检察蓝”2024/10/24(1867)

政务   2024-10-24 19:49   湖北  

丹江碧水引襄阳,润养三北绽华光。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襄阳市重大水利灌溉工程——引丹渠建成通水50周年。为大力弘扬“丹心向党、舍身为公、艰苦奋斗、求变求新”的丹渠精神,10月22日,襄阳市检察院举办“新中国襄阳建设·印记”系列讲座第三讲,邀请老河口市委党校副校长周正伟,以“丹渠建设与丹渠精神”为题,讲述50年前襄阳人民以“牵来长龙引丹水,定叫枯岗水长流”的雄心壮志,劈山凿洞、立柱架槽,让一泓清泉润泽襄北大地,让千年黄土岗变成荆楚粮棉仓和生态画廊的感天动地奋斗史。襄阳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陈俊主持并讲话。



北有红旗渠,南有引丹渠。1969年11月,引丹渠工程正式开工。从1969年到1974年,100多位南下干部、老红军,带领十八万襄阳儿女凭着一颗红心两只手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怀着“引来丹江水,定叫‘三北’变江南”的坚定信念,以人定胜天和敢教山河换新颜的气魄,凿出了6775米的“地下长龙”清泉沟隧洞,架起了4320米的“天上银河”排子河渡槽,挖出了68公里的引丹大渠,彻底结束了百姓“吃水贵如油”的历史,完成了水利史上的一个伟大壮举,实现了“昔日贫地变沃壤,稻穗摇曳谷满仓”的美好景象。




周正伟从“为什么要建设引丹渠,引丹渠是怎样建成的,关于引丹渠建设的思考和传承丹渠精神”等方面,讲述了引丹渠这条生命渠、精神渠、英雄渠、生态渠的光荣历史,以及50年来引丹渠给鄂北岗地带来的沧桑巨变。一个个感人的英雄故事,一幕幕动人的劳动场景,让现场干警重温激情燃烧岁月,感悟建设者精神境界,在思想上深受洗礼。




“丹渠精神,与延安精神、红旗渠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震撼人心、永远值得传承。”陈俊表示,全市检察干警要传承好丹渠精神,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当前,全市检察机关正紧紧围绕“五个示范区”建设,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稳步向前。全市检察干警要传承弘扬好丹渠精神,争当襄阳检察事业的追梦人、实干家、开拓者。在“两河”“两老”党建共建联系点的基础上,将丹渠博物馆列入共建联系点,践行丹渠精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效检察履职。


要保护好丹渠资源,在知重负重中强化责任担当。要深入开展“助力流域综合治理”专项活动,主动融入汉江流域综合治理,守住水环境安全底线。要加强长渠、古山寨、襄阳古城等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依法惩治非法排污、非法捕捞等破坏生态环境犯罪,办理一批有影响、有实效的案件。积极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推动检察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衔接机制,守护美丽襄阳。


要运用好丹渠精神,在攻坚克难中锻造过硬本领。全市检察干警要一体履职、综合履职,以“三个善于”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在千锤百炼中不断提升法律政策运用能力、防控风险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做专业知识的“活字典”,业务工作的“多面手”,创建“五个示范区”的“排头兵”。



来源丨襄阳市检察院


正义老河口
立足于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维护公平正义,及时在线传播法治前沿思想、最新检察工作资讯、人物风采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