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升说故·81】
马甸村历史上极为重视教育,曾创办多所学堂、义学、学校,而村中不少人也热衷于孩子的培养。辛亥革命前后,特别是受“五四”运动的影响,更加唤起了有识之士对教育的重视。
民国时,政府将原“清督学局京师劝学所”改为“京师学务局劝学办公室”,设劝学长一人,劝学员四人。由劝学员分掌郊外四区,负责掌理地方设学事务。1919年9月30日,老舍(当时为本名“舒庆春”)被京师学务局(简称学务局)任命为郊外北区劝学员,管理区域包括西直门外、德胜门外、安定门外、东直门外的大片区域。位于德胜门关厢北边的马甸村也在他的管理之内。
马甸村回民较多,并建有清真寺。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清真寺聘请大阿訇张子文在寺内办起了新式学校,称“回民义学”,至民国元年(1912年)停办。民国四年(1915年),热衷于教育的村民丁子瑜创办了“北郊私立广育第二小学”。校址开始设在清真寺内,后迁到德胜门外25号。
为规范对学校的管理,京师学务局提出了条件成熟的私立学校可申报为正式的公立小学,不合格的要取缔或勒令改造。此时马甸村的“北郊私立广育第二小学”已初具规模,所以向学务局提交了报批成为正式公立小学的申请。随后学务局责令郊外北区劝学员舒庆春前去查看,如条件具备,可批准成立公立小学。
(青年时代的老舍)
热衷于教育事业的老舍对回族同胞创办教育机构极为重视,亲自走访了位于马甸地区的清真寺教会学校,得到了时任校长、马甸清真寺教长李廷相的热情接待。
老舍详细询问了学校办学初衷及经费来源,认真观察了学校的一应设备和孩子们上课的情况,并于1921年7月至9月,亲自写了三份文件。其中一份是请求支持北郊马甸清真教在村内创办公立国民学校,内容为(原文):“奉训令命调查……庆春当即赴该校视察。一切设施与原报之件尚多吻合,办事人员亦极热心,苟能逐渐改进,当有可观。视察所及,除具填写报告连同教员毕业证书呈验外,理应具文,请贵局鉴核”。报告署名“舒庆春”,并钤盖一方小红印,阳文“舒庆春”,又盖一方大印,阳文“郊外北区劝学员事务所之章”。老舍为马甸村创办公立学校所起草的调查报告和申请,很快得到京师学务局的批准,不久便成立了公立学校。
此后近百年间,马甸村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只是学校的名称几经变更。曾称“北郊西村简易小学”“国立成达师范附属小学”“回民学院第一附属小学”“马甸小学”等,2004年更名为“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成为海淀区唯一的民族学校。老舍先生在该校的创办与兴起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至今为马甸人所称道。而在民族小学校史馆展柜里,还陈列着署名“舒庆春”的手稿影印件,记录着民国十年(1921年)学校办学状况。
此份手迹的珍贵性,除内容有文献史料价值外,还在于它的字体和行文的格式。从文体上说,一则说明老舍先生的基础教育功底非常扎实,写得一笔好字;二则证实了老舍先生所处的时代是个巨变的历史时期,一切都在飞快的变化着,尤其是语言和文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