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历史第六单元基础知识
文摘
2024-11-07 18:02
河北
(1)背景:①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②受经济大危机打击,日本急于通过对外战争摆脱困境;③蒋介石的国民党军正围剿红军,日本有机可乘。(3)经过:日本关东军借口柳条湖事件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第二天占领沈阳城,随后,日军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4)中方反应:东北各组民众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侵略;共产党派杨靖宇组织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改编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6)影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4)经过: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①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②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感召了张杨。(7)中共主张和平解决的原因: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8)结果: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蒋介石被释放,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9)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经过:日军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士兵失踪遭拒,进攻卢沟桥,炮轰宛平城。(5)影响: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开始。(1)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略矛头指向华北,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3)军队改编:工农红军主力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八路军(朱德总指挥,彭德怀副总指挥)和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四军(新四军,叶挺任军长)。(4)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全民族抗战)3.淞沪会战(1937.8)——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1)经过:1937年8月13日日军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2)意义: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2)背景:日本发动“八一三事变”进攻上海后,又向南京进犯,国民政府迁都重庆。(3)罪行:日军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严重罪行之一,暴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凶残野蛮的本质。(5)意义: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3)结果:1938年10月,武汉失陷,中国军队撤出武汉。(4)影响: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武汉、广州失陷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2)结果:中国军队获得会战胜利。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1)背景: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3)经过: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1)背景: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 ,企图占领太原。(3)意义: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2)内容: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3)意义: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1)建立: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开辟敌后战场。(2)中共中央所在的、陕甘宁边区首府、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延安(3)作战方式:人民游击战争(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等)①政治上: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推行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②经济上:①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②开展大生产运动(5)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的关系: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1)背景:日军实行“囚笼政策”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3)特点:规模大、战果大、影响大(100多个团,是抗日战争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4)主要目标: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5)意义: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一)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新政策:①对国民党: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②对共产党: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③对占领区:加强军事统治,加紧经济掠夺。(二)国民政府的反应:①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1940年在南京建立了伪国民政府;②国民党顽固派1941年制造皖南事变(周恩来“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三)共产党的反应:坚持抗战,在各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反扫荡作战。1.正面:在枣宜会战中,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牺牲;2.敌后: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牺牲;4.社会各界:青少年、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妇女、工人、文艺界等。2.内容:①总结经验;②制定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③毛泽东当选中共中央主席④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3.意义:①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②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奋斗方向②1945年 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十四年抗战取得胜利(9月3日是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标志世界反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①根本原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②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①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②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③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